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可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傳媒與設計學院 重慶 400052)
現在,添加一些戲劇元素是許多電影、戲劇和流行音樂突出特色、亮點的手法。例如,《霸王別姬》這部深受觀眾歡迎的電影,就是因為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戲劇元素,同時,更好地傳播中國戲劇文化,縮小觀眾與戲劇的距離。1905年電影《定軍山》,雖然是無聲電影,但卻是中國電影與戲劇二者的“初遇”,在當中加入大量的京劇表演動作。這部電影為也以后戲劇的運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產生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戲劇電影。1931年,《歌女紅牡丹》主要由京劇組成,1953年,電影《梁山伯與朱英臺》以越劇為主。戲劇與電影的結合,充分說明了二者的結合能夠碰撞出強烈的火花,能夠增加電影中對于中國文化的運用,促進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對中國電影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電影中經常使用的戲劇類型。京劇與電影二者間最早的融合,是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影片是在北京琉璃廠豐臺攝影館拍攝的。導演任慶泰是一位攝影師,也是一家攝影工作室的所有者,他用京劇《定軍山》的某些部分制作了這部電影,由著名的京劇演員譚新培主演。中國電影界一部權威的書籍《中國電影發展史》是這樣評論的:“這部短片是中國最早的戲劇片,也是中國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電影。中國第一次嘗試拍攝電影,便與傳統的民族戲劇形式結合起來,這是很有意義的。”[1]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和自傳電影《梅蘭芳》都有很多京劇元素。電影也喜歡加入一些昆劇元素,如《游園驚夢》和《霸王別姬》等都有大量的昆劇表演,能夠吸引戲劇愛好者觀看。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香港電影使用粵劇最多,如《帝王女花》和《紅樓夢》,包含很多粵劇元素。
另外,將戲劇的故事結構和表現手法引入電影中,也是戲曲電影的常用手法。《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等電影都有著與傳統戲劇相同的悲劇結局。戲曲電影通常采用傳統戲劇的敘事手法——時間序列,故事一般前后銜接,結局與戲劇相同,即悲劇或開放式結局。一般在拍攝戲劇電影或者故事片時,會在傳統戲劇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創作,這樣能夠提升劇情吸引力,增添國產電影的文化魅力。因此,戲劇與電影的結合可以作為一種新的中國符號,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電影中的戲劇音樂元素主要是運用樂器、劇調和戲劇中的唱段。樂器能在電影中營造出緊張的氣氛;旋律可以促進情節的發展;唱段可以預示英雄未來的命運。以《霸王別姬》為例,電影《霸王別姬》音樂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古典戲劇,如京劇《醉公主》《霸王別姬》,昆劇《花園里的夢》《四方》等,第二部分是作劇家的原作[2]。
京劇劇牌《小開門》主要描述楊玉環喝醉后的沮喪狀態。在影片中,程蝶衣飾演的楊貴妃從睡覺到隨意喝酒。動作的變化,反映出貴妃從內心壓抑、自我克制到失控、醉酒的心理變化過程。在戲劇中,楊玉環自始至終都渴望得到一份純美的愛情,但她的追求是一輩子都無法實現的,她永遠也得不到她想要的愛情。在《霸王別姬》的電影情節中,程蝶衣分不清戲劇與現實,深愛著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哥哥段小樓(戲中霸王),但他哥哥的心屬于妓院的頭牌——菊仙。在時代背景下,同性戀的愛是不被世人接受的,他永遠無法得到他想要的那種感覺,即使他只是想和哥哥一起唱一輩子戲。戲劇中的人物與電影中的人物形象交織在一起,完美地展現了生活在戲劇中的程蝶衣的角色。
影片中對《思凡》戲的描繪,小豆子在本應說“我本是女嬌娥”的時候,他卻顫抖著說出“我……我本是男兒郎……”此時古箏的彈奏聲響起,令人膽戰心驚;而當每次程蝶衣與段小樓相處時,古箏聲會逐漸變強,并一直伴隨二者同時出現的鏡頭當中;在程蝶衣想要自殺時,《歌唱祖國》的歌聲響起,程蝶衣當時已遭受太多的挫折與壓力;《當愛已成往事》響起時,程蝶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影片的音樂運用了京胡、簫和交響樂隊,這幾種不同風格的樂器互相融合,營造出悲壯凄涼的情感氛圍[3]。
再以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為例,其中融入了大量的京劇元素。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為了梅珊戲子的身份,事實上,梅珊冷峻的京腔聲調和凌亂的鑼鼓,象征著梅珊不能以任何方式改變她的命運——即她不能做自己,為表現整部電影的悲劇形象奠定了基礎。電影中的配樂主要由京劇聲腔西皮流水改編,由樂隊、京劇打擊樂和女生哼唱組合而成,能夠讓觀眾感受其深層含義,達到意猶未盡的效果。影片開頭由民族感強烈的鑼鼓聲做鋪墊,女主人公出現時,音樂突然停止,使觀眾感受到其可預知的悲慘命運,在如此靜謐的時刻,外面響亮的迎親音樂響起,新婚之夜,女生哼唱搭配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院子,女主人公卻在屋內獨自哭泣,二者對比,表現了人物的悲慘命運。整部影片,在一遍遍的女生哼唱中逐步發展,表現在當時大環境下女性卑微的地位。最后,女主人公瘋了,三位太太也被逼死了,而影片也就在大提琴、鑼鼓聲以及女生哼唱中結束了。
戲劇音樂元素的運用,使電影中的音樂增加了吸引力和渲染力,為電影藝術增加了獨特魅力。總的來說,戲劇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定位電影情節的感情基調;渲染電影情節氣氛;塑造人物整體形象;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弘揚民族文化等[4]。
電影音樂中戲劇音樂元素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其豐富了電影藝術的美學呈現形式,增添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綻放出傳統戲劇音樂元素和中國電影的藝術魅力,促進了中國電影和戲劇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