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寶君,周 超,曾勇慶*,董恩球,趙思友,汪官保,戚 凱
(1.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2.煙臺龍大養殖有限公司,山東萊陽 265231;3.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泰安 271000)
抗生素在養豬生產中的使用較為普遍,由此帶來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長期使用抗生素和化學類藥物,破壞了動物腸道微生物系統,使腸道微生物數量急劇下降,同時腸黏膜受到損傷,造成豬群免疫力、抗病力下降,使繁殖性能和生長性能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1]。母豬的分娩率降低、產活仔數減少,哺乳母豬泌乳力低下,甚至出現生理性無乳或少乳等,并由此影響到哺乳仔豬的增重與成活等。母豬群長期處于低繁殖力狀態,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嚴重影響了豬場的經濟效益。
微生態制劑主要是根據母豬及哺乳仔豬生殖生理特點,調節腸道微生態系統使其處于平衡狀態,有益菌菌群處于優勢狀態。腸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可促進菌膜和黏膜屏障完整性,促進黏膜免疫,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保證母豬健康,凈化母豬體內毒素,減少因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和繁殖障礙,提高母豬的配種分娩率、產仔及泌乳性能,改善哺乳仔豬的健康狀況,降低腹瀉發病率,提高斷乳重[2]。微生態制劑作為飼料添加劑無論在促進畜禽繁殖機能,還是在提高畜產品的質量上都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微生態制劑作為綠色飼料添加劑,其無殘留、無副作用、無藥殘的特性是未來畜牧業發展的趨勢[3]。
本試驗在山東煙臺龍大養殖有限公司豬場進行,選擇正常妊娠的3~4胎次長大二元母豬60頭(體況和預產期相近、與配公豬均為杜洛克),隨機等分成2組,每組30頭。預試驗1周后進入正式試驗,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從妊娠65 d至分娩在基礎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組合“妊娠母源寶+化毒霉+固本康”(每噸飼料中各添加1 kg),分娩至斷奶后14 d添加“哺乳母源寶+化毒霉+固本康”(每噸飼料中各添加1 kg);初生仔豬吃初乳前每頭口服“乳豬寶”3~5 g,并按每100 g均勻攪拌到20 kg乳豬料內飼喂至斷奶。各組母豬及其哺乳仔豬(23 d斷奶)的飼養管理措施一致。試驗至母豬斷奶后14 d結束,跟蹤測評各組母豬和哺乳仔豬的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
微生態制劑產品由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中,“妊娠母源寶”和“哺乳母源寶”是分別針對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生理特點研發的微生態制劑產品,主要以乳酸桿菌為主,同時復配微生態制劑代謝產物抗菌肽、酵母硒、酵母鐵等營養因子?!叭樨i寶”是專門針對初生仔豬腸道生理特點研發的開口專用微生態制劑,幫助仔豬早期快速建立腸道微生態區系平衡。“化毒霉”是第三代霉菌毒素吸附降解劑,主要將物理吸附、生物吸附以及生物降解聯合應用。“固本康”的主要成分是黃芪發酵產物,利用微生物發酵產生的酶對黃芪多糖進行結構性修飾和轉化,有效提高了黃芪的藥效,促進機體免疫機能。各組母豬分階段飼喂相同的基礎日糧,妊娠前中期:消化能 12.15 MJ/kg,粗蛋白 14.00%,鈣0.75%,磷0.72%,賴氨酸0.73%;妊娠后期:消化能13.17 MJ/kg,粗蛋白16.00%,鈣 0.80%,磷 0.67%,賴氨酸1.00%;哺乳期:消化能13.97 MJ/kg,粗蛋白 17.50%,鈣 1.00%,磷 0.66%,賴氨酸 1.24%。
跟蹤測定試驗組和對照組母豬妊娠期間的流產情況,并分別記錄每頭母豬的總產仔數、產活仔數、產弱仔數(初生重小于0.9 kg)、仔豬初生重、初生窩重、21日齡窩重(母豬泌乳力)、仔豬斷乳重、斷乳窩重等。分別統計試驗組和對照組母豬及哺乳仔豬各測定性狀的差異。
