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亮
摘 要: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不斷的加快,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但是,城市生活垃圾總量逐年呈現上升的趨勢,垃圾成分的復雜性也是越來越嚴重,對于現階段的垃圾處理要求,中國現有的垃圾處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為此,對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進行改變勢在必行,當前科學合理的垃圾分類方法已經成為我國迫切的垃圾處理方式,該方法對環境不但具有保護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對廢棄物進行有效的處理和再利用,對社會資源的節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當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對策,以期能為同行業者提供有利的參考。
關鍵詞:城市生活 垃圾分類 處理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c)-0117-02
1 當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狀
1.1 分類收集管理現狀
為了科學、合理地處理城市生活的垃圾,其首要的環節就是分類收集,同時,分類收集也是在城市生活現狀的基礎上,專門管理生活垃圾的各個方面如垃圾的收集和產生等。但是,現階段城市垃圾分類非常混亂,最常見的兩種方式是分類收集和混合收集方式。例如,在部分高檔住宅區,對分類設施如可回收設施、危險性設施和餐廚垃圾設施等進行了建立,對城市垃圾的科學分類,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學管理進行了充分的體現;但是,也有許多住宅小區,仍然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來處理城市垃圾。混合包裝現象如塑料、瓶罐等比較突出,給科學分類和管理生活垃圾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在城市的一些公共場所,建立金屬、紙張和塑料類等可回收分類設施,以便為后期的城市垃圾處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為城市生活具有廣泛性的空間,其垃圾分類管理的實踐在城市不同地方受到限制。例如,應高度重視城市辦公區域的環境舒適性,更好地管理垃圾分類。設置專門的垃圾分揀箱在樓梯、電梯和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以便于分揀收集果皮、塑料和廢紙等;在城市的主要公共場所,還設立了可回收分類收集箱和不可回收分類收集箱,以促進有效分類生活垃圾。但是同時,因為城市居民的社會道德水平具有差異性,嚴重忽視了垃圾分類管理的重要性,同時對垃圾分類設施功能的重視程度也是不夠的,導致部分垃圾箱的分類功能喪失。另外,還有一些商業區在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方面,沒有完善的分類收集制度,宣傳教育工作也缺乏積極性,不同程度的分類收集問題日益突出。
1.2 終端處置管理現狀
填埋方式、焚燒方式及堆肥方式,大多數情況下都被應用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置終端中。根據相關資料表明,目前,約80%的中國城市垃圾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的,同時也是重要的途徑之一。因為混合方式大多數被應用在分類收集和運輸城市生活垃圾上,處理效率要比填埋方式高很多。然而,垃圾填埋方式并不是世界上主流的處理方法,因為該方式給可回收的資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土地資源占用率較高,尤其是嚴重污染城市環境。為了可以減少垃圾的重量及體積,并提高熱回收的效率,有必要采用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但是,該方式不但會排放有害氣體,而且還會對人們的身體和生活環境造成污染,造成可再生資源不能被回收再利用。從生活垃圾中回收有機物資源,主要是從餐廚垃圾中回收有機物,這種處理方式是堆肥方式。但是,利用該方式會產生有毒金屬如塑料和電池,對堆肥的使用效率也會造成影響。
2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對策研究
2.1 加強政府財政投入,配置垃圾分類處理設施
政府需要對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進行投入資金,并從財政上對配套的設施進行更深一步的投入。例如,與垃圾分類相關的箱子、車輛、運輸設備及處理廠等,并進行分割式改善現有的垃圾處理方式,建立統一管理城市垃圾分類的制度,努力實現科學合理處理、分類,以及回收垃圾。比如,我國重慶市在2015年期間,一共處理無公害城市生活垃圾大約600多萬t,平均每天處理噸數大約1.6多萬t。其中主城區處理的垃圾量約為260多萬t,平均每天處理噸數約為7100多t。除此之外,該區還處理了大約40多萬t的餐廚垃圾,平均每天處理的噸數大約1200多t。從表中可以看出,重慶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總量在過去5年中穩步增長,年均增長率為9.1%。
重慶市建成并運營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0多座,日處理能力16200多t(其中廚房垃圾處理設施1座,日處理規模1000t)。在實際運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中,大概有5座是主城區的設施(2座衛生填埋場、1個廚房垃圾處理廠、2座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日處理能力6100t),如表1所示(無廚房垃圾處理廠);除此之外,各個區縣擁有大概51座,其中焚燒廠1座,該工廠(日處理能力800t);生活垃圾填埋場有40多座(平均每天總處理能力7900多t)和水泥窯聯合處理設施2座(平均每天總處理能力450t),實現了無害化處理設施全面覆蓋城市生活垃圾的目標。
2.2 加強垃圾分類處理教育宣傳,提升城市環境保護意識
應該堅持不懈的宣傳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教育工作,對宣傳方式進行不斷創新和改進,對于環境保護以及垃圾分類的重要作用,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進行傳播。例如,可以結合日本的“特殊日歷”的方法,在日歷上,標出垃圾分類回收的知識和圖片,對人民群眾的垃圾分類工作意識進行提醒和提升,促使群眾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與緊迫性;對于垃圾分類處理,在社區開展其知識講座,并舉行相關知識的趣味性活動,保障家家戶戶都參與其中。關注學校教育,注重培養垃圾分類觀念,尤其是引入環保知識課程在幼兒園、中小學教育中,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2.3 建立健全的法律條文以及控制體系
首先,對有關垃圾分類處理的法律法規進行建立健全,并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可以有序進行,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對原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加強其工作的管理力度,保障其工作的開展具有規范性,同時,還要對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將其工作內容落實到個人,提升其工作效率。最后,對各個部門逐漸的溝通和交流要不斷加強,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進度。
3 結語
俗話說得好,放錯了的地方資源是城市生活垃圾,因此,應從根源上徹底改變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以及觀念,不斷創新垃圾處理方式,促進城市生活垃圾向“錯位資源”的創新轉變,以便更好地將“垃圾圍城”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推動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亞楠,沈海濱.論城市生活垃圾現狀、管理及對策[J].世界環境,2014(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