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璐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江蘇南京 210000)
“一帶一路”全球化平臺框架背景下,中國與葡萄牙語國家的聯系也愈來愈多,對葡萄牙語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長期以來,很多高校葡萄牙語教學多采用傳統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模式,仍以知識傳授教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及語言創造力;且無法有效調動學生葡萄牙語學習興趣,進而也影響到了高校葡萄牙語“教”“學”有效性。本文就高校葡萄牙語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系統闡述。
葡萄牙語屬拉西語系,為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葡萄牙語與葡萄牙語特點相近,均是以很多單詞的拼寫,其發音的音位、音段也與葡萄牙語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同時,葡萄牙語在語法構成上也與葡萄牙語相似,如時態、語態等方面均可以找到其原源之處[1]。但是,葡萄牙語也與葡萄牙語存在諸多差異,如葡萄牙語中存在更多的“異形詞”,單詞具有音變繁瑣、時態與動詞變位復雜等特點。另外,葡萄牙語在發音上,更具特特性、復雜性。因此,高校葡萄牙語教學也有機地結合其語言特點,進行相對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調整、優化與創新,進而才能達到全面提升高校葡萄牙語“教”“學”有性的目的。
高校葡萄牙語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涵蓋了基礎葡萄牙語、閱讀、會話、口譯、寫作等方面內容,以滿足學生不同的葡萄牙語學習需求以及社會、用人單位對葡萄牙語人才的需求。由于,我國高校葡萄牙語語言教學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且缺乏統一的教材,進而也造成不同高校葡萄牙語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也存在較大差異。加之個別教師在葡萄牙語教學過程中,尚存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過于陳舊,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雖然也有一些教師也在不斷地嘗試著進行教學模式、方法的創新,但仍未能有機地結合現代教學裝備的發展與應用,仍采用傳統的板書、課本教學為主,這也極大地局限了學生葡萄牙語語言知識的獲取渠道與獲取量,進而也會對高校葡萄牙語教學有效性產生一定的影響[2]。
個性化發展理念是基于學生主觀意識、個性化元素基礎之上進行的個性化教學,以此達到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展的目的。目前,一些高校葡萄牙語教師未能充分重視學生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進而也會影響到教學質量。葡萄牙語課堂的個性化、差異化教學是基于學生個體差異,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來滿足學生的不同葡萄牙語學習需求,使之能夠學習、掌握更多的葡萄牙語知識與應用技巧,促使學生能夠在葡萄牙語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體驗到更多的葡萄牙語學習樂趣,進而為不斷提升自身葡萄牙語的語言核心素養、實現個性化學習與發展、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奠定基礎。因此,高校葡萄牙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既要遵循學生個體差異、立足于個性化發展理念進行差異化教學的應用與創新,還要遵循“學生主體性”原則與學習需求,不斷激發學生的葡萄牙語學習潛能,培養其語言創造力,進而達到以促進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葡萄牙語的個性化學習與發展。同時,教師還應不斷對教學模式、教學策略進行優化與調整,以此來實現培養學生葡萄牙語的語言核心素養、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3]。
傳統葡萄牙語課堂教學,大多采用課文閱讀教學、語法教學、回答問題等教學方法,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聽力能力等的培養,進而也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有機地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更多的閱讀學習、聽力學習的情境,如為學生設計更多的葡萄牙語閱讀教學內容、葡萄牙語原音影視視頻的觀看等教學內容,以全面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聽力能力的培養[4]。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現在比較流行的“配音軟件”,鼓勵學生運用“配音軟件”來進行聽力訓練與口語訓練。或是利用“配音軟件”將葡萄牙語原聲視頻中的內容進行選摘后,指導學生結合視頻情境、對話內容等進行“配音”,以此來提高學生葡萄牙語的聽力與口語能力。教師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葡萄牙語學習情況為學生推薦一些不同難度的閱讀教材,以此來培養學生葡萄牙語閱讀興趣、提升其閱讀能力;也可以將一些閱讀教材及相關語法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發布到班級學習群,鼓勵學生通過學習群進行“群讀”或“合作閱讀”,并在完成閱讀活動之余在群內進行相關的知識交流與討論,以促進彼此閱讀能力的提高。
分層異步教學模式是根據學生實際實情及個性化學習特點,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群組、分為幾個層次,對其予以針對性的教學,在開展差異化教學的同時,也能夠實現整體性提升。分層異步教學模式符合建構學習理論與因材施教理念,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克服、改善學生在葡萄牙語學習過程中兩極分化的現象。因此,將分層異步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葡萄牙語教學中,既可以促使教師根據當前教學目標、學情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葡萄牙語“教”“學”內容,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的整體性提高,進而對培養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態度與習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法時,應以平等、關愛的原則,將不同學習興趣、不同學習動機、不同學習習慣、不同葡萄牙語既有知識的學生進行動態化分層、分組;且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在教學環節、提問環節、課業設計環節等,既要明確分層教學設計的層次性,還要明確學生葡萄牙語學習的個性化目標,以全面促進學生葡萄牙語的個性化學習與發展。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分層設問、異步教學的教學方法,來高效完成課堂教學內容,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較好地能夠完成相應的葡萄牙語“學習”內容,并對全面提升學生葡萄牙語學習參與度、學習興趣也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進而實現了教學效率整體性提升的目的[5]。
高校葡萄牙語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之中,應立足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結合學生葡萄牙語學習的個體差異、學習需求、就業目標等有機地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如通過開展個性化教學、分層教學等為學生提供更為自由、寬松的葡萄牙語學習環境,為全面提升學生葡萄牙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就業競爭力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