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浩
(廣西財經學院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3)
在新時代下,大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提升產業的發展質量。文化產業是提升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廣西的文化產業在發展中需要解決供給側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以實現文化產業在結構優化后保持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廣西政府大力實施文化體制改革,在多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果,有效推動了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但與全國相比,廣西的文化體制改革還面臨著多方面問題,因此推動文化體制改革還有許多任務亟待完成。廣西實施文化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造有利條件,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管理模式,建立適應市場發展,效率高的文化產業運行機制,實現廣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牢固樹立“創新、開放、協調、綠色、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實現產業發展向高端化邁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實現低碳經濟,在發展中打造綠色經濟,體現出資源占用少,對環境影響小,產業附加值高等產業優勢。文化產業與許多產業存在很高的融合度,作為新興產業極具發展潛力,不僅可以實現精神動力,還可以為地區的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成為廣西經濟轉型發展的突破口。
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實現了穩步增長,社會的文化消費能力也得以增強。居民的消費方式、消費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對于文化消費,已從原有的從屬消費轉變為剛性需要,對于文化消費有升級的需要,人們更加注重文化消費的質量,文化消費日趨多元化[1]。而廣西的文化產品供給與服務仍處于低水平狀態,難以滿足社會對文化消費升級的需要,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實現消費結構升級,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文化已成為地區發展的競爭力之一,文化軟實力是分析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因此文化產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有利于打造地區的軟實力,對于提升地區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要實現縮小廣西與發達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必需要發揮廣西文化資源的潛在優勢,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廣西的文化產業在發展中存在供給錯配問題,這一問題嚴重制約著廣西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體表現為產業供給側的結構性不合理,產業的高端產品所占比例小,缺少精品,能代表廣西的原創性產品存在供給不足。以上說明廣西高端文化產品的供給力不足,無法滿足市場對高端文化產品的需求,低端文化產品卻存在供給過剩問題。
科技創新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文化產品的競爭力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廣西擁有眾多優質的文化資源,擁有以桂林旅游文化、壯族文化為代表的文化產業架構。但這些能推動廣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并沒有融入科技創新元素,其發展還停留在過去的粗放式發展模式,科技創新不足導致了廣西文化產業發展尚未邁入高端領域,以致于造成廣西文化產業總體競爭力不足的現狀。
產業發展需要借助相關政策的有效落實。在多年的發展中,廣西的文化產業依托于政策導向,但一些政策的出臺存在“一刀切”問題,沒有全面分析文化產業的供給情況,對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缺少統籌規劃,在文化產業的布局中沒有結合結構性調整。政策的內容沒有考慮到廣西發展存在的差異性,市場對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也沒有體現出來。
截至2018年初,廣西從事文化產業的企業超過了1200家,呈現高速增長趨勢。雖然文化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但有競爭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卻不多,大型文化企業的增長率遠低于小型文化企業。文化企業的發展質量反映地區文化產業的整體水平,因為具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不足,對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產生制約,所以難以保證廣西對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
為了推動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文化體制改革為依托,推動廣西文化產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為此,政府要提升文化產業的服務水平,優化文化產業市場,推進文化產業的審批程序,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提高文化產業的政務服務質量與效率[3]。要鼓勵社會資本在文化領域投資,推進文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針對廣西文化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完善產業發展的金融扶持體系,為文化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創造條件。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政策上的扶持,完善配套的知識產權保護體制。在資金上要有財稅方面的扶持,針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建議設立投融資平臺,強化品牌的培育與推廣,要在創新上保證文化產業孵化過程的扶持力度,保證文化投資可以獲得良好預期。
要提升廣西文化產業的科技水平,可以發揮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作用,提升技術服務能力。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有現代科技的支持,可以借助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完善以共性技術為內容的創新服務平臺,實現多種技術服務相輔助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文化產業要素要與技術資源進行融合,有利于降低產業成本,提高企業運營的整體效率,實現規模效應。同時引入互聯網等現代信息科技,如3D打印技術、AR、VR等新興技術,實現文化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4]。
實現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多元化,廣西既有優質的傳統文化資源,還有發展新興文化產業的基礎。文化代表著藝術,體現著藝術價值。文化產業在群眾的生活中結合文化思想為藝術傳承創造了有利條件。特別是近年來,藝術回歸生活已逐漸成為趨勢,文化產業與多種文化生活的交融有利于實現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當前,文化產業在地區經濟發展中日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推動文化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質量,有效增強地區的綜合競爭力。廣西的文化產業在發展中要結合地區文化產業的特點,著力解決制約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為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