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珍
(北戴河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河北秦皇島 066100)
回顧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發展的歷史,總結成功實踐和失敗教訓,對于我國民主政治的不斷推進、繼續開創具有我國特色的法制建設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早在建國初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人就已經逐步開始探索我國的“法治”建設,逐步的確立了用法治取代人治的思想。1954年,第一部憲法的誕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實踐的起點,是我國社會向“法治”邁出的一大步[1]。在之后的一段時期,我國的法制建設進展緩慢,經歷了挫折。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之后,我國的法制建設才開始在黨的領導指揮下迅速恢復和發展。在黨的十五大中,我黨鄭重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十五大以后,我國的法制建設呈現出了全新的局面。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了憲法修正案,這標志著我國民主法制開啟了新的時代。黨的十六大之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無論是民主體系,法律制度,還是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的建立,都有了長足的進展[2]。
人類的歷史和實踐證明,依法治國,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大計,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在我國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深刻體現。只有依法治國,才能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促進生產力發展;只有依法治國,才能促進民主政治建設,使得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得到保障;只有依法治國,才能不斷推進我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只有依法治國也,才能保證國家穩定,實現國家與社會的長治久安[3]。
我黨十八大勝利召開以來,習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做出了深刻闡述,逐步形成了新的全面依法治國思想體系。
習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全方位的提出了新的思想。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意義,道路,目標,格局,方法和依靠力量做出了更加深入,更加具體,更加全面的闡述。為全黨全人民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指明了方向[4]。
習總書記在他的一系列講話中,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刻意義和遠大影響給出了全新的表述。全面依法治國對我國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指出:“法治和人治問題是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各國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依法治國對于中國,不僅僅是政治文明演進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我國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更是能夠解決現實問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路線問題始終是我黨的重大問題,偏離了正確的道路,將給我們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我黨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才能不走彎路。
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這就是我們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總體目標。黨中央在經過了廣泛的調研和深入的研究之后慎重決定,將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確定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的確定,為全面依法治國明確了性質和方向。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這個擺在我黨面前的歷史任務艱巨而又宏大。只有從整體上謀劃和推進的同時,又在局部做到把握重點、統籌兼顧,在可能完成這樣的系統工程。總書記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四個方面對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做了的闡述。只有立法科學,才能保證法律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只有嚴格執法,才能使得法律的威嚴不受到挑戰;只有公正司法,減少司法腐敗,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正義;只有全民守法,人民了解法律,認可法律,遵守法律,才能真正的建成法治國家。
在依法治國的基本方法這一重大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國定下了正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習總書記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系統推進,就是要做到“兩個堅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兩個堅持”不但給出了依法治國切實可行的基本方法,還進一步豐富完善了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論寶庫,為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定下了宏偉藍圖。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的多次強調,全面依法治國離不開黨的領導。依法治國需要誰來領導,是的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的重大問題,不回答這個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無從談起。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中國共產黨才是有能力,有決心領導全國人民走向法治社會的依靠力量。
我們要在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思想新戰略的領導指引下,建設和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系統工程。
十九大以后,黨中央成立了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大大推進了中國走向法治的進程。在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再次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我們要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堅定不移走中國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全民族的法制素養和道德素養。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宏偉,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新時期下,我國法律法規不斷健全,法治進程不斷加速,但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在這樣的機遇和挑戰面前,需要我們緊緊地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深入學習并且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政策,要讓法律制度落到實處,讓法制觀念深入人心,加速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邁進。
十九大之后,我國的法治進程正處于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向憲法法律實施為重點任務轉變、向法治強國轉變的重大戰略轉型時期。
在這樣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團結在以習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堅決學習貫徹黨中央的思想決定,爭取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法制強國,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