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奎,陳基萍
(1.揚翔股份肉豬養殖公司,廣西 貴港 537100;2.揚翔股份養豬事業部,廣西 貴港 537100)
豬圓環病毒病(PCVD)由豬圓環病毒(PCV)感染引起,其發病表現包括斷奶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腎病皮炎綜合征(PDNS),并參與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和豬繁殖障礙等。PCV已知有3個型,PCV1不致病,臨床豬圓環病毒病多由PCV2引起,而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病豬體內檢測到PCV3的存在,但致病力不詳。豬偽狂犬病(PR)是由豬偽狂犬病毒(PRV)引起的豬的急性傳染病,各個階段豬群均易感,可引起日齡較小豬的神經癥狀急性死亡和頑固性腹瀉,引起中大豬發生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引起種母豬發生流產、死胎和種公豬不育。自2012年從我國東北開始監測到豬偽狂犬強毒株的流行,并不斷呈擴散趨勢,使此前一直呈現穩定的豬偽狂犬病開始抬頭。
本文結合一例保育豬豬圓環病毒和豬偽狂犬病毒混合感染案例的診治,闡述整個發病、診斷及處理和轉歸全過程,希望能為各位養殖業主和獸醫提供參考。
某500頭規模育肥場,模式為外購斷奶豬自行飼養約5個月至肥豬上市,欄舍為老式全開放式水泥地欄。
自進豬苗第1周(約28日齡)開始出現異常,主要表現持續有新增發燒(41 ℃左右)、喘氣、不食的豬出現,并伴有神經癥狀突然倒地死亡現象。對豬群添加氟苯尼考和強力霉素治療,急性死亡病例有所減少,但發燒、喘氣病豬仍在增加,并很快蒼白瘦弱。同時皮炎、關節腫大、眼瞼水腫、頸部水腫等癥狀開始多見。發病一周內挑出病弱豬接近20%比例。從豬苗到場到發病,還未來得及執行任何疫苗接種。
解剖3頭病死豬,1頭為蒼白殘次,2頭為急性倒地死亡。
蒼白殘次豬主要表現極度瘦弱,全身多處水腫:腹股溝皮下水腫、腹股溝淋巴結水腫、結腸盤水腫、肺臟水腫,腹腔內大量纖維素性滲出,腎臟土黃色,在肺臟尖葉觀察到密布針尖樣出血點。

圖1 “觀星狀”

