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企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融資難是擺在我國的中小企業面前中的一道難題。在國外經濟不穩的情形下,我國堅持以穩健的貨幣政策作為我國金融秩序的導向,造成中小型企業在直接融資中面臨著諸多限制,在中小企業巨大的資金需求和直接融資遭受多重限制的條件下,我國的融資性貿易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在2015年我國出臺專門的法律就“民間借貸”以司法的形式進行的解釋并確定了企業間借貸的合法性。這一法律的出臺使得企業將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融資自主性和融資渠道。融資性貿易盡管使得企業獲得了更多的融資渠道但也存在著諸多的風險,如何做好企業內部的風險管控,做好融資性貿易的風險控制,從而將企業的風險降至最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融資性貿易;風險;控制
融資性貿易是現代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中小型企業受資金、規模、技術等的限制導致其在直接融資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限制,這一情形促使融資性貿易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融資性貿易在為企業帶來融資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如何做好融資性貿易的風險管控,降低企業在融資方面的風險是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需要注意和重視的問題。
一、融資性貿易
融資性貿易主要指的是在參與貿易的各方主體在涉及商品及服務的價值交換過程中,合理的利用貨權、應收賬款等的財產權益,并將期貨、金融及擔保工具應用其中使得企業信用得到短期增強從而實現獲得短期融資的權益,用以使得參與貿易的各方主體的現金流都得到相應的加強。應收賬款質押授信、保理、托盤貿易以及循環貿易等是在融資性貿易中較常采用的形式。融資性貿易中的應收賬款質押主要是以企業間真實的貿易業務作為質押標的從而使得企業能夠獲得短期的資金融資。采用應收賬款作為融資性貿易的質押標的其所存在的風險較小,企業采用這一形式獲得融資對于企業來說所存在的風險較小且管理成本較低。保理在進出口國際貿易中采用較為廣泛,同時保理在國內貿易中也有著一定的應用。保理主要指的是進出口貿易的雙方以所簽訂的貿易合同作為質押標的從保理商處以一定的貿易合同金額百分比從保理商處獲得一定的融資資金。待到進出口貿易完結后保理商收到(發票票據、稅票等)全套的保理資料后再結清貿易所剩差額。采用保理這一融資方式主要是以保理商作為第三方的融資媒介,由保理商對進出口貿易雙方的交易資信進行相應的調查和擔保,因此在進出口貿易匯總存在壞賬的風險相對較低,盡管采用此種融資方式需要向保理商提供一定比例的保理費用但是也使得進出口貿易公司省去了融資資金的管理費用從而有效的降低了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的風險。進出口企業在此種融資方式的選用上需要結合所需要融資的金額及保理費用進行綜合的考慮。托盤貿易也是融資性貿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融資方式,此方式采用的是進出口貿易的甲、乙雙方并未發生直接的資金交易,而是由托盤方丙方將資金支付給賣方乙方,并由乙方賒銷給甲方待到甲方收到相關的貨物后再由甲方向丙方支付相關的費用。采用這一方式甲方在貿易的過程中在完成了貨物購買的同時也融通了資金,盡管甲方需要向丙方支付一定的(資金占用費用)但是甲乙雙方在交易的過程中各項風險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在這一過程中如貿易循環正常將使得甲、乙、丙三方都能夠獲得可觀的經濟預期,但是如若貿易的甲、乙雙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現問題導致違約都將會對托盤的丙方造成極大的損害。而通過對托盤貿易交易模式進行一定的變形則將是國家在融資性貿易中所禁止的:比如說,參與交易的交易雙方甲方和乙方都屬于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在采用托盤交易這一融資性貿易形式時,收到預付款的交易方乙方將所收到的預付款進行了挪用將其投入到期貨市場中進行風險投資,而在完成交易時乙公司再將資金劃撥給甲公司用以支付交易過程中的貨款。托盤交易屬于一種企業間的間接融資,在融資性貿易中如若乙方挪用資金并將資金投入期貨市場中且資金無法按時收回并采用同筆業務模式繼續重復上述交易,如若第一次的資金缺口較大后續融資的資金將無法彌補資金缺口,且資金的缺口將越來越大并對融資性貿易的交易各方遭到較為嚴重的損失。
二、融資性貿易所存在的風險分析
1.外部層面所存在的風險
