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琰,溫 楠,宋奎勐,宋 燕,竇偉潔
(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信息研究所/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 濟南 250062)
本研究資料來源于山東省衛生統計年鑒,抽取了2012-2015年山東省公立醫院醫療收入數據。從山東省公立醫院收入與支出明細表中提取了門診患者次均診療費用和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費用。其中,門診患者次均診療費用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5項,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費用包括床位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護理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7項。
本研究采用結構變動度分析法處理2012-2015年間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醫療費用數據。結構變動度分析法作為一種動態數據處理方法,可綜合展現山東省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次均診療費用和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費用內部結構的構成及變動情況,全面反映山東省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次均診療費用和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化的總體特征。
結構變動分析法主要通過結構變動值、結構變動度及結構變動貢獻率3個指標對數據進行分析。結構變動值是指醫院各收入項目構成比在一段時期的期末和期初值的差,當值大于0時,為正向變動,說明某收入項目期末占總體構成比較期初增加;反之為負向變動,說明某收入項目期末占總體構成比較期初減少。結構變動度取值范圍為0~100%,其取值大小反映了期間各收入項目構成比的結構變動程度。結構變動貢獻率即各收入項目結構變動值的絕對值在結構變動度中所占比重,反映了各收入項目對結構變動度的影響程度[1]。
在公立醫院患者醫療費用的結構變動分析中,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1)結構變動值=Xi1-Xi0,i表示收入項目序列號,0表示期初,1表示期末。Xi0表示第i項收入在初期占總費用的比重,Xi1表示第i項收入在期末占總費用的比重;
(2)結構變動度=∑|Xi1-Xi0|;
以2012-2015年山東省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發生的次均診療費用為原始數據,分析次均診療費用中各項目的占比情況。結果顯示,2012-2015年間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最高占比項目為藥品費,其次為檢查費、治療費。從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項目占比來看,一級、二級、三級醫院占比最高的項目均為藥品費,且一級醫院占比遠高于二級、三級醫院,見表1。

表1 2012-2015年度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構成情況 %
從結構變動基本情況來看,2012-2015年間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的結構變動度為3.928%,年均結構變動度為0.982%。其中,2013-2014年間結構變動度最大為2.464%,2014-2015年間結構變動度最小為0.932%。從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情況來看,2012-2015年間結構變動度最大的是一級公立醫院(6.295%),最小的為二級公立醫院(3.580%),見表2。

表2 2012-2015年度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值及變動度
從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藥品費、衛生材料費、治療費、檢查費項目來看,2012-2015年3個不同區間,藥品費均呈負向變動,衛生材料費和治療費均呈正向變動,檢查費除2013-2014年外均呈負向變動。從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方向來看,一級醫院的藥品費、衛生材料費、治療費、檢查費均呈波動狀態;二級醫院的藥品費除2014-2015年外均呈負向變動,衛生材料費均呈正向變動;三級醫院的藥品費均呈負向變動,衛生材料費均呈正向變動,見表2。
從各收入項目對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來看,2012-2015年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為藥品費(49.033%),其次為衛生材料費(29.990%),兩者累計貢獻率79.023%。從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來看,2012-2015年一級醫院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為治療費(47.387%),其次為藥品費(44.734%),兩者累計貢獻率92.121%;二級醫院最高的為藥品費(38.408%),其次為衛生材料費(31.257%),兩者累計貢獻率69.665%;三級醫院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是藥品費(56.221%),其次是衛生材料費(23.959%),兩者累計貢獻率80.180%,見表3。

表3 2012-2015年度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診療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 %
以2012-2015年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發生的次均住院費用作為原始數據進行相應數據處理分析。結果顯示,2012-2015年次均住院費用構成中占比最高的項目為藥品費,其次為衛生材料費、治療費。從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項目占比來看,一級、二級、三級醫院占比最高的項目均為藥品費,且一級醫院占比高于二級、三級醫院。在衛生材料費項目上,2012-2015年一級醫院占比均低于4%,一級、二級、三級醫院占比呈遞增狀態。在治療費項目上,一級、二級醫院占比高于三級醫院,見表4。
從結構變動基本情況來看,2012-2015年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的結構變動度為15.578%,年均結構變動度為5.193%。其中,結構變動度最大的是2012-2013年(6.154%),最小的為2014-2015年(3.299%)。從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動情況來看,2012-2015年間結構變動度最小的是一級公立醫院(11.021%),最大的為二級公立醫院(18.337%),不同等級公立醫院結構變動度差距不大,見表5。
2012-2015年3個區間,對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藥品費均呈負向變動,且在一級、二級、三級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動中亦均呈負向變動;但居于貢獻率第二位的衛生材料費均呈正向變動,在一級、二級、三級醫院中亦均呈正向變動,見表5。

