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芳,解幼志,邢荷巖,曹洪戰,蘆春蓮
(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保定 071000)
已有很多關于粗纖維對母豬營養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以期提高母豬的總產仔數等繁殖性狀。為了維持母豬的體況在整個繁殖周期能夠保持相對穩定且控制成本,一般對母豬采取限飼措施。但如果在母豬妊娠期過度限飼,不僅會降低所產仔豬的初生重和產仔數,還會對母豬發情、受孕和繁殖性能的提高產生不利影響。在母豬日糧中添加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降低攻擊和搶食行為(保持安靜)、增加產仔數、降低飼養成本。因此為了提高母豬繁殖性能和降低生產成本,對纖維在母豬營養調控中的作用進行深入研究,在現代化養豬生產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母豬在妊娠初期(25 d內)很容易因受到驚嚇等導致胚胎死亡,且營養水平和采食量過高也會增加胚胎死亡率,降低產仔數。為了提高仔豬成活率并維持母豬良好體況,需要控制妊娠母豬適宜的營養水平。妊娠前期要求母豬日糧質量好,精料比例較大,還可添加葉酸提高窩產仔數和仔豬成活率;妊娠中期為了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和母豬的營養需求,應適量增加采食量,為使母豬有飽感和補充維生素,最好添加品質優良的粗飼料;妊娠后期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供給,適當增加飼喂量。
為了維持妊娠母豬的健康體況,并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通常對其實行限飼的飼養制度,飼喂量只占自由采食量的40%~60%。母豬妊娠階段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哺乳期母豬、初生仔豬和母豬的生產力等,母豬妊娠階段的管理要點是“妊娠期嚴格限飼、哺乳期自由采食”。對妊娠母豬采取限飼的措施是為提高哺乳期母豬的采食量,并降低對熱應激的敏感性,達到母豬產奶的營養需要,進而滿足仔豬的生長發育,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如果妊娠母豬采食量過高,會降低哺乳期階段母豬的采食量,降低母豬的泌乳力。甚至會因母豬過肥而減少產仔數。
妊娠期適量限飼的優點包括:增加胚胎成活率;降低初生仔豬被母豬壓死的幾率;減少哺乳母豬的體重損耗(粗纖維能夠增加母豬飽腹感,保持安靜);減少乳房炎等疾病的發生;降低飼養成本。因此,在母豬妊娠階段要科學控制母豬的采食量。
但是過度限飼也會產生一些弊端: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和健康;母豬不發情,降低產仔數;腸道容積縮小,引起便秘;部分母豬身體偏瘦,增加難產率和死胎率;母豬免疫力下降,影響仔豬健康生長。因此,在母豬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限飼時間和限飼量。限飼不只是減少飼喂量,還要根據母豬的不同生理需求和年齡對營養的不同需求額外補充。
年齡、日糧組成和粗纖維含量影響豬大腸微生物區系的細菌屬組成,隨年齡的增加逐漸形成一個穩定、處于動態平衡的系統。因母豬的采食量少且纖維分解細菌數量多,其能更好地利用粗纖維,對纖維有較強的消化作用,且母豬實行限飼比自由采食從纖維能獲取更多的能量。在日糧中提高纖維水平能夠降低尿氮素和糞臭素的含量。由于纖維日糧可利用的能量濃度低,能降低能量濃度和容積密度,從而限制了能量攝入,可以控制體重又不嚴重限飼。
粗纖維對母豬營養也有負面作用。為了維持母豬進食量,會增加其采食量。當粗纖維含量過高時,會因適口性不佳而降低采食量。日糧纖維來源、結構、動物個體差異和年齡等都會影響母豬對粗纖維的消化率,其變動范圍很大。在母豬生產中,要科學確定添加日糧粗纖維含量,才能達到母豬營養的均衡調控,避免負面影響的發生。
豬飼料中的粗纖維主要來源于植物性飼料,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木質素等成分。母豬可使用的纖維原料有小麥麩、玉米芯、苜蓿、麥秸、甜菜渣、大豆皮、燕麥、米糠、水果渣、向日葵粕等。麥麩、大豆皮、糠類和豆渣在母豬日糧中應用廣泛,其他應用較少。有些粗纖維原料之間可以代替,如郝帥帥等研究了米糠代替部分玉米的粗纖維日糧對蘇淮母豬健康的影響。由于粗纖維吸水量大、不易消化,增加豬只的飽腹感,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和排便,在母豬日糧中是必需的。不同的粗纖維來源能夠影響其消化率,且粗纖維具有持水性、黏性、可發酵性、陰離子交換能力、吸附螯合作用和填充作用等理化作用。
