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明
(天津東麗區圖書館 天津 3003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公共文化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基于文化需求和多樣化文化需求的推動,是公共圖書館考慮的標準[1]。
公共圖書館是以提供閱讀服務為主要目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傳播文獻信息,向公眾開放,并依法登記的非營利組織,包括由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和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設立的公共圖書館[2]。
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12年底,全國所有一級館、省級館、省會城市館、東部地區館(站)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形成2個以上的服務品牌[3]。公共圖書館作為政府出資建設的公益性機構,必須盡快達到政府提出的服務標準,才能取得政府的各項支持,從而獲得長足的發展。
公共圖書館急需把握自身優勢,在此基礎上精準定位,合理調配資源信息,提高社會影響力、核心競爭力,保障公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社會化服務需求。
《圖書館服務宣言》大力倡導“圖書館努力促進全民閱讀”,其目的是為每個公民的終身學習提供保障,從而促進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
近年來,全民閱讀推廣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推陳出新形成“好書伴我成長”少兒閱讀推廣系列品牌,“好書伴我成長”——東麗區中小學生讀書系列活動品牌,每年根據形勢發展的熱點、焦點,制定不同活動主題開展活動,如“遵守紀律、遵守法律、遵守誠信”“倡導積極、健康、文明的網絡新生活”“我心目中的天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建設和諧社會”“踐行八榮八恥,爭做文明小市民”“黨在我心中”“祖國在我心中”“學習優秀文化,傳承傳統美德”等主題的讀書系列活動。活動不僅主題突出,而且形式新穎,這些活動先后采用征文、演講、朗誦、誦讀、表演秀、課本劇、繪畫、漫畫、連環畫、手抄報、電腦小報、辯論、知識競賽等數十種形式。我們用豐富性的主題和多樣的活動形式的來適應未成年人求新求變的心理特點,吸引他們的廣泛參與。推薦書目面向全區40余所學校,并組織相關圖書送書到校活動,開展校內閱讀活動。“好書伴我成長”——圖書館集體閱讀課品牌,創新設計培育“網絡書香”系列品牌,“網絡書香”——零基礎老年人電腦培訓品牌,通過閱讀擴大視野,深入開展全民閱讀,讓每個人富有知識與技能。這都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競爭力和文明程度。
微信平臺助推活動開展,讀者之星“我和圖書館的故事”征文、“寫給半邊天的贊歌”“春之聲”朗誦比賽、“紙鳶翩翩詩意起”手繪紙鳶比賽、“好餓的毛毛蟲”繪本制作比賽等活動具備作品簡介、作品上傳、在線瀏覽、評論、點贊等功能,同時支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格式文件,充分發揮了讀者的想象力,展示了讀者的創意和才藝。優秀作品可用于線下展覽,又豐富了圖書館的展覽素材。
“端午民俗賽中知”“圖書館里的安全課——防溺水在線答題”“古風流韻系列——我愛古詩詞”在線競賽,在平臺題庫中進行題目創建、競賽時間設置、題目數量設置、答題倒計時設置、題目類型設置等功能,以競賽游戲的形式提高讀者的知識素養。
兩年來,“讀者之星”將我館的閱讀推廣服務搬到了網上,搬到了移動端,“平臺+資源+服務”的模式輔助我館管理和運營活動,搭建了“圖書館——活動——讀者”之間的橋梁,形成三位一體的架構,很好地助力了我館的閱讀推廣工作。
圖書館品牌講座的塑造,是公益講座的持續、社會化發展的關鍵。東麗區圖書館“津麗講堂”積極與各級、各學會圖書館聯合講座,搭建合作橋梁,加強館間交流合作。同時還與天津圖書館“海津講壇”、理論超市社科聯、耀華濱海學校、企事業單位、公益組織、行業協會等機構搭建圖書館講座聯盟,以交流合作、平等互惠為原則,在區域內就講座工作加強合作與交流。
本講座以傳播科學知識、普及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推動學習型城區建設為目標,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就天津歷史文化、國際形勢熱點問題、文學藝術欣賞以及養生保健等系列主題展開。“十二生肖與天津民俗”“中國文化里的幸福觀”“一帶一路建設與天津發展機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感悟”“漫談老年人生感悟”“硬筆書法的寫作技巧”“看戲的學問與演戲的技巧”等每場講座都是爆滿。最重要的是,講座后帶動了更多群體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為了讓更多公眾共享這些優秀的講座資源,我們把陣地講座延伸到基層,開展送講座進社區、進機關、進部隊、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活動,把全年講座目錄送到基層,讓他們根據自己區域內人群需求,圈選自己感興趣的講座內容,使這些講座擴大了服務覆蓋面,成為我區文化工作的新亮點。
媒體宣傳是品牌形成和發展的助推器,圖書館應以媒體為傳播、推廣的渠道,廣泛宣傳自身的服務理念和服務項目,從而使社會各界深刻認識到公共圖書館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的重要作用。開創微信平臺,設立了電子新書推薦、每日30分鐘一講座等欄目,特邀嘉賓傾情指導。書香東麗品牌建設,讀者之星活動線上線下評選,在線書城、公開課、超星期刊、報紙、貝貝國學等,積極調動了廣大讀者的熱情,瀏覽人次達二十余萬,推廣了圖書館優秀資源建設,我館還以繼續教育和培訓方式提高現有人員宣傳推廣的理念、意識和技能;鼓勵員工挖掘自己的人脈資源,和媒體接觸,拓寬宣傳渠道,形成了良好效果。陣地宣傳欄隨時更新,全媒體宣傳策略使我館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空前提高。
近年來,各級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創新、空間重構、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新媒體運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通過各種形式和載體輸出創意服務和創意文化。我們還應定位自身品牌特色,制定自身品牌戰略,不斷去調整和完善,從而提高區縣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和良好社會形象,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