每組各采集5頭母豬的初乳(開產3 h以內)放入滅菌的離心管中,-20 ℃保存備用。用福斯乳汁分析儀測定初乳成分;初乳抗體G蛋白用豬免疫球蛋白G(IgG)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檢測,測定OD450nm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樣品IgG含量。
試驗期間記錄各組母豬分娩早產數、滯產數、母豬三聯癥(MMA)(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發病數。早產率為產仔日期比預產期提前的母豬數量占總母豬數的比例;滯產率為母豬從開產到產完仔豬總時間超過6 h的數量占總母豬數的比例。
母豬體況評分[4]:在母豬斷奶時,由3名工作人員按1~5分對母豬的膘況進行評定,1分為極度消瘦,2分為消瘦,3分為適度,4分為肥胖,5分為過肥。
仔豬腹瀉率:觀察并記錄試驗期間每組哺乳仔豬的腹瀉頭數。
腹瀉率=觀察記錄仔豬腹瀉個數總和/觀察仔豬總數×100%。
仔豬皮毛發育狀況的評定[5]:在仔豬斷奶前1 d,由3名工作人員按1~5分對試驗豬的皮毛發育狀況進行評定,1分為皮毛非常粗糙,2分為皮毛粗糙,3分為皮毛較光滑,4分為皮毛光滑,5分為皮毛非常光滑并有光澤。
測定記錄每頭母豬斷奶后發情與配種受胎的情況,分別統計各組母豬斷奶后1~7 d和8~1 4 d的發情率、受胎率和返情率的差異。
發情率=發情母豬頭數/試驗母豬頭數×100%。
情期受胎率=受孕母豬頭數/發情配種母豬頭數×100%。
返情率=返情母豬頭數/發情配種母豬頭數×100%。
總受胎率=受孕母豬頭數/試驗母豬頭數×100%。
試驗數據采用SAS(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用ANOVA程序進行方差分析,試驗數據用平均數±標準差(M±SD)表示。

表1 各組母豬繁殖性能和仔豬生長性能

表2 各組母豬初乳成分及IgG含量
由表1可見,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母豬平均窩產總仔數、產活仔數、仔豬初生重差異不顯著(P>0.05);21 d窩重(泌乳力)和23 d斷奶窩重分別提高2.54%和3.64%,但差異不顯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 9.15%,差異顯著(P<0.05)。
由表2可見,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母豬初乳中IgG含量提高18.55%(P<0.05),乳蛋白、乳脂、非脂乳固形物分別提高 25.43%、24.84%、19.76%(P<0.05),乳糖含量提高 5.71%,但差異不顯著(P>0.05)。
由表3可見,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母豬分娩的早產率無差異,滯產率降低了14.6%,哺乳期三聯癥發病率降低了0.12%,斷奶母豬體況評分提高8.13%;哺乳仔豬腹瀉發病率降低了0.74%,成活率提高了3.87%,仔豬斷奶時皮毛發育狀況評分提高4.55%。
由表4可見,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母豬斷奶后7 d內的發情率提高了7.52%,發情母豬的情期受胎率提高了8.33%,試驗母豬的總受胎率提高了11.09%。

表3 各組母豬及仔豬的健康狀況結果

表4 各組母豬再發情配種性能結果
現代養豬生產中,母豬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豬場的效益?,F在的飼養模式下,母豬連續進行配種、妊娠、哺乳等高強度的生產繁殖,極易出現免疫抑制及生殖疲勞等現象[6],主要表現為疾病易感性增加,對環境抗逆性降低、母豬繁殖障礙等,由此導致母豬非生產天數增加、年生產力下降[7]??股睾突瘜W藥物的長期使用導致動物腸道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壞,致病菌產生耐藥性,母豬抗病力下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母豬的生產力[8],微生態制劑因其無毒、無副作用、無耐藥性等特點已逐漸成為抗生素的替代品之一[9]。日糧中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和中草藥能夠明顯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10]。益生菌能通過調節動物消化道內的pH和腸道菌群的平衡以及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來預防疾病、促進動物生長[11]。曾廣仙等[12]發現黃芪多糖能恢復創傷應激小鼠的免疫功能。黃芪多糖能夠提高母豬免疫力,保護母豬不受病原菌的侵害,由于母源抗體的存在,從而又增強了仔豬的抵抗力,促進仔豬的快速健康生長。本試驗研究表明,在母豬妊娠及哺乳期間,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組合對母豬泌乳力(21 d窩重)、泌乳質量(初乳中乳蛋白、乳糖、乳脂、非脂乳固形物以及IgG含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善作用,母豬的滯產率明顯降低,母豬斷奶時的體況得到改善,進而使母豬斷奶后的發情配種受胎率等再繁殖性能得到明顯改善。
