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靜
(江西省景德鎮市委黨校 江西 景德鎮 333001)
第一,文化和黨建教育的融合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不斷強化黨建工作,增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使全體黨員干部時刻保持先進的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同時,只有將文化和黨建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廣大黨員干部不忘歷史、不忘傳統、牢記使命,將社會主義建設作為自己的理想,不斷為之奮斗[1]。
第二,文化和黨建教育的融合是提升黨員干部素質的需要。黨員干部的言行舉止,直接關系著黨在人民群眾當中的形象,不斷提高黨員素質,應將文化融合到黨建工作當中去,為黨建教育奠定堅實基礎。黨校教育的工作重心是全面提升黨員素質,只有將愛國主義優秀文化、革命紅色文化、艱苦奮斗的傳統文化等作為黨校教育的題材,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實現黨員教育的目的。
第三,文化和黨建教育的融合是增強黨員群眾凝聚力的需要。我們要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發揚光大,不斷增強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團結一致共同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黨建工作不是空中樓閣,黨建工作應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建設;黨建工作應融入民族傳統文化的因素,這樣才能讓黨建工作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更符合人民群眾的需要,增加黨建教育的可行性和實用性[2]。
要增強黨員教育的時效性,就必須大力提升黨校教育人員的教學理論機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優化黨建教育工作的質量。在黨校的教育隊伍當中,有年齡較大、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他們具有良好黨建理論基礎和教學素養,同時又需增強與時俱進的教育意識;年輕教師朝氣蓬勃、善于接納新的技術和文化。新老教師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增強團隊意識,共同做好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完成黨建教育各項工作。
文化生活和教育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非常大,所以古時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黨建教育工作,同樣也需要營建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需要黨建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和革命歷史傳統,是黨校教育工作最好的理論教學經典;文化氛圍的熏陶,將為黨建工作夯實基礎,鞏固黨校教育的成果。黨校教育的職責,就是要使學員時刻保持我黨的優良傳統,堅定黨員的革命意志和信仰。黨校教師可以引導學員回顧中華五千年的發展史,帶領學員到愛國主義實地參觀,感受歷史上曾經的輝煌、牢記歷史的教訓,以增強黨員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使命感。
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社交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網絡傳媒的力量,讓更多黨員干部從另一個視界提升自我修養。中國文化,是一個特別豐富的詞匯,可以細分為很多個方面。我國有很多的文化古跡、抗戰遺址和人民英雄紀念碑,這些都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可以以這些內容為基礎,深入發掘其中的黨員教育題材。同時,將與黨員教育有關的題材融入到影視傳媒作品當中,可以很好地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比如,影視劇中涉及到的反腐倡廉和勤政為民等內容,以現實案例,警鐘長鳴,使廣大黨員干深有感悟。總之,在促進文化和黨建融合的過程中,要借助網絡傳媒的力量、發揮展覽館場的作用,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內涵、知道中華民族文化對中國發展的深刻影響。
生活是文化的根基,生活是最好的課堂,社會實踐是最好教學方法。我們倡導黨建和文化融合、注重黨建教育質量,最終目標就是為了使廣大黨員帶領全國人民共同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更美好的生活;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偉大實踐中,廣大黨員干部需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為人民群眾樹立起良好的榜樣,這便是黨建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另外,關于紅色文化,其歷史起源和本義內涵都很悠久;在革命和抗戰時期,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這種文化,就是人們最真實的生活,是人民群眾為了改變被壓迫的命運、與舊勢力不斷抗爭過程中形成的優秀文化。我們就是要在社會生活中發現文化元素,將它與黨員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全新的黨建教學形式,讓每個黨員干部時刻都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職責和使命。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很多英雄人物,他們的高貴氣節,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這些英雄人物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建教育工作,其實就是要將一個個具有共同信仰的人物和事跡組合起來,教育和引導黨員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不斷努力。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困難,也可能會流血犧牲,但是時代的召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廣大黨員干部前赴后繼的動力。當今時代,每一個黨員干部都需要面臨歷史的考驗。在任何情況下、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一個共產黨人的氣節、永遠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一名時代英雄。
我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黨的英明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新的時期,我們更要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提升黨的先進性。如何推動黨建和文化的融合進程,是現代黨校教育人員肩負的使命。黨校是培養黨建人才的搖籃,黨校教師的責任重大。在新的時期,黨校教育工作也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出全新的路徑,這樣才能全面擔負黨的建設工作賦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