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齊
(廣州市從化區文化館 廣東 廣州 510000)
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音樂藝術的傳播和發展。現代傳媒技術尚未成熟之前,音樂藝術的傳承大多都是依靠人來教授,通過音樂人手抄和口述等方式保證音樂藝術的傳承。但傳統的傳承方式大大限制了音樂藝術的傳播推廣,而且極易因人的口、筆誤而造成傳承信息的缺失,造成樂曲損失,無法真實還原音樂的原貌。而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發展成熟,憑借其技術優勢,已極大改變了音樂藝術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方式,使音樂藝術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也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技術基礎。
依托現代互聯網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傳媒能高效處理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形式的傳播內容。音樂藝術的有效傳播正需要文字、音頻等表達形式,而現代傳媒通過音樂藝術來豐富其節目內容,從這點來看,音樂藝術發展和現代傳媒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1]。
社會的高速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帶動了電視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一大批新技術實現突破,這些技術的進步也加快了現代傳媒技術的形成和發展。現代傳媒利用新傳媒技術,針對傳播內容采用不同的傳播方式,加速內容的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使圖片、視頻、音樂和文字以更快的速度傳播,加快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
1.時效性
傳統傳媒主要以報紙、信件的形成進行傳播,所以傳播渠道和傳播速度都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音樂需求。而現代傳媒有著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因此音樂傳播的時效性要遠高于傳統傳媒,能滿足人們對音樂的更高需求。
2.原創性
現代傳媒能快速傳播,除新傳媒技術的發展外,音樂藝術的原創性也是原因之一。現代傳媒能快速獲取音樂資訊,可利用傳媒的編輯創作團隊,快速處理音樂資訊,再通過現代傳媒的傳播渠道實現即時傳播音樂資訊,保證人們能快速接收到音樂資訊。
3.傳播方式具有互動性和雙向性
傳統傳媒的傳播方式是不可逆轉、單向性和線性的,而現代傳媒的傳播方式則剛好相反,具有雙向性和互動性,音樂的接收者可以通過現代傳媒技術,及時就音樂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新傳媒亦可以就每個受眾的問題作出及時反饋,加強互動性,使傳播效果更佳。
傳統傳媒通常是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傳播信息,傳播形式單一,無法充分激發受眾的感官,而現代傳媒可以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將圖片、音頻、視頻、文字等內容綜合傳播。現代傳媒在音樂信息傳播方面具有強大的兼容性,可以有效刺激受眾聽覺、視覺等感官,給人以不同的視聽享受。
現代傳媒技術憑借著其技術性、包容性和互動性,豐富了音樂藝術的傳播形式,讓音樂的藝術的傳播不再僅局限于手抄和口述,而音樂藝術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加大了自身的藝術傳播面和傳播力度,為音樂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提供了新機遇和新要求。有研究機構對人體獲取信息來源的方式進行了全方位研究,發現人類約83%的信息都是通過視覺獲得,僅有11%來源于聽覺。現代新傳媒就是一種同時具備視聽功能的傳播媒介,它可以通過視聽融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感官享受,為觀眾奉上精彩的視聽盛宴。
由現代傳媒技術發展起來的現代傳媒,不但可以通過視聽來激發觀眾熱情,點燃觀眾的音樂情緒,而且還能通過有效的直面互動功能,使觀眾對音樂藝術產生共鳴,讓音樂創作者可通過觀察觀眾的情感反應,總結出受眾反饋,并以此創作出更加動聽的音樂。現代傳媒技術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等特點,海量觀眾間必然會有不同的審美偏好,這就要求音樂創作者必須具有廣闊的創作視野和豐富的音樂實踐,能不斷豐富音樂創作,開辟新的創作思路和理念,提升音樂品質,讓音樂藝術更具形象化、更接地氣[2]。
傳統的音樂制作方式都是用音樂及文字來表述的,而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音樂制作及其編寫方式都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改變而改變。故此,根據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需要,音樂藝術的制作也和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方向相同步,使之具有科學性、信息性和網絡性等特點。例如,作為現代科學科技發展代表的網絡技術,其技術特點就決定了未來的音樂藝術制作必須符合網絡技術,將傳統的音樂藝術制作和編寫方式進行網絡化轉換。
音樂藝術傳播的方式多種多樣,而音樂表演就是其中一項有效的方式。音樂的表演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而變化。傳統的音樂表演樂器和音樂表演是聯合在一起的,歌唱家在演出時常常會輔以樂器伴奏,增加表演時的音樂渲染力。隨著音樂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樂器逐漸脫離出伴奏的角色身份,成為獨立的表演形式,尤其是電子樂器面世以后,慢慢替代了人工樂器成為現代新的音樂演奏主力。但是,隨著信息時代到來,網絡音樂制作的興起,利用電腦編程的新音樂表演又取代了電子樂器,使音樂樂器表演完全實現了電腦化,用電腦程序來制作樂器表演。因此,在現代傳媒技術背景下,音樂樂器表演實現了利用電腦制樂與傳統聲樂相結合的形式。
表演形式、音樂類型、創作理念和制作方式都可以影響到音樂藝術的傳播速度和傳播廣度。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讓音樂藝術的發展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真正實現了音樂無國界傳播和發展。在現代傳媒技術的推動下,已實現音樂藝術從過去的單一傳播演變成現代的多元化傳播。
電視媒介傾向于包裝音樂藝術,不但對音樂作品進行美化包裝,還對音樂創作者等相關的臺前工作者進行形象包裝,這是根據電視媒介的商業運作需要而產生的,只有形式新穎且內容豐富的電視節目才能獲得理想的收視率。
現代傳媒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音樂的發展帶來了全新方向,豐富了音樂藝術的傳播形式、表演方式和音樂內容,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享受,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音樂人投身到音樂事業中,對當代音樂節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