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育證
摘 要: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努力挖掘潛力,設計優質作業,切實提高教師批改作業的能力,充分發揮作業這一優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重視;制度;批改作業
學生作業在一定程度上檢驗教與學的質量,學生作業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反饋。以家庭作業為例,對學生而言,家庭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手段。首先,通過家庭作業可以增強學習技巧和鞏固所學知識,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在寫作業時對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加深和理解,一些學習上的薄弱環節,可以在寫作業時發現和彌補,在作業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請教老師,從而糾正錯誤,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力爭取得好成績。其次,通過家庭作業可以從小養成認真、珍惜時間、不弄虛作假等良好的習慣,對學生以后走向社會也有很大幫助。
對于教師來說,家庭作業是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有力手段。教師通過檢查作業來掌握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情況,通過批改作業及時獲得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起到重要作用。它幫助教師發現教學中的經驗與問題,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然而,大部分時候評價一位教師的教學能力,往往忽略其批改作業的能力。所以,許多教師往往不注重作業批改,在批閱作業時只判斷正誤,只打分數,不去細心鉆研和探究如何提高批改作業的能力。為此,我建議從以下兩方面去努力提高教師批改作業的能力。
一、學校方面
我建議學校領導應重視作業批改,完善制度。當前,我們學校就作業這一塊評價體系,不外乎每學期抽查幾次,每個班上抽少部分作業本,教導處數數次數,看看分量而已。具體的教師平時是如何批改學生作業的,作業質量如何,效果怎么樣,顯然是一個盲區。那么,如何使作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呢?首先,學校領導要重視起來,完善制度,改進教學的評價體系,加強監管力度,獎懲分明。
二、教師方面
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重視作業批改,積極探究批改作業的各種方法,切實提高教師批改作業的能力,充分發揮作業優勢,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對不同類型的作業,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
作業包含口頭的、書面的、單項的、綜合的,等等。對待不同類型的作業,我們可分別批改,可集體討論,可互批互改。但無論采取什么方法,都要落到實處,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例如:口頭作業如何落到實處?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很多老師有這樣的體會,老師布置的朗讀、背誦、復述之類的口頭作業很多學生不放在心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書面作業是硬任務,看得見摸得著,老師要批閱,必須完成;而口頭作業不一定檢查,不一定被發現,學生存在可做可不做的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向學生講清楚口頭作業的重要性。口頭作業是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一定量的口頭練習,不僅能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幫助記憶,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老師在平時的經驗積累和學生學習的失誤中,幫助學生知道不重視口頭作業的不良后果,如由于沒有重視背誦而產生遺忘,考試失分等等,從其切身體會中體驗口頭作業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作業互批互改
學生互批互改可以使他們轉換角色,體驗一回當老師的感受,體驗老師的艱辛,端正學生寫作業的態度,相互督促,取長補短,從而增長知識。優秀生與學困生相互搭配互批作業,一方面,優秀生能及時準確地發現學困生的錯誤,幫助學困生糾正錯誤,另一方面,學困生從優秀生的作業認識到自己作業中的錯誤,這樣就起到了優秀生輔導學困生的作用,還使優秀生得到一些啟發,從而使優秀生和學困生相互補充,各取所長,效果良好。另外,還可以同桌互批,這種方式直接方便,適應于當堂聽寫生字詞、背誦等。有利于督促學生及時互批互改,糾正錯誤,極大提高課堂效率。
3.批改作業要以正面鼓勵為主,講究方法,因材施教
教師要以積極引導為主,千方百計地去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切忌橫加指責。對錯誤與不足要說得具體,指引修改的路子。為此,我們對作業采取“有錯不改,多次訂正,最終評分”的方法。例如,老師發現作業中的錯誤,不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只對錯誤處打上記號,不做評價,發給學生,指點學生自行訂正,特別是對那些學困生,作業錯誤較多的,老師要有耐心,讓其進行多次修改訂正,最后再做評價。這樣既能使學生自己發現錯誤,糾正錯誤,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了教師批改作業的有效性。
對不同的學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對一部分學生,尤其是對尖子生和學困生的作業,采取當面批改,現場解說的方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態度對待他們,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確與錯誤為終極目標。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有目的,分階段地采用不同方法批改,以求得最佳效果。
總之,在新的理念下,提高教師批改作業的能力是一件事不宜遲的事情,學校和教師都應該重視作業批改,真正把作業這塊教學落到實處,發揮其強有力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