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騰,鄧佳佳
(1.武漢理工大學 交通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3;2.浙江海洋大學 港航學院,浙江 舟山 316021)
建成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提升我國戰略物資安全保障能力、增強大宗商品國際話語權賦予舟山的非常重要的使命[1]。相繼獲批復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多個國家戰略,提出了舟山大力發展大宗商品貿易、建設交易市場的具體目標和定位。在散貨運輸船舶大型化的新形勢下,依托鼠浪湖礦石中轉基地建設,加快謀劃建設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以下簡稱分銷中心)勢在必行。
鐵礦石是我國重要的戰略物資,關系到我國經濟生產的方方面面。舟山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經濟帶的重要交匯節點[2]。寧波-舟山港處于通向我國北方沿海海運航線的中間位置,向北能夠輻射到北方和中原各省,向西通過長江航線,可以輻射到長江經濟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通過運費低廉的海運可以向東北覆蓋韓國和日本,具備成為覆蓋東北亞和服務我國東部沿海、長江流域鐵礦石物流中心先天的條件。
隨著世界貿易和加工中心向亞洲轉移,高速增長的我國經濟對海運的需求非常巨大。目前,我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船隊和港口,已經成為世界的海運大國,但中國海運業的競爭能力與世界海運巨頭相比還有差距。總體來說,我國海運企業在規模化、集約化等方面發展程度較低,尤其在石油、鐵礦石、液化天然氣、煤炭、糧食等重要戰略物資的承運保障能力方面與世界強國相比仍然比較弱[3]。因此,以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為依托,通過打造由礦、港、航、運、廠、商等國際物流服務供應鏈組成的戰略聯盟,促進我國海運業向供應鏈的廣度和深度方向發展,是落實和推進海運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提升我國船隊承運能力的需要。
近年來,鐵礦石“長協”定價機制被打破,鐵礦石貿易進入了以歐美國家為代表的指數、現貨等多元定價模式并存的時代。帶來的影響是鐵礦石定價短期化,價格波動非常頻繁,影響鋼鐵的安全生產,因此國內外紛紛推出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以穩定價格保障供應。部分交易所還開展了鐵礦石金融衍生品交易。而中國作為現階段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和消費國,鐵礦石期貨于2013年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其不同之處在于采用現貨實物交割形式,確保形成的價格貼近現貨市場,更能反映市場的實際情況,有力提升了中國市場需求在國際鐵礦石市場定價中的話語權。然而,以國際鐵礦石三巨頭為主的賣方掌控市場,仍主要以普氏指數為基礎定價[4]。其指數制定透明度低,有利于礦商對市場的操控,相比中國市場價格聲音依舊比較微弱。唯有做大做強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通過開放性的自由貿易聚集,才能真正擁有定價權[5]。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不僅是辦理期貨交割,尤其是保稅期貨交割的最優場所,也可以拓展其信息服務和現貨交易功能,提高鐵礦石交易活躍程度。因此,建設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加強期貨與現貨交易融合,以提升中國鐵礦石定價話語權。
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是中國,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希望通過建造大船(VALEMAX)運輸至中國,建設分銷中心以便降低成本。2017年7月,交通部確定大連、唐山、青島和舟山4個口岸7個碼頭為40萬t級大船停靠地,舟山建設鐵礦石分銷中心,與巴西淡水河谷依托以VALEMAX為代表的VLOC超大型礦船[6],打造面向中、日、韓區域性鐵礦石分銷中心的核心戰略不謀而合。另外,通過建設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有助于提高我國港口在承攬國際鐵礦石中轉與配送業務的能力,吸引外流中轉貨量的回歸,同時也是推進港口實現由簡單的裝卸作業向集約型的現代綜合物流、貿易服務、供應鏈服務的轉型升級,增強與國內外大型集團戰略合作,提高中國港口國際競爭力。
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浙江考察期間,明確指出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支點,是國家戰略[7]。
