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萬志芳+鄭麗娟
摘 要:文章以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基于問卷調查基礎上,描述分析了本科生對導師制的認知情況、學生與導師交流情況、導師具體指導情況、學生具體期望,并從本科生視角評價了導師制實施效果,研究表明,本科生對導師制實施持贊同態度,對指導教師的認可程度較高,但同時導師制也存在著制度不完善、教師和學生積極性有待提高等問題,并從激勵與約束機制兩方面提出針對性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本科生 導師制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F240;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1-187-03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項戰略任務,創新其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核心問題?譹?訛,而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是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目前,我國諸多高校已經開始積極探索本科生導師制實踐模式?譺?訛?譼?訛,并且取得良好效果。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國家高等教育發展中設立較早的專業,在我國具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為國家和農業、林業、農村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近年來,我國的農林經濟體系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林業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該領域也頻繁出臺各項改革政策措施?譽?訛,因此,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不斷提出新要求,東北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為此將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作為試點專業,先行在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力求培養出高質量拔尖型創新人才。本文基于調查數據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及實施效果進行研究,并提出具體對策建議,對于培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及在全校范圍內推廣本科生導師制具有重要意義。
一、數據來源
由于考慮到大學一年級學生剛剛邁進大學校門,對于導師制還沒有充分了解,故未將其作為調查對象,而將大二至大四全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大二學生55人,占比29.0%,大三學生63人,占比33.33%,大四學生71人,占比37.57%。調查時間為2016年3月,共發放問卷193份,回收189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89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二、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狀
(一)本科生對導師制認知情況
表1描述了學生對導師制的認知情況,可以看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對導師制比較了解,“完全了解”、“比較了解”占比已超過了50%,加上“基本了解”的比重,前三者占比達到了86.77%,這與指導教師及專業負責人的宣傳是分不開的。學生認為,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年級學生數量在3~4人的占比最高,說明學生也不期望指導教師因為過大的工作量而影響指導質量。學生認為,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最為有效的途徑是社會實踐和科研訓練,而恰恰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較重視這兩方面的指導途徑,說明學生想通過大學期間的四年學習增加自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為畢業后繼續讀研和工作打下基礎。
(二)學生與導師交流情況
表2描述了學生與導師交流情況,見面、打電話和=QQ/MSN是最主要交流方式;學生與導師的實際交流頻率為一學期一次和一學期兩次較多,所占比重為65.61%,也有與導師未見過的;學生與導師的關系較為融洽,部分與導師較為親密,但占比不大;當學生遇到問題時40%左右學生還是能和老師談心,交流生活和情感方面的問題;大多數學生與老師交流時表現積極,只有20%左右的學生表現不積極;學生與導師交流時,學習和就業方面的問題占主導,分別占比87.30%和66.14%。
(三)導師具體指導情況
表3描述了導師指導學生的具體過程和做法,導師實際的指導方式中等待學生主動詢問和不定期集體約見所占較大,占比為72.49%,說明指導教師在繁忙的工作下主動定期約見和單獨約見學生的次數還是不多的;只有15.87%的學生參加指導教師的課題研究,說明指導教師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有待提高;除科研指導外導師在心里方面對學生的指導主要體現在“困難、壓力和挫折”等方面指導;說明學生面臨考驗就業壓力較大,需要指導教師幫助排解;在學習方面導師在“專業情況介紹”和“學習方法指導”兩方面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較大;學生從導師那里實際獲得的指導中,科研與實踐占比最大,為73.01%,其次為課程指導和學習方法指導。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師在整個學院科研能力最強,教學經驗最為豐富,承擔了多項國家林業局、國家社科、國家自然、省自然、省社科基金項目,指導教師依托自己的科研項目,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業項目和科研訓練項目,且在每年的全院評比中,國家級項目的獲得者均為農林經濟管理的學生;優秀學生參加大學生林研會的各項組織活動,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較好的提高,較其他專業獲得研究生免推的學生數量多,這與教師的科研指導和訓練是分不開的。
