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妲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不斷落實,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也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增強其對學生的教學效果已經成為一線教師面臨的緊迫教學任務。基于此,首先分析了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教學意義,接著通過舉例著重探討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的具體創新策略。
關鍵詞:創新視角;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模式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分為情感、能力以及知識三個維度,具體是指通過加強對初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在遵紀守法基礎上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趨勢下,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已經遠遠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要,因此如何正確把握改革的方向,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進行合理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教學意義
1.有利于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內心敏感而叛逆,在學習上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在生活上也很容易出現逆反情緒,給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一定困擾[2]。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和語文、數學等其他理論性課程有較大的不同,其更注重對人的內在影響和對行為的規范作用。因此通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就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引導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到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幫助學生塑造完善的自我人格,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2.有利于落實依法治國的國家觀念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對于推動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正是依法治國理念。通過在初中階段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一方面可以明確初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建設者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從小就知法、懂法和守法,促進了初中學生參與到國家依法治國的建設中;另一方面這也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國家觀念、深化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重要舉措。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1.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輔助作用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多媒體也逐漸成為教師教學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因此要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通過多媒體打破傳統課堂的種種客觀限制,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不自覺中投入到教師的教學活動,增強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維護憲法權威”這一單元時,課本受限于篇幅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憲法內容片段,而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憲法中的重點條款,同時為學生播放與憲法有關的紀錄片以及一些違憲案例視頻,拉近學生與憲法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憲法作為我國根本大法的基礎地位,引導學生在視頻情境的感染下養成對憲法的尊崇情感。
2.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討論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往往會采用填鴨教學法進行教學,只注重對學生灌輸課本知識,而不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究,這就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十分低下[3]。因此要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討論,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互相學習和互相幫助,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公共生活新平臺”這一單元時,其內容主要涉及到網絡的利弊,教師就可以圍繞課本確定“網絡是一柄雙刃劍”的討論主題,指導學生合理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得到一定的鍛煉。
3.加強課程實踐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課本內容大多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實際的例子,通過課堂上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而通過課堂外的實踐則能夠對學生的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檢驗,對教師的后續教學也能夠產生針對性的指導意義。因此要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師就要適當加強課程的實踐教學,通過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全面而系統,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顯著。比如,在學習“心系公共利益”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到周邊養老院看望老人,指導學生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關心他人、服務社會的良好品質。
實踐證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意義是非常顯著的,在實際教學中,廣大教師要積極承擔教學責任,采取正確的創新策略,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人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美貞,曠新華.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49(18):134-135.
[2]陸平.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初探:以道德與法治學科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2018,47(22):159-160.
[3]劉文川.凸顯學科價值提升教學品味:部編本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建議[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19(2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