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南京 210037)
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為了滿足高校師生的各種要求,提高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的管理至關重要,高校后勤管理是指在高等學校中為科研、教學、以及師生等提供各種生活服務、物資的各項工作的組織、控制的一項活動,高校后勤管理不僅構成了高校三大系統,也為高校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其相應的伙食、基礎設施以及醫療等一系列的管理有利于高校的整體發展,為教師的科研、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地保障,促進高校的進步與發展。相應的,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門要對高校的后勤進行嚴格的監督,加強后勤管理部門的建設,不斷發展高校后勤的工作。
高校后勤因為其長久以來大多只關注與服務師生的飲食、醫療等方面,而且大多都是有什么需要就對什么進行解決,工作過程過于被動,導致后勤管理部門缺乏一定的活力與進取,這樣的管理相對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高校后勤的整體質量水平;又由于大多數的后勤管理人員僅僅將自己的日常工作看為后勤服務,使得其并不重視相關的知識與文化水平,從而忽視了后勤管理相關隊伍的建設,這就導致目前的后勤管理存在著資源不合理現象,阻礙了高校后勤的發展,使得其相對于現在的社會發展以及師生的根本需要有著一定的矛盾,不利于高校后勤的發展。
高校后勤部門的管理人員除了一部分在編的工作人員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非在編的,這些管理人員大都是同高校的領導、教職工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同編制的管理人員知識文化水平有著一定的差異,其工作能力也有著一定的不同,在進行高校后勤的管理時,由于不同的人員差異導致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些復雜的管理人員中每個人的聯系又有所不同,各個人之間可能有著復雜的關系,這樣就會使得管理部門中的人員抱團,就會導致一些管理人員在進行管理時難免會畏手畏腳,因為一些原因而難以進行,這樣就不利于高校后勤管理與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不斷進步,高校后勤在社會的發展中也慢慢的進行自己的轉變,它開始與社會進行一些相關的合作,這樣,使得高校里的食堂、超市以及其他的店鋪慢慢的被一些校外的人士進行經營,而這些校外人士大多都是為了盈利,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的學生有著一定的影響,高校后勤在對這些店鋪進行管理時,大多也是以勸說為主加以一定的管理,這些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大,高校后勤管理的社會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高校后勤的整體發展。
現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人員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年齡大多為中年或者中老年,從相關數據來看,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員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僅占11%,其中,50%以下的后勤管理人員文化水平在中級技工以下。不僅如此,后勤管理人員中青年偏少,不足后勤管理人員的10%,這就使得后勤人力資源管理相對缺乏干勁與活力,不利于后勤部門的發展。年紀較大的后勤部門人員大多注重守成,更注重現實利益,缺乏一定的創新精神,后勤部門的發展與掌握先進技術的高文化年輕人有著必不可分的聯系,后勤管理部門缺乏高素質的人才阻礙了后勤部門的發展。
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門一再的追求發展,并引進相關的技術人才,但是由于后勤部門的特殊性,它的整體地位與工資并不高,使得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存在著“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的特點,這些人才或許有一部分是想真正的投入到后勤管理部門中的,但是,由于他們之前未能夠接觸到這些后勤部門的事情,上手相對較難,高校后勤部門注重了人才的引用于發展卻忘了對本部門的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本部門人員雖然缺乏一定的技術手段,但是對于部門的其他問題還是比較了解的,進行培訓后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校后勤部門的發展。
高校后勤管理部門長期以來在人們的眼中就是為高校師生服務的,處理一些后勤事務不如其它的部門,但是,高校的后勤部門雖然是為高校服務的,它雖然不如其它的部門高大、輝煌,卻有著自己的特色,后勤管理部門掌管著高校后勤,一旦高校的后勤亂了,整個學校的秩序也將會出現混亂。然而,現在高校后勤管理的相關機制還不夠完善,一些考核制度,只是停留在書面并未實施,還有就是目前高校后勤之所以存在著進步慢、難發展問題,就是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沒有動力就難以進步,無論是在哪里都是成立的。后勤部門本來就相對的枯燥、乏味,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容易消磨人的斗志,這時,就應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使得后勤管理部門的人員都行動起來,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實現目的。
高校在長期的發展中大都是以科研、教育優先,這就會不可避免的忽視后勤管理,長期的忽視使得后勤管理不但缺乏大量的先進技術人才,也缺乏一些先進的設備,缺乏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條件,一時半會也難以提高高校后勤部門的管理與發展,不利于后勤部門的發展,也妨礙了高校的進步。
高校后勤影響著高校中生活的老師、學生以及其他人員,高校后勤管理人員的素質也深深地影響著高校生活人員的總體生活素質,所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人員的素質至關重要。首先,在進行人員招聘時要注重對于基本素質的要求,也要注重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人員的素質,,對于一些缺陷要及時的指出并進行改正。
加強高校管理人員的培訓,培養出在高校后勤方面具有發展前途的人員,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于后勤管理部門人員進行培訓時,要注重因材施教,只對管理人員的一些缺乏的部分進行培訓,對于其擅長部分進行相關的考察之后可以進行放松,避免每個人都進行一樣的培訓浪費時間和精力,還要對于每個后勤管理人員進行考察與觀察,尋找其擅長部分,進而對其進行相應的分工,避免人才的錯亂安排造成一定的損失。對于技能培訓進行統一的管理,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吸取教訓,不斷進步。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對于任何地方都是成立的,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機制有著一定的缺陷是有聯系的。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有利于將后勤的各個地方進行劃分,職責進行細分,有利于相關人員進行工作;制定恰當的獎勵考核制度,能夠使得乏味、無聊的后勤工作增添一份色彩,有了動力才能有所進步,相應的獎勵能夠發揮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更好地實現高校后勤管理目標;還要提供相應的創造場所與條件,使得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進行創新、創造;根據不同員工的不同程度付出進行獎勵,使得員工不僅獲得現實的滿足也獲得心理的收獲。
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指根據企業相應的發展戰略要求,對相關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有計劃地配置,并且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并發揮員工的潛能,為某些企業創造價值,給企業帶來效益,即企業運用現代的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對于企業有效,對于高校后勤的管理也同樣有效。
改變陳舊的管理觀念,拋棄以往舊的思想觀念,將高校的后勤管理落實到實處,真正的為了高校的發展,完善相應的制度與措施,并嚴格的執行,高校的領導也要重視學校后勤管理,避免發展科研與教育忽略后勤發展的現象,將大多的精力投入到人力資源管理中去,推進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與發展,從而促進高校的發展、進步。
在后勤的高校管理人員要有著明確、整體的觀念與目標,首先,不僅要滿足學生與老師們的個中需求,還要為高校的師生們創造一定的環境,使得其能夠進行更好地工作、學習;其次,高校后勤部門的發展要遵循現實的發展與時代的潮流,既要遵守當下的法律法規,又要追尋當今的發展潮流不斷地進步與發展;最后,高校管理人員要明確自己的目標與目的,堅持自我,不斷努力。
總之,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的管理對于高校學生、老師以及其他教職工家屬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提高后勤管理人員的素質、進行相關的培訓、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改善陳舊管理觀念實行人力資源管理等都有利于改善高校后勤管理的現狀,促進高校后勤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