近期,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科學家小組進行的一項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母豬需要足夠的地面空間,這可能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對于妊娠早期的母豬更為嚴重,妊娠后期不會那么嚴重。
母豬舍的空間是群體母豬攻擊性和應激性的重要決定因素,這就是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開始進行研究的初衷,試驗選擇在1.45~2.90 m2的范圍內,研究從母豬混合飼養到人工授精后27 d這段時間內,所處的空間面積對其群居侵略性、應激和繁殖性能的影響。

圖1 在荷蘭新建的豬舍內這些母豬有很多空間(攝影:Hans Prinsen)
以前的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豬場間及豬場內不同的豬舍間空間的變化,對母豬的攻擊性和應激性方面都有影響。
為了減少豬舍空間的差異,研究團隊在豬舍內創建了類似大小的豬欄,不同群體大小(10~20頭)的母豬在4個獨立區域內選擇3個臨近的豬欄內進行9次重復試驗(每次重復試驗選用180頭母豬),每頭母豬的空間為1.45~2.9 m2,以此來評估不同空間對母豬的影響。每個豬舍內提供的豬欄自由空間隨機分配,在試驗中,母豬在人工授精后的4 d內被引入到大空間的豬舍內,每天飼喂4次(每天2.5 kg/母豬)。在混合后的2 d和26 d,科學家們測量了母豬采食時的攻擊行為(撕咬和撞擊)并檢測了血漿中皮質醇的濃度。
研究小組在計算了復制和隨機空間位置效應后,采用了混合效應模型的影響來進行分析處理。他們發現在試驗的第2天,空間面積與母豬的攻擊行為和血漿中皮質醇濃度表現出一致的線性關系,隨著欄舍內空間的逐漸加大,母豬的攻擊性和應激水平不斷降低。然而,在第26天,從檢測的結果來看,研究人員發現空間面積對母豬的攻擊行為和應激水平均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些結果表明,在母豬混群后的短時期內,地板空間的增加可減少母豬的攻擊性和應激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豬可能會不斷適應空間面積的減少。對于妊娠階段的母豬可采用以下策略:母豬混群后的短時間內給予更多的空間,到妊娠后期可以給予較小的空間,這樣既可以考慮動物福利的因素又減少了經濟壓力,但這一結論還需要加以進一步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