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勁
摘 要:10kV配網工程具有配線結構緊密、作業環境復雜、線間距小、非線性等特點。目前我國10kV配網工程施工機制雖已得到不斷完善,但多種不可控風險因素仍然存在,從而導致10kV配網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從10kV配網工程安全管理入手,以某10kV配網施工工程為例,對其安全管理隱患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10kV配網工程 安全管理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c)-0050-02
10kV配網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在強化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同時,可保證工程材料、施工設備等各模塊的安全進行,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不良風險因素對配網工程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帶來的不利影響。因此,對10kV配網工程項目實施階段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1 10kV配網工程概述
某地電網升級工程為該區域主要建設工程,第一階段為30個單項工程,主要包括升級改造2.896km 10kV配網線路,升級改造20個10kV配變臺區、20個JP柜及4000戶戶表。同時新建10kV配網線路5.68km,JP柜10臺,戶表150戶。該10kV配網工程施工時期為2016年11月18日至2017年12月16日。
2 10kV配網工程施工過程安全管理隱患
2.1 土建工程安全風險
在10kV配網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出現土質塌陷、材料運輸困難、基坑開挖難度大、鐵塔基礎不牢固等風險因素。
2.2 環境安全風險
10kV配網工程施工階段常見的環境安全風險因素主要包括雷擊風險、人為風險兩方面。其中雷擊風險主要包括直接雷擊、感應雷過電壓、雷電反擊等危害;而人為風險主要包括人為攀爬、車輛撞擊、其他工程破壞等因素。
2.3 配網施工人的風險因素
在10kV配網工程建設過程中,人為風險因素主要包含因操作人員的不安全操作行為而導致出現人員傷亡、或電力故障等問題,比如操作人員專業技能不過關或者不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操作等[1]。
2.4 中性點接地風險
在10kV配網工程施工過程中,線路以及設備的調試作業具有重要重要作用。而現階段對10kV配網工程項目中性點接地管理力度有待提高,對中性點接地方式選擇不當,則會產生較大的線纜擊穿風險,甚至出現高熱電弧燒毀事故。
3 10kV配網工程施工過程安全管理對策
3.1 加強土建工程安全管理
根據10kV配網工程地基情況的變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員應與施工隊伍協調,選擇合理的土建工程施工方案。在對一般土坑進行開挖的過程中,應避免施工人員相對或者靠近作業,同時需在土坑開挖拋土區域應設置合理的防護設施,避免土坑開挖石塊回落對施工人員或其他人員造成傷害。其次,在10kV配網工程土坑開挖前期,配網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可根據實際工程狀況,合理調整土坑邊坡距離,以避免土坑開挖階段坑壁坍塌而導致的施工安全事故,若整體土壤水分含量較高、土壤松散程度較高時,則需增設土坑坑壁支撐裝置。同時,對于水坑開挖,要根據水坑滲水量的變化,選擇人工淘水或抽水機械抽水挖掘,一般來說對于深度在1.50m及以上的水坑,為避免水坑開挖階段坑壁坍塌造成的不利影響,應增設擋土板裝置。
3.2 完善環境安全管理機制
針對10kV配網工周邊環境的特點,配網工程施工管理人員應從人為破壞、預防雷擊兩方面加強管理。(1)人為因素:為了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施工風險,對10kV配網工程的桿塔底部涂抹反光牌或反光漆,以提高車輛駕駛人員的注意力。同時,需在10kV配網工程桿塔周邊設置警示裝置,比如警示牌等,以保障10kV配網工程施工作業的順利進行。(2)預防雷擊:為避免因直接雷擊、感應雷過電壓、雷電反擊對10kV配網工程施工作業帶來的不利影響,10kV配網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人員應綜合考慮氣象、土壤電阻率、周邊環境、地形、高低壓進出線類型等因素,在靠近電力變壓器高壓、低壓側設置避雷裝置。而對于受雷擊風險較大的變電所,可設置獨立的避雷針或避雷網,控制變電所沖擊接地電阻在10.0Ω以下。同時,控制變電所箱式配電站、獨立式變電站與樹木距離在5.0m以上,并結合變電所箱式配電站外殼可靠接地,最大限度降低雷擊帶來的危害。
此外,高低壓進出線位置是感應雷過電壓問題發生的主要風險節點;因此,在10kV配網工程施工階段,施工安全管理人員應加強對高低壓進出線位置防雷擊作業的重視,優先選擇電纜埋地敷設的方式,并將變電所電纜金屬護套、防雷電感應接地裝置進行緊密連接。
3.3 加強人員管理
為了解決10kV配網工程中由人為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在10kV配網工程施工作業開展前期,配網工程相關安全管理人員應嚴格控制施工人員資格報審手續,并對內部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同時,針對特殊作業人員,要對其進行相關業務的特殊培訓,嚴格落實證書作業體制。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10kV配網工程管理人員可從思想源頭入手,以“四不傷害”為主要原則,對內部施工人員反應能力、實踐能力、操作技能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10kV配網工程施工前期“三交”檢查,及時發現施工階段人員不安全因素,及時設置對應的安全施工改造模式,保證10KV電網運行的風險有效管控[2]。
3.4 加大中性點接地安全管理力度
10kV配網工程主要是由架空線路而組成的電力輸配機制。因此,為保證中性點接地方式合理標準,一方面,10kV配網工程施工管理人員應主動與施工人員協調,預先分析單相接地故障電流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諧振或間歇性電弧接地過電壓對10kV配網工程電氣設備的不利影響。如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小于標準值時,可采用經高值電阻不瞬時跳閘接地模式,以保證中性點接地方式在接地電弧限制過電壓標準限度內[3]。
另一方面,在確定10kV配網工程各供電模塊施工標準后,需綜合對各路管線數量、線距、管井、化糞池、調壓站、線路等因素進行考慮,并合理設置各模塊的分布位置,保證管線位置與設計方案一致,需注意在設置管線位置時,應控制供電半徑在標準限度內,避免供電線路半徑過大導致的供電線路運行風險。
最后,10kV配網工程安全管理人員針對施工場地對施工地理因素及管線分布情況、及結合城市實際線路進行綜合分析,以保證10kV配網工程架空走廊寬、高均與后期建設標準一致。必要情況下,可控制關鍵區域配網施工主干線導線截面積及導線總長度與前期設計標準一致。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避免網架、環境等不良因素對10kV配網線路安全運行影響,在部分線路鋪設工作結束后,10kV配網工程管理人員應依據施工實際情況選擇質量優質的電氣設備,提升10kV配網工程施工質量,提高整體配網工程的安全系數。為10kV配網線路穩定運行提供充足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古建剛.10kV配網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隱患及對策[J].民營科技,2016(6):24.
[2] 周輝丹.10kV配網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隱患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8(20):88.
[3] 馮文煥.論10kV配網工程施工技術與安全措施的實施[J].機電一體化,201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