通過實施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可以有效降低長江經濟帶鋼鐵行業原材料物流成本,確保其鐵礦石供應安全,為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了基礎,從而推動長江經濟帶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同時,建設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也是推進寧波-舟山港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向質量型港口發展模式轉變的重要戰略舉措。
為加快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通過對鼠浪湖中轉碼頭的了解,并對照青島、大連、日照等地鐵礦石中轉、混配業務等調研。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分銷中心建設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和運行的,是要有高起點、高規格、高標準謀劃的戰略、理念、文化支撐,重點為貿易、物流和倉儲為一體的綜合體。通過分銷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現有平臺經濟資源的整合能力,以推動目前低端的物流鏈向供應鏈、產業鏈高端延伸為基礎,以建設綜合物流服務平臺為重點,構筑服務于長江經濟帶、輻射東北亞的鐵礦石物流、加工、交易等供應鏈體系,通過與鐵礦石產品供應鏈融合,實現商、物、信息、資金“四流合一”[8]。基于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這一國家戰略的背景建設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要通過政府在管理層面實施通盤調度,各主體單位在具體操作層面的具體活動,最終實現企業為客戶提供優質物流、貿易和金融等供應鏈服務。
現階段,相關部門和各企業主體的主要精力是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規劃層級比較低,類似于建設分撥中心。而分銷中心(流通型物流中心)較分撥中心(轉運型物流中心)相比,層次更高、功能性更強、范圍更廣[9]。
根據調研了解到目前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的建設工作尚未實質啟動。在省政府、省海港委的要求下,省海港集團有意通過搭建交易平臺,借助港口、航運資源整合,積聚貿易,建設場外交易市場。然而調研了解到海港集團內部尚未理順,目前其投資部主要考慮碼頭布局,僅商務部有少量專人負責平臺建設,而且其重點工作還放在電子平臺建設上,缺乏整個貿易、分銷體系的建設考慮,且運作團隊尚未組建;寧波舟山港作為港口集團,雖然成立了礦石運作小組,但主要著力建設分撥中心,重點關注的主要在保持吞吐量、提高競爭力的礦石碼頭資源利用配置等方面;而作為分銷中心建設橋頭堡的鼠浪湖衢黃公司,因為在幾個重要主體中層級最低,僅僅是開展裝卸、混配業務的具體運作主體,更是缺乏在整體體系建設中的話語權。綜上,省海港集團等幾個層級的企業主體考慮缺乏有效的綜合,難以形成合力。或者說,推動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的建設,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定位明確、統一協調、資源整合是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鼠浪湖中轉碼頭建設尚未完成,作為鐵礦石分銷中心的核心支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一是碼頭靠泊能力需要升級,且長度有限,無法滿足2艘40萬t大型礦船同時靠泊,需延長碼頭長度或增加船舶系纜樁;二是堆場能力不足。當前鼠浪湖具備堆場能力360萬t,加上在建的二階段總堆場能力也僅600萬t。隨著今后業務規模的擴大,堆場配套能力將顯不足。如果開展混配礦業務,因其堆法不同,將降低堆存面積的使用效率,堆場壓力進一步加大。
盡快將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列為省重點物流項目立項批復,并爭取國家發改委立項,打造成為甬舟合作的標桿項目。成立由省政府任組長、甬舟兩市黨政、海港集團主要領導任副組長的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作為省級層面的政府協調機構。在運作層面,將海港集團、舟山市政府作為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的聯合主體,建議省海港集團與舟山國資聯合成立鐵礦石分銷中心基地建設公司,將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衢黃公司打包放入該合資公司,負責分銷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碼頭堆場運營管理和交易市場平臺搭建,舟山市政府負責分銷中心建設中金融、物流等配套市場服務平臺的搭建和協調管理,雙方共同開展資源商、貿易商的招商引資,加快貿易積聚,盡快研發和推出與期貨能夠實現緊密對接的鐵礦石交易,并積極爭取推出基于現貨的衍生品交易。加強合作方式的研究,探索與省海港集團就鼠浪湖、馬跡山等鐵礦石功能性島嶼以PPP、總部經濟等“政府主導、企業開發”的多種形式聯合建設鐵礦石貿易園區、結算中心的可行性[10]。
