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學生的專業知識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做出一些改變,讓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有效的環境中去學習,從而不斷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圍繞著“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初探”做出了一些探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新能力;興趣
美術是一門比較注重孩子們個性發展的學科。在我們的教學中,不能僅僅要求我們的學生對作品進行模仿練習,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的學習中能夠有自己的思考過程,在思考中不斷創新,設計出自己的作品。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應當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更加尊重我們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加主動,在學習中做學習的主人。
一、創設相關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我們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首先要注意面對的群體是小學生,他們天性活潑,容易對比較有趣的事情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給我們的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讓我們的學生可以投入到實際的情境中,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如,在我們學習“中國山水畫”這個章節的時候,可以給幾幅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畫作,讓學生在課堂中對其賞析。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水墨畫是比較寫意的,其中所包含的因素是比較多的,對于我們的欣賞來說,其想象空間也是比較大的。我們可以給學生創建一個大環境,告訴學生這些畫創作的背景,然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看看這幅畫中作者畫的這些景物想要表達的是什么,通過與實際的背景相結合,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而教師也可以根據這些畫做一些拓展性的提問,如通過圖畫配上相應的古詩詞。我們都知道一般的水墨畫都是會配上一兩句詩的,我們可以讓學生同樣如此,在通過自己的理解之后,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給相應的圖畫配上相應的詩句。通過這樣的模式,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使學生在畫作的時候不僅是學習到繪畫的技術,更能夠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對自己進行不斷提問,從而使得自己思考的東西更多,而在不斷思考中,學生欣賞作品水平就會更加有內涵,內容也就會更加豐富。
二、運用逆向思維,引發學生思考
在我們的美術中,不僅僅是繪畫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設計的技術。在我們很多的藝術展中,我們都會發現很多比較有創意的作品,有些作品的設計,從正常的角度來看,是一幅很普通的作品,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卻是另一個新的境界。對于這些作品來說,我們都不可以從正常的角度來評析,需要我們運用逆向思維,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從而發現藝術的趣味性。在我們的教學中,也需要同樣運用到這樣的方式,首先,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創意的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然后再引導學生用另一種方式去思考,看看與之前看到的內容有哪些不同。在看到這些不同之后,可以教導學生在學美術的時候要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進行總結。其次,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較為簡單的設計作業,讓學生在實際的訓練中自己設計屬于自己的作品。再將這些作品帶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互相評論,從而使得學生的作品能夠得到一個展示,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總結出更多的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一個評析,同樣,評析的角度也是需要多樣的,不僅要看到學生在設計中的不足之處,更重要的是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看到學生在設計中與眾不同的觀點,積極鼓勵他們的創新思維,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讓他們在日后的設計中可以更加自信,更能大膽去設計自己的作品,從而在不斷練習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三、運用豐富活動方式,加強學生互動交流
從我們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表現欲是十分強的,他們很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認可。為此,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較為有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比如,我們可以在校園內開展一些作品展的活動形式,讓學生把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拿到我們的展覽中去,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學生的作品。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認可,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能夠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更加主動。教師也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不斷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好地進行美術學習。
總而言之,在我們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是需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在教學中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對于美術有一個新的概念,在學習的時候能夠不斷思考、不斷創新,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超越自己。
參考文獻:
[1]王群芳.學生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培養:以小學美術教學為例[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
[2]畢紅杰.探討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2014(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