表4 2012-2015年度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構成情況 %

表5 2012-2015年度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動值及變動度
2012-2015年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項目為藥品費,為38.304%,其次為衛生材料費,為32.276%,兩者累計貢獻率為70.580%。從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來看,一級醫院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為藥品費,僅此一項就達62.871%;二級醫院最高的為藥品費(41.386%),其次為衛生材料費(25.397%),兩者累計貢獻率66.783%;三級醫院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的是藥品費(39.553%),其次是衛生材料費(29.732%)、檢查費(10.727%),兩者累計貢獻率為80.012%,見表6。

表6 2012-2015年度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 %
上述分析發現,2012-2015年山東省各級公立醫院患者門診及住院醫療的藥占比的結構變動總體呈負向變動,且結構變動貢獻率最大。這表明山東省各級公立醫院患者藥品費占門診與住院費用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且變動幅度較大,體現了山東省近年采取的多種公立醫院藥占比干預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但2012-2015年山東省公立醫院患者門診及住院藥占比均超過35%,均超出國家衛計委《關于印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15〕89號)明確規定的藥占比應總體降到在30%以下的目標[2]?,F階段藥占比早已成為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考核醫院的重要指標,亦成為體現居民診療負擔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新醫改的背景下,既要強調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還要高度重視公立醫院長效常態管理模式的建立,進行全面的醫院成本核算、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對財政補償等配套政策的實行,既要保護醫改的核心要素——醫院和醫生的積極性,又要防止“以材料補醫”、“以檢查補醫”等問題的出現[3]。
從2012-2015年山東省不同等級公立醫院患者發生的次均診療費用和次均住院費用數據可以看出,衛生材料費占比的結構變動幾乎均呈正向變動,且結構變動貢獻率較大。這表明衛生材料費占患者醫療費用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且上升幅度較大,這與譚禮萍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4]。2012-2015年,衛生材料費占患者次均住院費用比例為11%-17%,呈遞增狀態,且僅次于藥占比,提示衛生材料費應成為控制患者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重點項目之一。衛生材料費快速增長,有其合理的成份。這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患者需求不斷增高,醫院在治療上多數使用一次性衛生材料減少或避免交叉感染[5];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型技術材料在臨床中的應用,導致衛生材料收入增加[4]。衛生材料費快速增長亦有其不合理的成份。一方面由于醫療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的特殊性,患者無法自主選擇自己所需的產品,加之近些年醫療機構與醫務人員的逐利性,提示“以材料補醫”現象的存在;另一方面新型技術材料主要由企業自主定價,由于監管的漏洞,導致部分醫用材料價格虛高,也使得衛生材料費過快增長。建議實施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鼓勵采購國產高值醫用耗材,同時加大對醫用耗材購銷領域商業賄賂行為的監管,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醫院的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等業務收入掛鉤。
本研究數據分析顯示,作為醫務人員勞動技術價值的體現的掛號、床位、治療、手術和護理費用在患者醫療費用占比中所占比例較低,尚不能有效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技術價值。具體來看,次均診療費用中掛號費占比的結構變動基本呈負向變動,治療費占比的結構變動呈正向變動,但兩者占比及變動幅度均較小。次均住院費用中床位費占比、治療費占比、手術費占比的結構變動程度基本均呈負向變動,且三者占比均較低。這類項目費用占比較低表明現行的醫療技術服務定價及執行偏離成本和價值,這導致醫務人員工資分配制度并不能真正體現其勞動強度、技術含量及職業風險。在目前醫藥分家的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大背景下,醫療服務勞務技術價值補償不到位,醫生行為的扭曲就在所難免。建議改革現有醫務人員工資制度,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提高體現醫護人員醫療技術價值的服務收費價格,如掛號費、治療費、手術費及護理費等[6]。
[1]楊 婷,王玉貴,楊 波,等.結構變動度在住院醫療費用結構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10,27(1):90-91.
[2]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關于印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的通知[Z].2015-11-06.
[3]李大超.醫院藥占比控制措施回顧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4):441-445.
[4]譚禮萍.住院醫療費用構成的結構變動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5,32(3):441-445.
[5]劉鳳娟.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控制相關措施[J].財會學習,2016,(21):132-134.
[6]秦江梅,張艷春,吳 寧,等.績效工資改革對我國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影響[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