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霞
摘 要 本文主要依據新媒體發展的諸多優勢對于傳統電視節目轉型與發展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針對時代信息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電視節目與之相矛盾的內容進行深入剖析,旨在為今后的電視事業取得可觀的成效提供借鑒。
關鍵詞 新媒體;傳統電視節目;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5-0009-02
日常大眾主要是通過電視節目來獲取國內外經濟、政治、娛樂、體育、電影等資訊,來豐富自己的生活。但是,傳統的電視節目因其落后的發展模式而逐漸落后于市場新媒體的發展,而逐漸被迅猛發展的互聯網媒體所影響,目前新媒體逐漸取代傳統電視節目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可見新媒體的時代下,傳統電視節目只有經過科學轉型才能得以發展。
1 新媒體沖擊下的傳統電視節目
在新型的互聯網媒體下,傳統電視節目越來越被忽視,原有的發展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一改變致使傳統固定的播放內容開始呈現出多種形式,例如,視頻直播、電視購物等,各類電視內容層出不窮,它們以求在多元化的經濟環境中能夠擁有一席之地。原有的生活題材逐漸被各種娛樂大眾的綜藝新型題材所取代,更有新技術、新領域的媒體信息與傳統電視開始結合,并不斷向大眾傳送更有看點的電視內容。
傳統電視內容發生巨變的原因如下。首先,傳統電視節目發展的內在要求。電視節目是一種迎合大眾的物質存在,當人們的物質文化要求沒有能夠滿足之后便會減少對電視節目的依賴,最終會導致電視節目逐漸走出人們的視線。為了能在市場激烈的碰撞下取得一席之地,它們需要不斷進行自我修繕,積極吸收其他電視類型的優點、并及時根據時代提供的新資源、新技術推陳出新。其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碰撞。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因素,在新興媒體的碰撞下傳統媒體逐漸被否定,因而,為求生存傳統媒體不得不在節目內容量、節目呈現形式、媒體傳送渠道方面進行革新,以滿足時代的需求。
2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節目的現狀及不足
2.1 傳統電視節目的現狀
在新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綜藝題材開始躍居熒屏,例如歌曲選秀、職業競聘、旅行游記等。雖然電視種類不斷翻新,可是種類雷同較多,相似類型的節目水平參差不齊。同時為了取悅大眾,快餐式的節目普遍存在,一味地只求數量而忽視質量。縱觀以上的現狀可知,傳統電視媒體的現狀很令人擔憂。
2.2 傳統電視節目存在的不足
縱觀傳統電視節目的發展進程,可以看出其內容有了明顯的豐富與提升,更多的技能也能夠被靈活應用。然而,在轉型與發展的現實情況下各種不足依然存在。
首先,電視節目出現雷同。當某種男生女生類的選秀節目出現之后,各家媒體開始將大量的財力物力投入到了選秀綜藝上,市場開始出現以選秀為主,綜藝為輔的現象,導致教育類型的電視節目逐漸被淡出人們的視線,大眾普遍開始盲目從眾、享受快餐式的娛樂內容。
其次,新型節目的質量有待提升。例如近幾年穿越劇、宮斗劇層出不窮,吸引了大批的觀眾,這種大膽創新新型劇集內容的方式,總體來說是比較成功的,為電視劇的更新提供了借鑒作用。然而這種回顧歷史的方式卻往往會出現更多的紕漏,例如,視頻中會出現與當時年代不相符的物件、人物,使觀看者感覺內容跳脫。
最后,觀眾的參與度較弱。觀眾是電視節目內容的主要接受者與評價者,因而非常忌諱將觀眾隔離在電視節目之外,因此,要時刻堅持“為觀眾服務”的最終目的。傳統電視節目的播放主要是觀眾觀看為主,參與度較弱,觀眾只是被動的視覺接收,完全喪失主動參與意識。如今信息技術能夠呈現出來的媒體類型較為復雜多樣,觀眾的需求也隨之提高。觀眾已經完全脫離了被動的觀看模式,被動地接受視頻反饋出的內容,因而傳統的電視節目已經不能夠滿足觀眾的參與度。
3 新媒體背景下傳統電視節目的發展