母豬對粗纖維有一定的耐受性,當日糧纖維含量超過10%~15%時,會降低采食量和養分吸收,影響母豬和仔豬的生產性能。豬不同品種對纖維的耐受程度不同,都有其最佳日糧粗纖維水平,國內外有關于母豬適宜纖維水平的研究報道,具體研究見表1。
從前人研究結果可以看出不同品種和不同生理階段母豬的適宜纖維水平不同,日糧纖維水平高時會降低能量濃度和飼料利用率,也有研究表明增加纖維含量對蛋白質消化率沒有顯著影響。只有當日糧養分滿足母豬的需要時,纖維才會發揮其作用。研究表明高纖維日糧對母豬的影響有利有弊,而低纖維日糧引起母豬出現便秘、胃潰瘍等問題,也難以有飽腹感。要通過對粗纖維來源和添加量的深入研究來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
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是營養調控上的一個熱點,已經有很多關于粗纖維對母豬繁殖性能影響的報道,見表2。
研究結果存在差異,與研究品種、母豬胎次和纖維來源等因素有關。還有研究結果表明粗纖維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仔豬的初生重,不同豬種對纖維含量的需要存在差異,有的豬種耐粗飼,有些豬種耐粗飼能力差。日糧纖維結構會影響母豬對纖維的消化和吸收,進而影響產仔數、仔豬初生重等繁殖性狀。不同胎次的母豬的生理狀態不同,第1胎次母豬從低纖維日糧中攝入的能量不足而無法滿足仔豬的生長需要,第2胎次母豬接近成熟,增加了對纖維的消化能力。總之,適當提高纖維含量有助于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

表1 母豬的最佳粗纖維水平部分研究結果

表2 粗纖維對母豬繁殖性能的部分研究結果
很多研究均表明母豬日糧中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粗纖維,才能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粗纖維飼料原料來源廣泛且成本低,在母豬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粗纖維在提供能量、促進母豬腸胃消化、提高母豬免疫力和繁殖性能等的同時,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存在的問題如下:
1)粗纖維來源未經加工:甜菜渣、米糠、小麥麩和苜蓿等是纖維的主要來源,一般未加工和處理就直接使用,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質,導致日糧營養不均衡、母豬難以產生飽腹感、產生毒素和降低養分消化率等問題。
2)粗纖維對母豬影響研究不夠深入:雖然已經有大量關于不同粗纖維水平對母豬生長性能、繁殖性能、代謝激素水平、母乳質量和分娩應激等方面影響的研究,大多研究都表明適宜的粗纖維水平可以改善母豬的規癖行為和腸道健康、降低母豬分娩應激、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等,但纖維的作用機制、添加量和添加時間、對腸道健康和微生物區系的影響機制和對母豬胎盤的作用等問題還有待解決。
3)忽視高纖維日糧對母豬的不利影響:飼喂母豬高纖維日糧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利用、產生熱量、延長采食時間、糞便顆粒大。因此,纖維添加水平要綜合考慮纖維來源和母豬生理狀態等因素,飼喂高纖維日糧時,還要提供足夠的能量。
粗纖維在母豬日糧中是必需的,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不僅會得到母豬在不同生理狀態、不同胎次的最佳纖維來源和添加水平,還會弄清粗纖維的作用機制和對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影響機制等問題,為母豬生產中更科學地添加纖維日糧提供參考,充分發揮粗纖維的作用,在降低飼養成本的同時又能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
略,如有所需請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