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君
摘 要:科技是國家的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公民的科學素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而小學科學教育是科學教育的大門。目前農村小學科學教育尚存在一些問題亟須改革,農村小學與城市小學相比,教學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理念陳舊,而學生也幾乎沒有機會去接觸科技館這些用來宣傳科學教育的專業場所,這些問題為在農村展開科學教育工作形成了很大的阻撓,導致科學教育課在農村小學中不能很好地開展,不能發揮它的根本作用。
關鍵詞:農村;科學;學生
科技是國家的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公民的科學素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而小學科學教育是科學教育的大門。科技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以及成敗,科技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物,在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大大地融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推進我國中小學的科技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是我國基礎教育實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將對目前農村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現狀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現狀
首先,由于教師教學工作受到傳統知識教育考試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主要側重于挖掘書本重點、考試點,而忽略了科學教育的根本,本來距離生活很近的科學知識卻不能與生活相結合,使得科學教育失去了本該有的鮮活。
其次,農村小學的教學設備落后、陳舊、不配套,甚至有些小學缺乏教學設備,即使有設備的地方也因為年限過久,甚至維護不當導致不能投入使用,很多需要通過實驗來論證的觀點都只能靠教師口述,導致學生不能深刻地去理解課本知識點。
再者,由于現階段大多是大班教學制,教師由于精力有限無法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學生無法進行深入、透徹的學習。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驗時,由于課堂的時間十分有限,班級學生數量又多,因此學生并不能真正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只能走馬觀花地觀看實驗,這樣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還無法進行深入有效的學習,甚至遇到不懂的問題很多時候都難以問出口。
最后,農村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大部分被當成副科來對待,教師不上心,大多照本宣科,不能以學生為本,課堂大多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遇到重點就讓學生機械式地死記硬背,科學重在實踐,可這種一言堂形式不要說實踐就連課堂互動都幾乎沒有,所以科學教育的質量可想而知,同時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這樣導致科學課無法發揮最大的效用。
二、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現狀問題對策
1.加強師資培訓,提高農村科學教師的專業水平
要想學生學得好,那最根本的就是引導者也就是教師必須教得好,實施科學教育的關鍵就在于老師,長期以來教育一直太過于注重語文、數學、英語等方面教師水平的培養,從而忽略了對科學教育教師的培養,由于專業知識匱乏,導致農村小學的科學課沒人會上、沒人愿上的情況,針對這個問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培訓機構必須加強對農村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知識以及教學方法的培訓,讓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素養得到提高。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雖然農村沒有城市的教學設備完善,可天然的教學資源也是可充分被利用的,校內外的自然環境,農村科學教育不應該把學生局限在狹小的教室里,應帶領學生到大自然這個大課堂里。抓住現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投入到科學課堂中。例如,學習“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單元時,我們就可以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進行室外授課,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借助放大鏡、米尺這些最普通的儀器進行觀察和測量,讓學生們切身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種子播種,讓學生見證植物的生長過程并做記錄,這樣把課內課外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從而提高了學生對科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3.加大對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采購新型教學設備
農村小學科學教育課程不能發揮實質性作用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教學設備的匱乏,農村小學教育經費缺乏,如果政府部門不能夠對農村科學教育提高重視、投入資金、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購置一些教學設備,那么農村在科學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就不能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學生們的科學課也會更加豐富,學生們也可以學習到更豐富的知識,得到更全面的鍛煉。
總而言之,本文對目前農村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現狀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科學教師,必須明白我們肩負的責任與使命,要有不怕麻煩的精神,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學要充分發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地域優勢,挖掘農村的地方資源,創造性地為科學課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楊麗.小學科學教學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3).
[2]葉志毅.淺談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