3.1 均衡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節目
高效整治市場環境,對綜藝與科教節目進行總量均衡,防止電視節目綜藝性質為主導現象的出現。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大量的各類題材節目應運而生。為了促進傳統電視節目的轉型與發展,需要對市場發行相似類型節目進行刪減,均衡電視節目類型。可以通過制定相關規定嚴格控制此類型電視節目的流通數量,對于社會教育意義充足的節目進行科學指導、適時播放,確保其精而優。對于嘩眾取寵的內容應該堅決抵制、禁止播放,整治新媒體市場,從而為大眾傳達積極的電視因素,滿足視頻環境多樣的目的。避免觀眾視覺厭倦、觀影內容冗雜。視頻播放的過程中應適當插入公益廣告,適量減少商業廣告的攝入,有效整治播放環境。
3.2 嚴格監督電視節目的科學性
電視節目發展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提供給大眾科學的內容,從而影響人的發展,應該堅決杜絕內容的不合理與不科學。許多視頻機構為了吸引觀眾不惜違背這一原則,為追求市場的主導地位盲目追求內容新穎,從而傳遞出錯誤的信息。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嚴控電視節目的質量,杜絕穿幫鏡頭,將電視的內容貼合實際、尊重科學。堅決杜絕各大視頻播放媒體為了創造話題,制造過激的噱頭來博取大眾的眼球,增加視頻的點擊量。如果將大量低俗的內容強加入視頻內容本身只會降低內容水平,從而影響整個市場健康的發展風氣。因此,需要監督部門在管理的過程中嚴格把控質量關,為大眾呈現正確的觀念,堅決杜絕單純地愉悅大眾的現象。
3.3 新媒體與傳統電視有機結合
當下運用新媒體是電視節目不斷前進的必由之路。將新媒體中的技術元素充分挖掘并付諸于實踐,使得傳統的電視節目擁有新穎的播放內容,使得觀眾能夠真正的參與到其中,與之互動。有效發揮各種新媒體的優點,最終達到傳播內容的最優化與觀眾參與的最大化。
例如,在《演員的誕生》的節目里,設置觀眾互動平臺,為每一位參加的演員進行點評,讓觀眾參加投票評出他們心中的好演員。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型多媒體渠道對演員進行客觀評價,增強觀眾的參與感,主動接收來自電視節目的主人翁意識。
演員經常活躍在熒屏上,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拉近觀眾與演員的距離,打破原有電視節目模式的束縛。這樣的操作不僅能夠對節目進行一定程度的宣傳,而且還有利于擴大節目的影響范圍,增強民眾的參與度。例如,在新媒體電視節目播放的時候可以通過識別屏幕下方的二維碼、視頻直播互動等方式讓觀眾真正走進演員的節目中,打破傳統電視節目主要通過場外連線來加強與觀眾的互動的方式。
4 結論
新媒體下的傳統電視模式正在不斷探索與進步,正在改進原有的運行模式,從而適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21世紀科技高速發展,電視節目在進步的歷程中只有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充分的結合,才能沖破桎梏,才能使新媒體能夠得以充分發揮,也使傳統電視節目能夠更好的持久發展。綜上所述,當今我國需要積極查找傳統媒體發展中的不足,對新媒體進行深入的探究,最終將新媒體知識充分應用到電視節目中,大膽創新,為傳統電視節目注入新元素,從而贏得更多大眾的喜愛,吸引更多的潛在觀眾,實現新媒體下傳統電視節目發展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春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7):86.
[2]李武.新媒體競爭環境下傳統電視媒體如何轉型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7(13):53.
[3]趙書珍.關于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5):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