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姣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012)
岳敏君是當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作家之一。以他獨特的風格和有趣的游戲風格,他以獨特的玩世現實主義、政治波普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成為當代藝術的一個顯著標志。夸張的笑聲讓許多人想到內外。潘洛夫斯基在其 “圖像學的研究”中明確清晰地將圖像分析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不僅構建了圖像科學的基本操作方法,而且使圖像科學有了支持的概念,成為人文學科而不是傳統的欣賞經驗和體驗。
潘洛夫斯基毫無疑問是20世紀偉大的最藝術史學家之一。潘洛夫斯基認為客觀性是意識之外的一切,也就是客觀的不以意志為轉移的狀態,主觀性是意識的映射。他探索了意識與圖像之間的聯系并通過圖像學來分析藝術作品應該通過三個層面的解讀來實現:第一層次是自然主題的客觀對象,即在作品中第一層次,他認為:“所見即所得”。
岳敏君的傻笑人系列主要由一個或更多個巨型標志性的傻笑人組成。大笑,表情夸張。一口白牙、雙眼緊閉。粉紅色肌膚,面部特征概括。形象夸張、自信明亮。他的“傻笑人”系列有時是單人,更多的是一種集體式的呈現,不斷復制和重組相同的圖像。漫畫式排列形式。在不同的場合他都會參與其中,好像“我”不屬于這個地方卻恰好出現在這,無所謂的笑出現在臉上,一種復雜情緒復溢于言表。
第二個階段是解釋隱藏在這些圖像背后的主題,故事和寓言。總而言之,它解釋了“如何去做”,即解釋藝術品的背后的故事。我們將從第二階段進入對圖像性質的分析,并從第一階段解釋這些主題。圖像真正含義的關鍵正式在這個階段。
在岳敏君的作品中,經常出現排隊的傻笑人群體。排隊形式在我們的社交生活中非常普遍。表面上遵守社會的各種各樣的準則,但是往往是一種缺乏確定的目標的表現。這樣,藝術家岳敏君選擇刻畫相同的人物,相同的姿態和特征,來表達這種行為的無主張,并且是愚蠢的,代表了普通人意識的諷刺和追隨者心中的諷刺。它表達了面對現實的人們所面臨的困難,麻木,無知和愚蠢,但他們的內心其實和整個社會都在做著斗爭。
岳敏君在戲仿時期塑造“自我形象”標志的同時,也試圖讓這些形象在一定的氛圍中成為他們自己或普通年輕人的典型替代品,表達了一種粗心,荒謬的嘲諷。為了找到背后的原因,岳敏君創造了另一個新穎系統:模仿。在1949年,大量的名畫被岳敏君選中進行再譯。他以典型的方式對待角色,將角色分組和刻畫,形成一種文化和當代氛圍,以翻譯經典身份。后來,“帽子”系列的作品又開始誕生,帽子能代表主體身份特征。岳敏君他選擇帽子的過程從不粗心,角色戴的帽子的角色表達和加強了角色不同的社會身份和帽子衍生的主導社會。主思想空間以外的發展經常表現出身份,地位,風格,品味,種族,國籍等可以改進材料部分。岳敏君寫了各個系列的作品來寫劇本或者勾畫故事的輪廓。靈感的大部分來自藝術家自己的思想框架,情感參考和他觀察的周圍場景。此外,岳敏君還試圖抽象,夸大和改造身體,如長頸《天鵝》。《文字》系列,表達了對肢體語言概念的理解,并將人視為文化符號,以充分釋放人的肢體語言。
岳敏君傻笑人系列的靈感來源于他所居住的文化環境。他受過統一教育,他的社交接觸經驗無比少。當他們真正觸及社會時,現實生活使自己感到了社會的虛假。因此,岳敏君自己的心理狀態的變化加上那些周邊藝術家也有同樣失落感的情緒狀態的影響,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作品開始做群體的傻笑人,充滿著力量感,嬉皮的大笑同樣表達了藝術家岳敏君對于他所在的現實社會的一個不滿和嘲笑。在當今社會,什么樣的復雜情緒似乎在外面和內部都笑不出來。
第三層次的解釋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的條件下探起根源地解讀藝術作品的意義和內容。就是要解讀藝術作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在Panovsky的“基本”層面,這個階段揭示了這項工作的潛在意義。 “國家”、“時代”、“社會背景”和“哲學”的基本態度由“無意識”和“隱藏”揭示。圖像學方法的一個終極目標就是要追其根。藝術家可能不打算將這么多文化概念和想法引入這些畫作中,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與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一樣,正常的交流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期望。
20世紀中國市場經濟帶來的消費欲望飆升,現實生活狀態不佳。在思想文化出現危機的時候,政治熱度和敏感情緒處于相對緩解的狀態,廣告文化在此時此刻抓住機會迅速的發展起來。有很大的期望。雖然精神缺乏營養和棲息地,但人們需要追求物質化,感官化,個性化和自由化。并且當時中國藝術界共有85種藝術潮流,對當地和西方的85種美術,傳統與現代,地方與城市,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他參加了“S藝術展作為回應”以及85藝術運動和英雄藝術的散布。在岳敏君創作的前期,他的作品沒有形成明確的“自我形象”。畫面上出現的主要角色都是他周圍的朋友。他們有一定的精神追求,不愿意平庸的藝術家合作伙伴。岳敏君很少在這群人中找到共同的東西,并以普遍的方式將他們提取出來。時代的標記也在無意中出現在他的作品上。復制和重復自我形象的方式符合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特征。[2]冷林說:“藝術家的作品就像商品的流逝,不是某種精神的終結,而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的陪襯,真正的藝術家再次成為一個標志性的形象,這個形象已經成為公眾的期望。
笑的精神內涵可以追溯到老莊的傳統哲學。在文人史中,文人在面對社會問題時往往顯得無能為力,大多數人選擇放棄。放棄一切是生活的領域,避免社會斗爭和維護內心的平靜。敢于放棄,會讓人恬不為怪。任何問題都可以笑出來,不要以為成為虛無,從而達到內心世界的超級平靜。
通過潘洛夫斯基的圖像學方法分析岳敏君的藝術創作,讓我們深入的對岳敏君的“傻笑人”進行了全面而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具有批判性的色彩,給人警醒,引人深思,以荒誕不經的口吻挑戰了社會的現實,以謬妄的形式直指問題的本質。當浸浴在岳敏君的所設計的荒謬的布景中時,人類依舊被動的選擇,麻木的從眾。但我們依舊可以敏銳的體會到嗤笑,不屑,抱有一種懷疑心態。岳敏君并不是簡單地去除或消除個人本性的痕跡并加以強化。而不是現代機械冷漠,它自己的形象反復出現在屏幕上,這意味著追求永恒和深刻的模式造成的焦慮和失望已成為消化的淺層,平面。似乎一切都不需要被選擇或確定,并且它在游戲和操作中失去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新藝術風格可能會以這種不確定的形式創造出來。它是通過藝術家的教學來實現的,他們通過體驗當代藝術并通過藝術變革適應時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