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世清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在發展中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都比較大,由此也產生了十分嚴重的水資源緊缺問題。在市場經濟的帶動和影響之下,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日益加快,與此同時,在水利工程建設領域中,水土流失現象逐漸產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直接影響。鑒于上述情況,本文主要對生態修復在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生態修復 水電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生態建設 應用
中圖分類號:TV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b)-0038-02
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均與水資源息息相關,但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水土流失問題的產生直接阻礙了我國水利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為緩解上述問題,相關部門必須要通過恰當可行的措施對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控制,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對水資源的高效、合理應用,從根本上解決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面臨著的各種問題,促進整個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1]。
1 水電水利工程項目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產生水土流失的問題,現階段,在我國的水電水利工程建設領域中,上述問題十分常見,并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基于此,相關專家人員對其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最終得出水土流失問題發生的特點,具體闡述如下。
1.1 線狀特點
在水電水利工程中,比較典型的線狀工程包括灌溉工程、輸水渠道工程等。這一類的工程通常具有統一特征,即工程線路都比較長,最短的也要延續幾十公里。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難免會經過山地、丘陵、峽谷等地形,如此便直接增加了水土流失控制工作的開展難度,且水土流失還會呈現出線性分布特征[2]。
1.2 點狀特點
在建設水電水利工程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經常需提前對場地進行修整,個別工程還會建設在比較狹窄的區域,如山區、山林等,交通十分閉塞,為施工增加了很大難度。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的場地修整工作量也比較大,實踐中難免會對地表植被和水土平衡造成影響,增加水土流失問題的發生概率。在水電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若想避免上述問題,就必須要妥善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保證施工場地平整,對現場的棄土、棄渣等進行徹底清理,為正式施工提供便利條件。
2 生態修復在保持水土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價值
2.1 降低洪澇災害的發生概率
通過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可有效提高植被覆蓋率,同時也增強了土壤之中的蓄水量,從而便可最大限度降低水土流失問題的發生概率,在汛期期間,還能攔蓄大量水源,減輕河道的壓力,降低洪澇災害的發生概率。
2.2 提高工程經濟效益
蓄水是水電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但由于水土流失問題的產生,使得水中泥沙含量增加,對水電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產生直接影響。通過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能夠實現對水土流失問題的有效控制,提升水庫的蓄水量,同時也延長了水庫的應用壽命,增加了水庫的經濟效益[3]。
3 生態修復在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應用
水土生態修復屬于一項新型的工程,若要確保該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便是得到政府的幫助和支持,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提升生態修復工作質量。
3.1 強化對生態修復工作的宣傳
在生態修復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為了修復,同時還要盡可能避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態環境進行破壞,唯有如此,才能夠根本上杜絕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問題。此外,生活在生態保護區的人們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環保意識,自覺主動地參與到生態保護工作中。
3.2 妥善做好區域劃分工作
在對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治理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結合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治理措施。如降水量較大的地區、土壤被侵蝕較為嚴重的地區、地形較復雜的地區以及植被茂盛的地區等。在治理過程中,只有綜合考慮到各種問題才能為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如此也凸顯了區域規劃工作的重要性[4]。
3.3 做好退耕還林工作
通過環境治理工作的長期開展,也能夠為水土流失修復工作提供了一系列經驗,實踐過程中,退耕還林是重要的突破口。現階段,國家相關部門已逐漸意識到退耕還林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還頒布了退耕還林、還草的相關政策。通過對當前的水土流失案例進行研究可知,草地、林地等被大面積的破壞是產生水土流失問題的主要原因,該問題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3.4 對生態修復工作進行科學規劃
實踐過程中,首先要對治理區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充分了解,具體包括該地區的地貌、水文、氣候等,以實現對該區域的詳細劃分和規劃,結合氣候、地形地貌以及水文等的不同將區域劃分成不同的部分,之后提出針對性的治理方案,包括生態修復的方法、時間、政策、注意事項等等,確保計劃能夠被妥善的落實。在對各區域進行治理的過程中,需進行嚴格的封禁處理,以此為治理效果提供保障,同時結合具體情況對封禁時間進行確定[5]。
4 生態修復工作開展的注意事項
首先,保持水土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參與和支持。但在當前的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個別施工單位經常會忽視水土流失問題,特別是在工期和資金都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更是會縮減水土流失治理開支。鑒于上述情況,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政府以及國家相關部門可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與此同時,國家還要對現行的關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和健全,將水土流失治理費用納入到水電水利工程概預算當中,真正實現專款專用。
其次,在對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治理的過程中,之所以會選擇生態修復的辦法,主要是為了對環境進行改善和修復。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規來進行,真正認識到水土流失問題的重要性。此外,在工程建設中,還要盡量避免對土地產生破壞。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要妥善做好工程保水工作,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保護[6]。
最后,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還要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正常情況下,在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書中,通常都會對水土保持條款進行明確規定,施工中也要對這些條款進行重點關注。施工單位更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對棄渣進行統一維護和堆放,對坡面進行及時綠化,提升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嚴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對水土保持方案進行逐步落實。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水電水利工程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求施工人員合理地選擇水土保持措施,如通過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可實現對水土流失問題的有效控制和監管,提升人員的環保意識,為我國水電水利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戚建林,童少波.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0):8784.
[2] 廖承凌.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45(7):136-137.
[3] 閆斌周.以某河流整治工程為實例分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技術的實際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1906.
[4] 郜俊麗.有關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技術探索與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8):1.
[5] 林海鷹, 鄭炳旭. 淺談生態修復在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應用[A].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規劃設計專業委員會換屆暨學術研討會[C].2010.
[6] 鐵大梁.論生態修復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優化作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5):45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