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平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是核心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成績和能力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現有的教育來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堅持按照有效對話的原則來完成,促使師生交流、溝通保持在和諧狀態,進一步減少過往的缺失和不足。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對話的實踐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策略
相對而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對話的開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與此同時,要讓學生與教師有效對話、讓學生之間有效對話,必須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做出科學的調整,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上做出深入的培養,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原則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應堅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教育的可靠性、可行性進一步提升,減少錯誤的手段和強硬的方法。分析認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原則,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要求與學生積極溝通
現階段的初中生群體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在知識學習和掌握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必須保持在求同存異的標準上,這樣才能更好地告別過往的問題。
2.在閱讀的內容分析中,應保持共同探討來完成
既往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進行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被動學習,由此造成教學效率下降、師生矛盾現象,必須在今后有效
解決。
3.有效對話的方式在落實過程中,一定要站在平等的平臺上完成
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當代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如果還是按照灌輸式教學的方法來完成,那么師生之間的對話注定是失敗的,無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的實踐對策
1.加強平等交流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效對話的開展是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進步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為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得到理想的成績,必須加強平等交流。例如,在閱讀文章的分析過程中,學生比較擅長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由于年齡上的限制因素,對于某些事情的感觸并不深刻;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因此看待閱讀文章的時候,習慣從多個角度來分析,針對學生單純的理解十分不認同。此時,雙方肯定會產生意見上的分歧與看法上的矛盾。建議教師要與學生平等交流,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后提出自己的,進行雙方對比分析,將共同的內容羅列出來,對于不同的內容,雙方可以保持自己的見解,但是為了在考題上擁有正確的答復,需要互相做出讓步,最終促使閱讀教學的任務能夠正常完成。通過這樣的平等交流,可以促使有效對話真正意義上的實現。
2.加強開放性、創造性的對話
初中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的挑戰需要應對,為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績,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對話,還必須在開放性、創造性方面有所努力,這樣操作的好處在于,能夠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即便是錯誤的內容,依然得到了良好的表達,對于教師的糾正和引導,都能夠順利執行,基本上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對話教學的開放性原則要求,語文對話教學的內容、時間與空間,尤其是問題的答案都應該是開放的,對話的角度也應該是開放的。以文本為起點,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拓展學生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還要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動態開放對話,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潛能,讓學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提升,使其個性在碰撞中得到發展。通過實施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將有效對話的體系進一步豐富,對長久的教學進步而言,會產生很大的積極作用。
3.加強日常實踐
除了上述的幾項方法外,我們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的過程中,必須在實踐層面上不斷努力。首先,要求對差異化的閱讀題材做出分析和探討,初中生比較喜歡看小說,教師則更傾向于看正統書籍,此時雙方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推薦,更好地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這樣在有效對話過程中,能夠展現為流暢、自然的特點,針對今后的整體教育進步,能夠產生積極作用。其次,在日常的對話過程中,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分析,不能通過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完成。現如今的很多初中生,都表現為自由自在的心理特點,如果還是被教師強硬地領導,肯定會在日后造成特別不好的影響。
總之,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對話的實踐展開討
論,現階段的教育工作開展,在整體上是比較可信的,未出現嚴重的缺失與不足。日后,應繼續在有效對話方面深入研究,不斷健全教學體系,要對學生加強正確的引導,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較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申紅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3(12):49.
[2]余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設計的方法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8):1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