一是提高現有碼頭、堆場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寧波、舟山港口整合的基礎上,建議省海港集團對現有礦石接卸碼頭、堆場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根據泊位的等級進行錯位分工,建立整體的鐵礦石分銷中心物流倉儲體系。二是加快推進鼠浪湖一期二階段建設,爭取盡快完成堆場及碼頭工程,進一步擴大碼頭和堆場規模,抓緊完成碼頭竣工驗收,加快推進40萬t礦砂碼頭改擴建工程審批,實現40萬t船舶靠泊常態化。三是積極爭攬配礦業務,深化與巴西淡水河谷合作,擴大配礦業務規模和長江沿岸鋼廠的服務力度,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與各大礦商的合作力度,積極推進在舟建立現貨柜臺,形成面向亞太地區的“礦石超市”。
加快組建和引進大宗商品產業基金,依托現貨交易平臺開展國內外貿易融資,大力提高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的金融服務能力。把握建設國家級智慧示范城市的機遇,打造礦石貿易金融大數據中心,通過港域廣闊的鐵礦石堆場智能監管和現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平臺,實現礦山、船公司、港口、鐵路的互聯互通,為客戶企業提供全程物流鏈增值服務。可以預見,鐵礦石“送貨上門”服務不再遙不可期,即企業通過鐵礦石交易平臺進行采購并選擇交貨日期,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接單、并按照客戶要求提供裝卸和配礦服務,運輸企業則根據平臺提供的優化運輸路徑提供物流服務,將會徹底改變當前的鐵礦石采購模式,大大強化和提升寧波-舟山港作為最大的礦石貿易、倉儲、分撥、銷售基地的地位。
分銷中心的建成,要實現供應商、需求方、貿易商以及金融、倉儲、物流服務機構的廣泛積聚。加強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鐵礦石推進工作的團隊力量,加大深度調研的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抓緊拜訪主要礦商,對接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南非等礦商,了解其在中國以及東北亞市場的戰略布局和市場情況,洽談在舟山建設分貨中心的可行性;二是選取長江沿岸典型鋼廠,對接武鋼、重鋼、華菱(漣鋼)等,探索形成區域性集中采購中心的可行性;三是拜訪青島、大連,學習其建設鐵礦石分銷、貿易中心的經驗,并商討合作的可行性;四是與海港集團緊密聯系,推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
一是加快完善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構架理論體系,編制項目宣傳方案(宣傳冊),主導或配合建設主體單位開展宣傳推介;二是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開展課題研究,依次完成鐵礦石分銷中心建設可行性研究、鐵礦石分銷中心頂層設計研究、鐵礦石分銷中心物流體系優化分析(包括國際航運、長江配送)等戰略性課題的研究工作。
[]
[1]鄭新立.將舟山建設成為我國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J].全球化,2013,(4):30-38.
[2]胡高福,劉俐.浙江舟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樞紐港的戰略構想[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4,(6):16-21.
[3]孫家慶,靳志宏.綜合運輸視域下的海運強國建設[J].世界海運,2014,(9):12-16.
[4]潘娜.中國鐵礦石進口定價權缺失原因分析[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0.
[5]張寶喜.我國進口鐵礦石貿易定價權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1.
[6]談佳隆.鐵礦石巨頭,貪婪暴利者淡水河谷年內赴港上市[J].中國經濟周刊,2010,(42):52-53.
[7]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Z].2016.
[8]姚艷艷.現代物流管理的信息中樞系統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5.
[9]楊家其.現代物流與運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0]王天鈺.PPP模式在產業園區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3):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