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燦蓮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當中重點強調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顯然這是語文課程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當前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的實施工作進展非常緩慢,主要是因為相關的研究并不成熟,也缺乏系統完善的實施標準。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分析人教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細則,希望能夠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具體實施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探究
簡單來講,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指以語文學科為主線,同時注重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以及社會生活的關聯,綜合性地運用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全面地發展。當前,我國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所以本文主要探究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的具體實施過程,主要分為準備、設計、實踐、評價四個階段,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準備階段
在準備階段,語文教師要重點學習和分析新課程改革當中對于綜合性學習的具體要求,并且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人教版語文教材,制定一個學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計劃,使得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
另外,教師也要向學生介紹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其重要意義,使得學生能夠在思想上充分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習一些基礎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技巧,比如如何收集資料、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對學習進行總結等等,這些技巧的學習能夠為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得學生能夠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開展學習工作。
二、設計階段
首先是選擇教學主題,在制定時要緊密結合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選擇一些既符合教材要求、又貼近生活的主題,例如保護環境、父母之愛、文化的傳承。在選題時教師要盡量將視角打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心。
其次是教學引入,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思考與主題相關的內容。例如教師確定了旅游為主題,那么可以設計一些問題,比如“在旅游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在旅游過程中了解到了哪些風土人情”等等。
再次是課堂拓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產生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有探究價值的。那么教師要準確地捕捉到這些有價值的問題,然后進行適當的延伸。
最后是注意主題與其他科目的聯系,教師在設計階段應當找到主題與各科知識的橫向或縱向的聯系,盡可能將其延伸到自然、社會、藝術等學科當中,運用各科知識來發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使得學生真正能綜合地運用語文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教材中的課文《中國石拱橋》時,可以將其與美術教材中橋梁知識結合在一起,除了向學生介紹趙州橋的結構特點以及其中運用的力學原理,還可以向學生介紹目前中國國內橋梁的發展情況。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的結合,驚嘆人民的智慧,從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學習當中。
三、實踐階段
完成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以后,教師應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到綜合性學習活動當中,在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展示知識與技能,做事的方法以及情感態度。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中第四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主題是“探索月球的奧秘”,這是由課文《月亮上的足跡》引申出來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那么教師應當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一些月球的基本知識,比如基本的自然現象,地球與月球的關系等等,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然后做一次匯報展示,或者在班級中舉行月球知識競賽活動。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應當認真監督學生的活動,并且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認真地參與到活動當中。
四、評價階段
在語文綜合性活動結束以后,教師要針對學生在語文綜合性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打分。評價應當遵循鼓勵性原則,找到學生在活動當中突出的地方給予正面的鼓勵,比如正面的評語或者小獎品。另外,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要綜合學生的整體情況給予一個合理的評價。評價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要綜合一個團隊的整體表現,保證評價的公平性以及合理性。
除了老師的評價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自評以及同學互評,學生自評就是學生針對自己在語文綜合性活動中的表現寫一個簡短的總結并且給自己打一個分數;同學互評則是同一個團隊的同學給某位同學打分,結合該同學在綜合性活動中的實際表現打出一個分數。教師在整理以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除以平均數,就是這名學生在同學互評中得到的最終分數。
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同學互評,可以盡可能地保證評價的公平性和科學性,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最終的評價成績來評價自己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總結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觀念[J].教育研究,2014(4).
[2]熊梅.當代綜合課程的新范式:綜合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黃洛伽.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的認識及嘗試[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3(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