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雨+王小元
【摘要】蓮花即荷花,花之君子者也。宋代著名哲學家周敦頤作《愛蓮說》中“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贊美蓮花的高潔品格。而在佛教中,佛與蓮的關系可謂十分密切,在佛教文化中大量出現了蓮花這一元素。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吸收融合了中國本土文化,不斷地變化發展具有了地域特色,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尤其在當今社會,經濟文化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隨之而來的是壓力過大,人心浮躁,所以人們需要在生活中增添一點禪意,感受佛教文化的平和淡泊。而作為佛教文化代表元素的蓮花也歷久彌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現代設計之中。本文通過分析佛教中的蓮花這一代表元素,體現出佛教文化裝飾之美,將其運用于現代設計,古典與現代相結合。
【關鍵詞】佛教文化;蓮花元素;宗教寓意;現代設計
一、蓮花的寓意
(一)蓮花在佛教中的寓意
佛教文化中有著豐富的植物意象,素有“五樹六花”的說法,而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佛經中的植物也多為熱帶植物。如菩提樹、娑羅樹、曼陀羅花、曼珠沙華等都是佛教文化中常見植物,但論到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仍是蓮花。蓮花被佛教賦予了豐富的內涵,被稱為圣花,在佛教的符號體系中甚至代表世界的本原。蓮花擁有超凡入圣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清香、潔凈,代表了一切圣潔美好的事物。佛座稱為蓮臺,步步生蓮的神話人物,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處處可見蓮花的身影。而佛教之所以這么推崇蓮花是有原因的:佛教誕生于印度,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炎熱的氣候使得人們對盛開于夏天卻潔凈清涼的蓮花充滿喜愛崇敬之情,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植物,佛教便迎合了民眾的愛蓮之心處處以蓮花作比喻。而且蓮花的品格與佛教的教義相符合,佛教將塵世比作苦海,而通過修行方可到達彼岸,正如蓮花生長于污泥之中,最終卻生長出高潔美麗的花朵,這種超凡脫俗的品質正是佛教所推崇的,蓮花已經具有了“佛性”,需要人們慢慢去品鑒和感悟。蓮花這一元素大量運用在佛教裝飾中,如建筑、雕塑、繪畫、法器上,形態各異富有裝飾性和宗教寓意,既滿足了審美需求,又體現了宗教精神,使蓮花這一植物染上了濃重的宗教色彩。
(二)蓮花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寓意
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我國就對蓮花這一意象進行了大量的運用。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中就見到了蓮花的身影。在周朝的青銅器制作中就使用了蓮花元素,如裝飾有蓮花紋的青銅燈,以及后來的蓮鶴方壺,器型優美,工藝精湛,蓮紋作為中國傳統圖形紋樣之一發展到現代,雖然樣式在不斷變化,越來越賦予新的含義,但始終是我國運用廣泛的傳統意象。
“蓮”是我國文人爭相歌頌創作的對象,如“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最著名的是《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而賦予蓮以人的品格,成為一種精神象征。
而在中國民間,蓮花多作為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蓮花結出的蓮蓬多子,而我國素有多子多福的傳統,使蓮花與中國民間祈求多子的美好愿望相吻合。在我國傳統民間藝術中往往把蓮花紋樣運用在服飾、刺繡、瓷器、剪紙、年畫中,在婚房內往往也裝飾上蓮花圖案,寓意早生貴子、多子多福。又有并蒂蓮寓意男女恩愛和美。后來蓮又與魚、鳥、兒童等元素組合出現,如一個胖娃娃抱著鯉魚旁邊有蓮花,代表“連年有余”。鳥類圖案與蓮花結合則是表達對考生的祝福,寓意“一路連科”。
所以蓮花作為一個傳統元素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被賦予了很多的文化內涵,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與之相結合,蘊含衍生出了更多含義,與時俱進兼容并包,就是到了現代,仍可作為經典元素運用于現代設計之中。
