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華
摘 要:實驗是化學學科教學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初中科學教學更加重視實驗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對化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化學實驗,只有在化學實踐中,學生才能充分理解化學知識,將微型化學實驗引進初中化學課程,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主要針對微型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的實踐應用進行說明,從而更好地提高化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化學微型實驗;實踐思考
化學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其主要理論基礎源于化學實驗。所謂微型化學實驗,就是以盡可能少的化學試劑來獲取所需化學信息的實驗方法與技術。教學課堂上的微型實驗既能讓每一位初中生直觀地認識實際實驗過程,同時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由此可見,微型實驗在初中化學日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及時鞏固學生的課堂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
一、微型化學實驗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應試教育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對初中生而言,所面臨的就是中考。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心完成化學實驗,應試教育看重的依然是學生的卷面成績,而學生的實驗能力并沒有很大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好課余時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學生在實驗中也要掌握更多知識,為后期應對中考儲備更多的知識。同時,目前一些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并沒有全面完善,很多初中課堂并沒有應用微型化學實驗儀器,學校應落實教學所需要的各種器材,便于教師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應用微型化學實驗對教師進行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也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微型化學實驗在課堂中的應用
對比以往初中的化學知識相對簡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接受理解,初中化學知識抽象性增加,理解難度相對加大,教師在教學中采用高效的教育方式,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同時,新教材的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參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播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一邊進行講解,一邊實驗。微型化學所用的儀器精巧安全,適合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邊講邊演示,學生可以直觀進行學習總結。
三、微型化學實驗代替常規實驗
常規的實驗危險系數高,污染大,并且浪費化學藥品。根據研究對初中新教材的實驗都可以采用微型化學實驗,利用微型化學實驗,教學更加直觀明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并且節約化學藥品,污染小。教師在教學中也更方便進行操作,不影響教學質量。采用微型化實驗教室可以成為實驗室,微型化學實驗儀器小,不會過多占用學生的課桌,學生也不用去實驗室上課。對比之前的教學,化學實驗必須去實驗室,教師在開展課程前需要準備大量的器材以及藥品,費時費力,很多教師為了教學進度,有的實驗直接忽略。微型化學實驗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讓教師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展教學,使學生對實驗的原理可以更加直觀地學習掌握。
四、微型實驗可以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在化學學科的學習中,教師應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分組式學習,組織化學學習小組探究身邊的化學知識。對比之前的探究性化學學習,許多教師坦言,化學實驗學生眾多,很難管理,教學難度加大、像這種探究性的學習許多化學教師就不開展教學。引用微型化學實驗儀器具有現象明顯、安全簡單、便于學生操作、節省時間、面向全體學生等的特點。在后面的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引導探究學習。
五、微型實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化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倘若采用純粹的理論講授方式,很難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實驗原理與化學反應。例如,講授“NaOH遇水放熱的化學原理”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依據教材內容進行講授,學生是很難理解的。相反教師若能運用微型實驗器材做一些具體的實驗,讓學生感知NaOH遇水放熱的過程,并觀察其實驗現象,教學效果則會好很多。實踐證明,微型實驗入駐初中化學課堂,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也激發了學生自我探索與創新意識。
學習初中化學知識,需要將抽象的問題簡單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將微型化學實驗儀器應用于課堂,可以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深入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明白化學原理,便于學生更好地儲備知識。微型化學實驗的運用需要學校和教師落實在教學中,真正讓實驗走進課堂,學生參與其中,使課堂學習氣氛更加濃厚,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董立芹.新課改下微型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6):42.
[2].王石平.微型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