仔豬在剛出生時腸道是處于無菌狀態的,隨著出生后與外界環境的接觸,細菌逐漸進入腸道,經過黏附和定植,從而建立了自身的腸道菌群平衡。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對仔豬灌服一定量以乳酸菌為主的微生態制劑,可使有益菌及早地占據腸道的有效位點,定植于黏膜上皮細胞,產生定植抗力,可以有效防止致病菌的侵入,保護腸道的健康,減少腹瀉等疾病的發生[13]。本試驗研究表明,哺乳母豬飼喂添加微生態制劑組合,同時其仔豬于初生和哺乳期飼喂微生態制劑的試驗組,仔豬的增重速度顯著提高,哺乳期仔豬的腹瀉發病率有所下降、成活率有所提高,說明其健康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一方面試驗組母豬健康狀況和泌乳性能得到改善,使哺乳仔豬得到充足的營養;另一方面由于哺乳仔豬灌服了微生態制劑后,乳酸菌等有益菌得以在腸道定植繁殖,降低了腸道的pH,防止有害菌的侵入,進而為仔豬的后續生長發育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本試驗研究證明,母豬和仔豬飼喂微生態制劑組合,能夠有效促進母豬的免疫機能和健康狀況,提高母豬的泌乳性能及斷奶后的發情配種受胎率等再繁殖性能。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哺乳仔豬的生長發育、改善了健康狀況。
[1] 丁朝寬.淺談養殖業濫用抗生素帶來的危害及應對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3,29(2):22-23.
[2] 伊清強,李小飛,常娟,等.微生態制劑對哺乳和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及作用機理研究[J].動物營養學報 ,2011,23(4):622-630.
[3] 于小川,王俊卿,劉占利,等.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及其應用[J].山東畜牧獸醫 ,2012,33(1):20-21.
[4] 吳傳文,王延東,曾勇慶,等.“吉姆瑞”對經產母豬生殖保健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 [J]. 養豬 ,2015(2):25-28.
[5] 曾勇慶,孫傳禹,劉萬成,等.黃霉素(flavomycin)對生長豬生產性能影響的研究 [J]. 飼料廣角 ,2004(17):41-43.
[6] 吳傳文,田洪強,曾勇慶,等.母豬疲勞綜合征的發生機理及防治的技術措施[J]. 豬業科學 ,2014,31(6):52-56.
[7] 曾勇慶.母豬的細化管理與年生產 力(PSY) 提 高 的 策 略 [J].養豬 ,2011(6):20-22.
[8] 趙紅梅,金升藻.濫用抗生素對人畜的危害及對策研究[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 ,2003,24(4):164-167.
[9] 黃衛強,張和平.飼用微生態制劑替代抗生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5,27(4):488-494.
[10] 謝全喜,于佳民,徐輝,等.復合微生態制劑和中草藥對母豬繁殖性能、糞便菌群數量及哺乳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J]. 中國飼料 ,2015(23):21-25.
[11] 李鑫,李杰,呂文龍,等.飼用益生菌制劑在仔豬生產中的應用[J].飼料博覽 ,2010(10):23-25.
[12] 曾廣仙,劉俊英,熊金蓉,等.黃芪多糖調節創傷應激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J]. 中藥免疫 ,2004,24(12):942-945.
[13] 李春麗,崔淑貞,李建華.微生態制劑對哺乳仔豬生長及免疫機能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 ,2006,35(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