二、蓮花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實例
蓮花這一經典元素經過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已經越來越廣泛運用于日常設計之中并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雖然仍具有宗教意味但已經不僅僅只用于佛教裝飾中。如越南國家航空logo就是一朵金色的蓮花,標志主體為越南國花的黃金蓮花輔以文字,雖然越南航空近期更新了logo但只是更改了字體和顏色,作為標志性主體的金蓮花圖案依然保留下來。整個標志特色鮮明,簡潔優美,因為蓮花是該國的象征,當地人民視其為精神和文化的圖騰。而且該公司今年計劃達到四星級航空公司標準,金色蓮花既體現了國家傳統文化特色,富有神秘感和宗教氣息,又體現了航空公司服務的高端奢華,可以說是在logo設計中對蓮花圖案的成功運用。
作為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對蓮花元素的運用更是廣泛,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東南部有一座蓮花廟,蓮花廟又名蓮花寺、巴哈伊寺,由法國著名建筑師法力普·沙巴設計,由于它獨一無二的外觀已經成了新德里的地標性建筑。它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宏偉寺廟,蓮花廟遠遠看去仿佛一朵盛開的白蓮花,它高34.27米,底座直徑74米,由三層共九朵花瓣組成。底座邊上有9個連環的清水池托著這巨大的“蓮花”。內部只有空曠的大殿,沒有神像沒有裝飾,只有一片潔白肅穆。任何宗教信仰都可以入內參拜冥想,行走其間涼風習習,體現了博大的胸懷,正如蓮花高潔的品格。蓮花是佛教的圣花也是印度人心中的國花,所以蓮花廟一建成就受到印度人的尊崇喜愛。然而這座寺廟并非古老的遺跡而是一座現代建筑,它完美的將古老神秘的宗教傳統和現代設計緊密結合,并且利用了仿生學元素,將寺廟神奇地幻化為蓮花,體現了獨特的民族神韻,將蓮花這一元素運用的淋漓盡致渾然天成。
在中國江蘇省也開放出一朵巨大的蓮花造型建筑,武進蓮花會展中心。該建筑是由澳大利亞設計師studio505設計,坐落在人工湖畔,整個建筑猶如自水面自然升起的三朵蓮花,有的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造型各異。蓮花建筑的蓮瓣全部由鋼筋構成,外立面由玻璃幕墻組成,兩者有機結合,在不同光線下展現出變幻莫測的色澤。無論游客何時進入會場都不會受外面天氣影響,隨時可以感受神奇美麗的光線和燈光。遠遠望去渾然天成,又極具現代感,體現了對傳統蓮花元素的運用,形神兼備,廣納四方來賓,為市民提供便利場所,體現了城市精神和胸懷。建筑還利用了湖底的地熱能做到盡量減少能耗,美觀的同時還做到了環保節能。而且夜晚的建筑更加美麗,在夜間燈光的照射下建筑呈現蓮花的漸變色并且不停變換,倒映在水面上交相輝映如夢如幻。整個建筑令人驚艷又極具傳統元素和現代感,如同一個巨大的藝術品立在水面同時又與周邊環境完美結合,充滿生機與活力。而會展中心的旁邊就是人民公園,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和游客,在實用性的同時體現了傳統蓮花元素,極富形式美感,無論從傳統還是現代的角度都可以感受到建筑的獨特魅力,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結語
蓮花是佛教文化中的經典意象,同時是具有豐富內涵和美學價值的設計元素,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歷久彌新的品格,受到大眾的廣泛喜愛。一朵蓮花,給繁忙的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帶來一絲祥和寧靜。這種傳統元素同樣適用于現代設計,而對蓮花元素進行設計的同時不光是僅僅借鑒蓮花的外形,更是要在設計中體現蓮花高潔、出塵的品質,傳達設計精神。在設計中豐富了設計元素,將古典與現代相結合,做到追溯歷史又有創新,使設計更具歷史文化特色。
注釋:
*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計劃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中國古典家具禪意風格的符號解析及創新研究(TSSK2015B06)。
參考文獻:
[1]龍寶章.中國蓮花圖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3.
[2]南懷謹.中國佛教發展史略[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3]田自秉,吳淑生,田青.中國紋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徐媛媛.淺論傳統蓮紋的文化意義[J].文史雜志,200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