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啟中
(深圳市寶安區一雍紫砂博物館,廣東深圳 518000)
群眾文化一大本質屬性即是“公益性”,因此進行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提高對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視程度。在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以群眾為中心,充分考慮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前提下,為群眾提供滿意的高質量公益性文化活動。
從當下群眾文化建設體系來看,主要包括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公益性部分,一是商業性部分,二者相互促進、相互作用,共同推進群眾文化活動體系實現快速發展。由此可見,公益文化作為群眾文化體系基礎的一大組成部分,其自身活動開展質量對于整體群眾文化建設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具體表現如下:一是基礎性支持作用,在群眾文化體系中,公益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體系的“基礎”,商業活動是群眾文化體系的“上層建筑”,商業活動決定著群眾文化體系建設的“規模”、“高度”,而公益文化活動則決定著群眾文化體系建設的“本質”、“質量”,同時也是人民群眾對文化體系的最為直接的感受,有效維護了群眾文化體系的穩定性。二是促進了文化傳播質量提升,對于群眾文化來說,本就注重文化本質質量,因為它是當下社會風氣、群眾道德素質具象化體現,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國家乃至民族的精神、文化涵養,在公益活動開展下,能夠促進群眾文化向著更為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提升文化傳播質量,對于社會風氣有著正面的引導作用,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
群眾文化不僅僅具備娛樂作用,同時還具有宣傳教化、團結凝聚作用,這些作用與公益文化活動開展相契合,另一方面,在群眾文化體系建設中,由于其專業的商業活動獲利較少,而商業本身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使得商業活動很難大量參與到文化建設當中去,受商業運營模式及經濟條件限制較大。而公益文化活動不同,基于其特有的公益性,在文化服務當中受經濟條件制約較小,并且與群眾文化建設本質并不沖突,因此公益性文化活動更加適合于群眾文化建設體系發展,在未來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發展中,公益性文化活動必然是其中的主力軍。
合作化文化發展是當下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它使得群眾文化建設發展變得更加多元化,更為重要的是,在開展方式上也變得更加多樣化。而公益文化活動對合作文化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很多商業化企業為豐富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多會選擇參加公益性活動,通過組織公益性活動開展,使得自身企業形象得到良好的宣傳。對于群眾文化建設來說,公益活動開展本就是群眾文化建設主要方式之一,而企業又為其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來源,兩者互利互惠,實現雙贏。
在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發揮職業社工力量作用,不僅有利于實現文化活動的公益性與合作性,更有利于推動群眾文化體系發展完善。具體來說,社區作為群眾文化開展常見的場所之一,而社區中的社區隊伍成員也是協助公益文化開展的“主力軍”,因此需要善于聯合社區中的職業社工,共同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我們深刻認識到社區隊伍成員在其中發揮著的重要作用:一是社區社工需要組織群眾參與公益文化活動;二是社區社工需要協助做好群眾文化平臺的搭建,三是社區社工作為廣大群眾的一份子,同時也是公益性文化活動的參與者。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社會工作日益發展壯大,一些較為專業的社工社團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因此在進行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尋求與這些專業社工社團隊伍進行合作,借助專業社工社團的影響力,不斷擴展公益活動宣傳范圍,提升公益活動開展的實效性與針對性。例如在組織老年人為主的公益文化活動時,可以與專業老年社工社團合作,從而吸引更多的老人參與其中,擴大公益活動開展的影響力。
此外,除了注重社區社工的聯合合作,在公益文化活動開展中也可以注重對社區資源的合作利用,例如可以對在社區內一些企業、學校的禮堂、操場等活動空間進行利用,為公益文化活動開展提供有力的資源支持。
公益性文化活動作為群眾文化建設主要的活動之一,為提升群眾對公益性文化活動的滿意度,在活動開展中應做到“以群眾為本”,圍繞群眾需求出發,提升群眾多文化活動開展的滿意度。具體來說,在制定公益性文化活動時,應充分結合當地地方文化特色,做好文化調研工作,使得活動彰顯的文化特性更加貼合于當地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先進行整體研究地方文化特征,合理評估群眾實際文化需求。例如文化活動區老年人居多,文化形式特征多以地方戲曲、秧歌等,因此在進行文化活動制定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文化需求,并結合當地特色文化藝術形式進行公益文化活動的開展,有效提升群眾對公益文化的滿意度。除此之外,不同年齡段的群眾對于文化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文化活動安排方面應盡可能體現出多樣性特點,盡量使得公益文化活動開展更加富有層次性,盡最大可能的滿足群眾不同的文化需求。例如針對兒童群體,文化活動開展傾向于動漫形象游行展示、針對青少年群體傾向于街舞、唱歌等形式,針對老年人群,傾向于戲曲、廣場舞、秧歌等形式,從而滿足不同群眾對于公益文化活動的需求。
基于公益文化活動自身具備的公益性質,因此很多社區活動開展都需要志愿者無償提提供支持與幫助。基于此,通過大力發展社區志愿者,不斷壯大公益文化工作開展質量,對于公益文化活動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一是在不斷發展壯大志愿者隊伍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對骨干力量的培養,通過在眾多志愿者中,選擇一些個人藝術能力較強或組織領導能力較強的志愿者,將其作為骨干力量進行培養,從而在志愿者發展過程中實現“以點帶面”,不斷發展壯大志愿者隊伍。二是積極鼓勵專業人員的參與,在社區中存在一些在職或退休的專業文化作者即其他專業工作者,例如專業舞蹈教師、專業燈光師、音像師、攝影師等,可以積極鼓勵引導其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來,從而有效提升整體志愿者隊伍質量,同時更有利于工藝公益文化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充分利用這些志愿者的專業能力,提升公益文化工作開展質量。
綜上所述,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公益文化活動的作用,有效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群眾文化服務,是當下基層文化管理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在公益文化活動開展中,需要以社區為基礎,并充分結合當地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慮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充分發揮合作文化發展模式優勢,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平穩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