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鋒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江蘇南通 226001)
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與發展,二十一世紀逐漸成為以網絡信息平臺為代表的信息爆炸的新型科技時代。對處于網絡背景下高等學校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成果來說,互聯網時代高速迅猛的發展不僅為學生的信息交流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新的機遇,也為新興科技時代下的高校學子帶來了網絡信息的誘惑等各種問題,因此,我們在順應網絡時代的發展趨勢下,也要進行相應的網絡思想安全意識的增強與提高。本文章重點以高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學為出發點,以提倡引導學生綠色上網展開討論。
現階段,高等學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項緊迫的教育工作任務。
研究討論如何使高校畢業生能擁有正確的思想意識,其關鍵在于思想政治教育部門能否把實現思想教育意識列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還關系到了國家能否把高校畢業生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的問題。在面對網絡時代背景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和突破。在高校學生網絡意識教育方面出現的問題,我們不能回避,更不能忽視。因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目標中,高等學校畢業生群體的思想意識狀況是影響到國家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當中,高等學校學生群體是十分重要的資源。而高等學校學生的思想意識教育是確保我國經濟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條件。
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離不開互聯網的應用,因此,高校中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就建立在網絡發展的背景之下。普通高等學校在信息時代下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須要從源頭上抓起,采取積極主動地科學措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遍應用,不僅極大的縮短了空間和時間距離上的交流,也拉近了地域和國家之間的界限;還將世界聯系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在這樣的網絡時代背景下,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網絡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所以,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部門進行教育主體和實踐內容的更新。在利用網絡信息的同時,有效的利用媒體網絡信息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到每一名學生身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自我約束觀念,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
在網絡信息對當今社會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越加深刻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對于高校學生的網絡安全思想政治教育是二十一世紀教育部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換代的必然趨勢。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內容利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對廣大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教育和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這一教育舉措是網絡背景下教育部門進行更新后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網絡時代背景下教育部門加強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1)加強網絡輿論的信息引導:針對網絡上各種的敵對勢力常常利用熱點關注和網絡敏感語言,在網絡上蓄意制造各種謠言、攻擊性語言來破壞社會正常秩序,煽動社會少數群體不滿情緒的行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及時用積極地,正確思想觀念、以及自我思想教育的文化主流來正確認識網絡輿論,引導大高校學生培養主動分辨是非和抵制網絡錯誤信的能力息,做好引導與疏通思想的工作,正確引導學生對于輿論的參與及導向。
(2)開展校園網絡文明活動:通過校園中各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渠道,如舉辦各類網絡文明競賽、安全意識主題演講等一系列豐富的校園網絡文明活動,為高校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明利用氛圍,通過活動中的潛移默化,培養高校學生對于網絡文明修養的建設和綠色上網的積極行為習慣。
(3)通過網絡法制進行宣傳教育:針對高校在校學生中網絡安全意識以及法律意識淡泊現狀,合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讓學生通過網頁上對于典型案例的分析、錯誤輿論的抵制宣傳、網絡安全監督等形式,將網絡上的道德以及法治教育開聯系起來,為學生建立一個具有普遍性、高素質的網絡學習環境,努力消除網絡上的消極內容為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
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其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意識,自覺遵守網絡文明法規:要教育學生以綠色的健康心態,將網絡平臺作為獲取知識信息的來源和健康學習的途徑:要培養學生將網絡文明修養的建設作為高尚的品質追求,提高學生文明上網的自我教育意識和網絡健康行為的自律能力。
(1)運用科學技術手段,維護網絡信息平臺的安全使用:高效在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同時以建立完整的校園網絡安全意識防護、網絡信息過濾機制為主要目標,一旦發現校園里有違反網絡道德意識與安全法規的行為,要給予嚴格處理,絕不姑息放縱,構建校園網絡科學技術防護系統。
(2)制定校園網絡相關制度,規范學生網絡行為:高校應根據國家教育部門面向社會網絡安全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在學校里嚴格制定約束高校學生網絡安全行為有關的行為規范,如《大學生網絡文明公約》等。高校在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可通過網絡知識安全競賽、進行學生有獎問答、小組專題活動學習等教育形式在高校中為學生積極宣傳文明上網的思想意識,規范學生的網絡安全行為。
(1)加強高校網絡安全法律意識的宣傳教育:要求學校各部門重點研究有關防止網絡誘惑對青少年的成長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高校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法規意識,進行健康上網。加強教師思想教育的部門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強自身的網絡安全知識,并且遵守網絡安全法規,培養網絡安全的道德意識,才能更好的通過課堂實踐教學和課外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活動,有高校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網絡安全教育以及道德規范。
(2)加大學校與國家網絡安全法律相關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對校園周邊互聯網服務營業場所進行嚴格的法律規范,以及未成年人禁止入內上網的治理力度。學校及相關教育部門應該積極主動配合公安部門,開展高校內部監測及學校周邊互聯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管理,杜絕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