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企業管理流程變化較快,數據質量要求較高,財務集約化得到深化并應用,這對企業會計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會計工作質量仍存在較大的不足,分析影響企業會計工作質量的因素,提出相關對策,以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證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會計工作質量;影響因素;對策
一、會計工作質量的影響因素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企業管理流程變化較快,數據質量要求較高,財務集約化得到深化并應用,這對企業會計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企業會計工作質量仍存在較大的不足,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影響信息使用者的判斷及決策。影響企業會計工作質量的因素包括會計監督機制、量化指標、會計人員工作經驗、綜合素質等,其中會計監督機制因素具體指會計工作質量自上而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及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有的企業在處理具體的經濟業務時,更多的是強調靈活性,沒有遵循相應的規定程序,使得企業會計工作的開展及業務完成之后,得不到主動有效的監督、復核及反饋,且沒能將會計工作質量的獎懲機制切實落到實處,獎懲措施得不到細化,對會計人員的評價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財務性量化指標、輕非財務性評價指標等現象,懲獎力度不夠,使企業會計工作質量的監督流于形式,也顯得極為被動。會計工作涉及到較多的環節,指標繁多,但在實際工作中,采用量化指標去衡量會計工作質量好壞的環節極少,甚至某些關鍵會計環節都缺乏應有的預警機制,難以及時發現并解決會計工作質量問題。會計從業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體,其思想觀念、職業道德、業務能力、工作經驗、綜合素質等,會直接影響到會計工作的質量,例如在思想上對會計工作認識不夠,甚至有的領導基于利益的驅使,授意從業人員做假賬,違法處理會計事項,偽造會計憑證資料等,職業判斷能力較弱且職業風險意識低的會計人員為自保服從弄虛作假的授意,缺乏職業獨立性,更有職業道德缺失者主動迎合弄虛作假,或是監守自盜,人為地影響到會計工作的質量。
二、提高企業會計工作質量的對策
1.加強企業會計工作質量的管控
對企業會計工作質量進行管控,采用標準化的理念,梳理會計工作崗位的流程及節點,對會計工作質量的過程進行全面管控,能有效保證會計工作得以及時、準確、真實地開展,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會計工作質量的管控體系,構建以監督表單為基準的質量過程管控。將每個會計崗位工作的關鍵點進行全面細致地梳理,并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以及需要重點監控防范的要點進行總結,根據這些要點構建監督檢查報表,在報表中展示不同會計科目數據之間的對應關系,并用行、列項目間的運算關系體現數據之間的關系。二是設計三級崗位監督管理體系,根據崗位分工情況,各自負責相關檢查報表的日常維護工作,定期取數運算檢查負責財務信息化核算質量,以及時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及時地報知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予以整改。對報表管理情況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有關情況進行審查,若有尚未整改的問題,予以明確的規范措施和批示,做好督促及后續工作。三是加大對管控的監督力度。將日常數據及檢查做好仔細地歸納,列出那些容易被忽略,并對數據一致性產生影響的核算事項,作為差異調整項目,并將其列示在檢查報表中,便于及時有效地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則立即解決,從而為迅速檢查數據錯誤提供有利地判斷根據,提升監督檢查的成效。
2.有效開展績效考評
績效考評的有效開展,是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及會計專業基礎,一方面,可結合現行會計基礎工作考評的方法和理論,形成切合實際的規范性文件,為考評提供有力的保障及依據。全面分析會計各個崗位的工作情況,明確績效考評的內容,提煉出考評的各個指標,建構完整的考評指標體系,為績效考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從工作質量、工作數量、工作效率三個維度設置績效考評指標,并在定性的基礎上,結合會計工作特點,逐一對考核指標進行量化,以保證績效考評的準確性、完整性、系統性。績效考評量化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考核對象的具體特征,選取有代表性的指標予以評判,以保證績效考核的科學合理性。而量化指標具體可分為基本指標和崗位指標,基本指標包括會計人員工作完成率、執行率、準確率等工作共同特效的指標,而崗位指標則需根據會計人員的實際工作內容設定,具體可分為管理崗位指標、核算崗位指標、稽查崗位指標、出納崗位指標、電算化崗位指標等。
3.提高會計人才整體素質
會計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會計工作的質量,由于會計人員知識結構不足、業務能力不高、缺乏敬業精神、誠信精神和職業道德等,出現會計核算失誤、判斷評估出現偏差、帳物不符、營私舞弊等現象比比皆是,因此只有提高會計人才整體素質,才能有效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企業可通過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在職教育來實現會計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開展定期培訓、分層教育、遠程教育、電大、自主學習等,不斷更新、補充在職會計人員的會計理論知識、新的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等,完善其知識結構及專業技能,進一步提高并拓展在職會計人員的會計技能和業務技能,使會計人員能充分掌握社會對會計崗位的需求變化,強化其專業水平,同時適時引入創新教育,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進一步提高其創新能力,鼓勵會計人員加強自我學習及再教育,不得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及能力,以提升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三、結束語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企業管理流程變化較快,數據質量要求較高,財務集約化得到深化并應用,這對企業會計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加強會計工作質量的管控,能全面管控會計工作質量的過程,有效開展績效考評,全面、正確地認定會計人員的素質及工作質量,推動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和激勵,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提高會計人才整體素質,以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丹.對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認識[J].商業現代化,2016.12.
[2]許紅蕓.會計工作質量認定標準研究與探討[J].時代金融,2013.
[3]李偉,梅繼霞.內在動機與員工績效:基于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應[J].管理評論,2013(08).
[4]李常勇.淺析網絡時代背景下會計工作質量的提高[J].商,2014(02).
[5]熊焰韌,黃志忠,王文秀.高學歷多經驗的CFO能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嗎?--基于我國A股上市公司財務重述視角[J].南大商學評論,2013(04).
[6]張琳琳,David M DeJoy,李楠.新生代員工核心自我評價與工作投入的關系:有調節的中介模型[J].軟科學,2013(04).
作者簡介:張桂茂(1978.10- ),男,漢族,籍貫:四川營山,單位:重慶東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職稱職務:會計師,稅務總監,研究方向:會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