圖2 頸部水腫
兩頭急性死亡病豬病變基本一致,扁桃體充血潰瘍,肺臟間質增寬,肝臟點狀白色壞死灶,脾臟表面點狀白色壞死灶。

圖3 腹股溝淋巴

圖4 喉頭水腫

圖5 腹腔水腫、積液

圖6 腎臟灰黃色

圖7 肺臟間質增寬

圖8 扁桃體點狀壞死

圖9 肝臟點狀壞死

圖10 脾臟點狀壞死
收集發病豬病料和血樣樣品送檢。病料收集發病豬肺臟、脾臟、腹股溝淋巴結、肺門淋巴結、扁桃體,血樣隨機收集正常豬和發病豬血樣各5份送檢。病料冷凍保存,血樣冷藏保存,均12 h內送至實驗室檢測。
無菌采集肺臟、脾臟、淋巴結等樣品研磨凍融處理后,取上清液進行PCR檢測,對照組成立,結果顯示樣品豬偽狂犬病毒和豬圓環病毒2型均陽性。
同時,取發病豬血樣血清,進行PCR檢測豬圓環病毒2型,對照組成立,結果顯示發病豬血清樣品豬圓環病毒2型為陽性。
由于豬圓環病毒在豬群帶毒率很高,正常豬也常能檢測到豬圓環病毒2型的存在,因此采用血清樣品作PCR檢測是否存在圓環病毒血癥,以判斷是否存在圓環病毒的感染發病。
采用美國IDEEX偽狂犬gE抗體試劑盒、豬藍耳抗體試劑盒對血清分別檢測偽狂犬gE抗體和豬藍耳病抗體,(IDEEX檢測偽狂犬gE抗體:S/N≤0.6為陽性,S/N>0.7為陰性,0.6<S/N≤0.7為可疑;IDEEX檢測豬藍耳病抗體:S/N≥0.4為陽性,S/N<0.4為陰性)。血清學檢測顯示,偽狂犬野毒抗體陽性率70%,豬藍耳病抗體全陰性,豬圓環病毒病抗體陽性率60%。
據此,結合解剖觀察到的典型病理變化,可確診為豬圓環病毒和豬偽狂犬病毒的混合感染。同時進一步分析,偽狂犬野毒抗體并未達到100%說明病毒還在豬群內持續擴增傳播,還存在相當部分的未感染陰性豬。檢測到圓環病毒血癥說明處于圓環病毒感染早期,抗體陽性率僅60%也能說明這一點。
1)距離該場僅50 m有另一個育肥場,其購進豬苗為不同母豬場豬苗混養,后經了解,在該場發病前約半個月曾出現相同問題,確診為豬偽狂犬病毒感染。由于該場設備設施老舊,生物安全隔離消毒意識不到位,導致該疫情擴散至該場。
2)該場購進本批豬苗為頭胎母豬所產仔豬,抵抗力較低。同時了解到該批母豬豬圓環病毒病免疫存在問題,僅在配種前接種過一次,同時該批仔豬在產房未作豬圓環病毒病疫苗免疫,因而處于較長的免疫空白期,導致出現嚴重的圓環病毒感染。圓環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也為豬偽狂犬病毒的擴散感染創造了條件。
1)緊急疫苗接種:豬偽狂犬病毒和豬圓環病毒僅能通過疫苗控制,常用藥物無效。此時優先考慮偽狂犬疫苗接種,每頭豬同時分邊肌肉接種鄂A株滅活苗和弱毒苗各1頭份;3~5 d后,每頭緊急接種豬圓環病毒滅活苗1頭份。
2)防治細菌繼發:雖然前期已加過一次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但根據解剖病變仍可以觀察到典型的豬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病變,如關節腫大、眼瞼水腫、肺尖葉出血點等。全群添加阿莫西林和磺胺六甲,由于病豬食欲廢絕,將阿莫西林通過飲水添加。
3)加強飼養管理:做好舍內環境管理,加強通風,保證舍內干燥。病弱豬及時挑出,若出現扎堆,安裝保溫箱和保溫燈保證合適的溫度;病弱豬單獨護理飼喂,使用水料調理,按水料比3∶1,按上述防細菌繼發藥物配伍添加藥物至水料。
4)加強生物安全:由于此次疫情即主要由于周邊疫情的擴散引發,因此引起了對生物安全漏洞的關注。通過加強對物品人員出入的消毒管理,以及舍內帶豬消毒操作的加強,其一降低病原通過人員物品攜帶入場的可能性,其二降低場內的病原密度,減小豬群的感染壓力。
經過抗生素加藥處理,細菌繼發感染引起的癥狀顯著減輕,豬群采食情況也開始恢復。豬偽狂犬疫苗接種第3天開始無新發突然倒地死亡病例,豬圓環病毒接種后一周開始,無新增喘氣、不食殘次豬出現,豬群基本穩定。但此前挑出的病殘豬已經成為僵豬,失去飼養價值。
1)生物安全管理是豬場疫病防控的關鍵。在此次疫情中,生物安全的不嚴密導致周邊疫情擴散入場是主要原因。散戶比例大、豬流向混亂,造成大環境疫情復雜多變,豬病防不勝防。如何將病原擋在豬場外,如何減少場內的病原量和傳染源,如何保證豬群整齊的優異的健康度和抵抗力等,成為了豬場在疫病防控中需要首要考慮的問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漏,如該場出現感染發病,除了直接的死淘損失,還造成后期飼養過程中高比例的殘次,并嚴重影響豬群生長速度,降低飼料報酬。
2)疫苗免疫接種是防控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在此次疫情中,母豬免疫接種不到位引起仔豬免疫空白是重要原因之一。仔豬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據母豬的接種情況及母源抗體水平做相應調整。同時需建立和開展豬群血清學監測計劃,有針對性地制定和調整各階段免疫程程序,掌握豬群的健康動態。出現病毒性疾病感染發病時,及時的疫苗接種也是快速緩解和穩定疫情的有效手段。
3)豬偽狂犬病的凈化是豬偽狂犬病防控的唯一出路。豬場需定期血清學監測gE抗體,出現陽性時可提高偽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種強度,加大劑量和接種次數,降低gE抗體陽性率直至轉陰。同時種豬場需嚴把引種觀,執行嚴格的隔離和引種檢測,確保種豬群gE抗體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