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岸奇,楊廣民,李朝暉
(1.湖南美可達生物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329;2.湘潭市家畜育種站,湖南 湘潭 411104)
隨著國民消費水平與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對農牧產品的要求隨之提升——從追求數量轉變成追求質量。消費者更注重農牧產品的安全、健康及風味等特性,為迎合市場需求,養殖從業者必須結合遺傳、營養、飼養管理及硬件等綜合因素將養殖作為一項大工程重新進行規劃,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兼顧自身利益。養殖產品產出直至上市,飼料毫無疑問是養殖成本中權重最大要素,消費者對于飼養動物所使用日糧最終是否會損傷人體這一話題十分敏感,在國家大力倡導禁抗、環保的背景下,更多未被廣泛使用的飼料原料和添加劑必定會重新走進農牧行業工作者的視野。
“醫食同源,藥食同根”,藥食同源可飼用天然植物(以下簡稱可飼用植物)兼具了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以五味子為例,見表1、2、3。國內部分養殖業工作者對可飼用植物開展了許多基礎性研究,證明了可飼用植物不僅在促進動物生產性能發揮上有很好的功效,同時對保障動物機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1-2]。

表1 五味子新鮮果肉的營養成分與藥用成分

表3 湖南美可達自測五味子粗提物藥用成分含量

表2 干燥五味子中部分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含量mg/g

表4 豬不同階段可選用的部分可飼用天然植物
動物日糧中使用藥食同源天然植物(或提取物)容易違規。在市場及科學研究中,部分打著中草藥添加劑旗號的產品與科學文獻或多或少地會違反法律法規。作為農牧產品生產者必須掌握農業部1773號公告(飼料原料目錄)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或補充文件,以明確植物是否可添加于飼料中,且要了解植物所屬范疇——即藥用或是飼料原料。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是合理利用可飼用天然植物的基礎,是促進飼料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嚴格來說,部分文獻針對藥食同源植物對畜禽生產所做的基礎性試驗雖然有效,但不一定能立即應用于生產,更不能隨意命名為“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等,只有建立在有效性、安全性及毒理試驗的基礎上且符合科學規律與法規要求,并經過國家相關部門認證后才有資格使用并賦予相應名稱。在使用具有藥用功能植物作為動物日糧原料過程中,須嚴格區分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植物”與農業部規定的“可飼用天然植物”定義,二者不完全一致,除農業部1773號公告規定115種具有藥用功效的可飼用天然植物外,其他眾所周知的中藥材作為飼料原料中加入動物日糧中屬于違法行為。
藥食同源可飼用天然植物既要根據各種植物藥物功能在動物養殖的不同階段針對性使用,又要合理利用植物中富含的營養物質以避免浪費造成飼料成本上升的弊病。
以養豬為例,養豬業從過去的散養逐步走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管理水平及理念不斷與養殖發達國家接近,但即使養豬業發展到現今,豬處在不同階段所需解決的問題大體沒有變動——懷孕母豬提高產仔數、初生仔豬活力,哺乳母豬提升泌乳能力,提高斷奶仔豬數與體重等。因此,在豬日糧中添加可飼用天然植物可針對不同階段所需提升的生產性能選擇可飼用天然植物,以表4為例。
合理發揮可飼用植物的藥用功能不能著眼于養殖動物疾病的治療,養殖業應當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觀念,雖然可飼用天然植物具有藥用功效,但使用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動物保健,用以提高養殖生產性能和促進綠色健康養殖的發展。
相比于玉米、豆粕及其他常見的飼料大宗原料而言,可飼用天然植物作為飼料原料的使用力度相對較弱,目前,大家對這些飼料原料的使用還停留在用于治療動物疾病的階段。
可飼用天然植物價格參差不齊,而大多數人對于可飼用天然植物使用量都會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按照《獸藥典》的推薦使用量加入動物日糧中而不考慮其他因素,計算出動物日糧所增加的成本后,讓養殖工作者望而生畏。《獸藥典》的推薦使用量是基于可飼用植物作為藥物進行治療時的推薦量,而作為長期添加于日糧中的飼料原料,目的在于動物保健和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其有效閾值應低于《獸藥典》的推薦用量。
部分傳統的飼料原料供應商或者飼料企業本身會對常見的大宗原料進行成分分析,針對飼料原料中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同樣作為飼料原料的可飼用天然植物相對的成分分析并不全面,以表1、表2、表3為例,僅有零零散散的研究資料或者機構對部分需要成分進行分析。對可飼用植物建立較為全面的數據庫需要一定花費,同時受產地不同影響,存在營養和標識性成分有一定偏差的現象,而可飼用植物用量相對偏少,對不同產地的原料進行化驗統計分析顯得較為繁瑣,這讓部分企業望而卻步。但使用可飼用植物作為飼料原料對其進行成分分析是基礎,以表3五味子成分分析為例,通過有效性試驗確定五味子標識性成分在動物日糧合理添加量后,計算五味子中其他營養成分含量后可以減少相應添加劑使用量。
中藥單方與復方是國粹,歷經上千年的考驗,是中華文明智慧結晶。可飼用植物屬于中藥的一小部分,合理應用在養殖業中能為推行綠色健康高效養殖助力,在使用過程中必須符合法律法規,還需要有針對性,同時應當注重其在動物日糧生產過程中對成本的影響。只將可飼用植物作為藥物以治療動物疾病而忽略其營養價值,會造成動物日糧成本升高并帶來其他負面效應,這與使用可飼用植物初衷相悖。養殖業已經不單是過去純粹的為提升生產性能的一項活動,可飼用植物添加于動物日糧作為一項經濟活動,必須合理合法且要建立在具有可觀的投資回報率基礎上。
[1] 卓雄標,林雄平,蘇巧玲,等.南五味子果實營養成分的研究[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7(4):418-420.
[2] 李澤鴻,李振華,張璐,等.五味子中營養元素的含量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6):1456-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