融資性貿易所面臨的風險是多層面的,在融資性貿易所面臨的外部風險中政策性風險占據著較大的比重。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進入結構改革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是現今乃至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經濟工作中的重點,降庫存、去產能并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在這一過程中國家將根據經濟結構及產業發展的特點來對經濟政策進行相應的宏觀調控,通過不斷投放政策工具:如通過政府購買來對供需進行調節、調整貨幣供給量、利率調節等都將會對融資性貿易區域及范圍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進而會對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產生較大的影響。建設法制社會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新時期涉及融資性貿易的法律法規將不斷完善將更好的對融資性貿易中的各方進行權益保護,尤其是在融資性貿易過程中利用虛假貿易進行企業間融資的企業以及虛構交易業務而無實質性交易內容的企業進行查處,其在融資性貿易中的風險將由企業自行承擔。融資性貿易中所產生的合同糾紛是循環貿易中較為常見的糾紛,發生問題將會涉及到多家貿易企業,業務和法律關系復雜,循環貿易所形成的復雜的貿易閉合回路一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導致循環貿易業務中斷并產生復雜的合同糾紛,增大了融資性貿易的風險。信用風險將涉及到融資性貿易中以實質交易貨權為標的的大宗商品融資,通過引入第三方擔保增信或是直接將商品質押給銀行從金融結構中獲得資金,一旦到期無法歸還資金將會產生信用風險。
2.融資性貿易內部層面所存的風險
融資性貿易與企業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一旦外部環境變化使得企業的發展規劃與之相沖突時將會導致融資性貿易的資源浪費致使企業錯失發展良機。同時企業采用融資性貿易在為企業帶來融資功用時也會為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endprint
三、做好融資性貿易的風險控制
融資性貿易是市場對于資金需求下的產物,對于這一新事物需要在分析融資性貿易風險的基礎上做好風險的控制,將風險控制在一個較為可控的范圍內,避免其對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影響應。做好融資性貿易風險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明確目標做好規劃。企業在應用融資性貿易工具時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及自身的定位,合理的預估融資性貿易的風險并進行風險動態管理和監控,保障企業的經濟利益。(2)做好融資性貿易合體交易各方及合同的控制。在融資性貿易開始前需要對交易各方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確定各方的資信情況、資金情況以及資金流動情況,加強對于融資性貿易交易各方的風險、信用管理。做好客戶信用的查詢,優先與信用評級高的企業進行合作,防范信用違約風險對企業所造成的損失。合同的管理,融資性貿易所涉及的參與方越多,則法律文件和合同方也越復雜,做好合同管理、降低合同風險,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3)在融資性貿易大宗商品的風險交易中,為了降低交易風險需要注意查實合作方的信用記錄,加強對于擔保人的跟蹤落實避免企業落入債務糾紛。(4)合理的對融資性貿易中的資金進行管理和使用。資金是融資性貿易中的重點,在資金管理中應當避免將資金投入到高風險的期貨等金融衍生品中,以確保在交易完成時能夠及時的進行資金的支付,避免因投資損失或是到期資金無法取出而造成支付違約。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雙刃劍,在對外貿易中通過套期保值等的操作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因外匯波動而對企業交易資金所造成的影響,應當注意的是應當避免將資金投入到高杠桿的風險金融交易,比如說黃金期貨、銅期貨等。
四、結語
資金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尤其是對于貿易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在融資性貿易其發展的根據是以滿足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其雖然能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融資性貿易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貿易企業在融資性貿易過程中應當做好風險的分析與控制,用以規避融資性貿易中所存在的風險,在為企業解決資金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魏來,魚沉.融資性貿易業務風險及對策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15 ,36(22):63-65.
[2]康寶寧,宮廣東.淺談國有企業應如何防范融資性貿易風險.北方經貿,2014(12):12-14.
[3]程坦.融資性貿易面臨的風險及防范措施.財會學習,2016(6):204-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