(四)本科生對導師制期望
表4反映了本科生對導師制的期望,具體為:
1.指導教師實際指導方式中“等待學生主動詢問”和“不定期集體約見”所占較大,而有41.27%的學生期望指導教師能定期集體約見學生,說明學生渴望從導師那里獲得更多的收獲。
2.學生與導師的實際交流頻率實際為一學期一次和一學期兩次所占比重最大,而56.08%的學生期望指導教師能一月約見一次。
3.絕大多數學生希望通過見面方式和老師交流,因為見面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希望盡可能減少打電話等其他交流方式。
4.關于生活情感方面學生最希望導師在“困難、壓力和挫折”方面給予學生指導,這和導師的實際指導情況一致。
5.學生從導師那里獲得的實際指導中,按比重大小依次為科研與實踐、課程指導、學習方法指導;但學生希望從導師那里獲得實際指導內容按占比依次為科研與實踐、就業指導、課程指導,占比分別為61.38%、49.74%、39.15%,可見,從學生需求的角度看,學生除了科研實踐、課程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外,對就業相當關心,說明畢業后仍有大部分同學有就業的意愿,需要指導教師在就業指導方面給予更多關注。
三、本科生對導師制實施效果評價
表5為本科生對導師制實施效果的評價,結果分析如下:
1.對本科生導師制度總體滿意。有47.09%的學生認為導師制實施效果很好或較好,有35.98%的學生認為導師制實施效果一般,13.23%的學生認為效果不好;有53.44%的學生對導師制的實施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
2.對指導教師評價高于對制度本身評價。有69.31%的學生對導師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有75.13%的學生對導師評價較高,其中,41.27%的學生認為指導教師工作態度認真、要求嚴格,33.86%的學生認為指導教師工作態度比較認真。學生對指導教師的評價高于對制度本身的評價,說明在導師制的實施中,除指導教師是主要因素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導師制的實施效果。
3.對學校實施導師制持贊同態度,但導師制仍需完善。有75.13%的學生對學校實施導師制表示贊同,大多數學生認為導師制可以更好的培養科研動手能力,輔助學業和培養團隊意識;但有62.44%的同學認為管理制度略不完善或需要改進,7.94%的同學認為有點形式主義,沒必要試行。制度建設對于導師制的推行非常重要,對學生和指導教師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是導師制實施的制度保障。
4.導師時間緊和學生不積極是導師制面臨最大問題。導師時間緊,一學期與學生平均只能交流1~2次,而學生與導師交流中只有33.33%的學生表現積極,這兩方面因素影響了導師制實施效果,是非常值得關注和重視的,應激勵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四、結論與對策
綜上所述,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對導師制總體滿意,對導師制的實施持贊同態度,大多數學生認為指導教師負責任、認真,但導師制存在著制度不完善、教師和學生積極性有待提高、學生與導師交流次數少等問題,學生希望與導師增加交流次數,希望在課程學習、科研訓練、實踐活動、就業指導等方面獲得更多幫助,為此提出如下政策性建議。
1.建立完善導師制激勵機制。一是給予導師物質激勵,導師在受聘期間,享受導師津貼,津貼包括基礎津貼和獎勵津貼,基礎津貼與指導學生的數量掛鉤,獎勵津貼與指導本科生的質量掛鉤,根據學生的成果給予指導教師適當獎勵。二是給予導師精神激勵,把導師業績作為教師評獎、評優、進修(下轉第190頁)(上接第188頁)以及晉職等方面的重要參考。
2.建立完善導師制約束機制。一是完善導師的選拔制度,選拔中要考慮導師專業素養、性格、指導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歷、經驗和品德等方面。二是明確導師職責,對學生的專業和品德進行具體指導,對學生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指導和督促學生完成科研實踐、課程論文、社會調查等必修課的學習任務。三是制定導師考核制度,采用學生評議與學院評議相結合的方式,每學年考核一次。
[基金項目:東北林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導師模式構建、效果評價及激勵機制研究”(編號:DGYZD2016-06);東北林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研究”(編號:DGYZD2016-06);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導師制模式構建、效果評價及激勵機制研究”(編號:14Q023);全國高等學校農業經濟管理類本科教學改革與質量建設研究項目“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NJX1524)。]
注釋:
?譹?訛朱洪革,曹玉昆,李微.大學生成長規律及創新人才成長特征的調查與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5):25-28
?譺?訛雷秀雅大學本科生中推行導師制的研究與實踐——以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本科生導師制度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0(4):80-81
?譻?訛周青,汪杰峰,胡佳.本科生導師制評價模式創新——基于寧波大學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探索[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4(4):111-116
?譼?訛石達次仁,羅愛軍.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4):77-80
?譽?訛閻光才.從成長規律看拔尖創新型學術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11(1):37-39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作者簡介:李微,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萬志芳,通訊作者,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