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媖 孫頂雙
摘 要:筆者隨機選擇并將2016級護理專業兩個班級分為兩組,兩組學生均采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研究組班級學生按照任課老師要求在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觀看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相關教學資源。結果表明:對照組和觀察組學生終結性評價成績分別為(80.27±5.68)分和(88.56±5.45)分,兩組學生終結性評價成績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對相關評價內容滿意度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網絡平臺輔助教學能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深刻理解知識和理論實踐有機結合。
關鍵詞:泛雅網絡教學平臺 輔助教學 內科護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b)-0130-02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輔助教學平臺應運而生,筆者學校安裝的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的核心思想、中心及其基礎分別為泛在教學與混合式教學、不同課程和海量的教學資源,以學習空間為平臺,將備課、教學活動、資源管理、網絡教育整合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成功實現網絡環境交互式教與學,是先進的學習管理平臺。內科護理學是高職高專護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內容豐富,單純采用傳統教學法講授,學生往往會失去耐心,加之章節多知識量大,各系統疾病的護理內容又不盡相同,比較難理解和記憶,學生掌握起來較困難且易混淆,顯著降低了教學質量。筆者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超星泛雅網絡平臺進行輔助教學,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擇并將該校2016級護理專業兩個班級217名學生分為兩組,對照組班級學生108人,男生11人,女生97人;年齡在20~24歲之間,平均(22.65±2.64)歲;研究組學生109人,男生10人,女生99人;年齡在20~25歲之間,平均(22.76±2.87)歲。兩個班級授課教師相同,終結性評價試題和評判教師相同。兩組學生性別組成、平均年齡和高考成績等影響研究結果因素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授課方法
兩組學生均采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按照創設情境—確定問題(任務)—自主和協作學習—效果評價的基本環節完成單元教學任務。研究組班級學生按照任課老師要求,在教學前、中和后觀看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相關教學資源。
1.3 觀察項目
按照學校統一安排,于課程結束后應用同一套試題對研究對象進行終結性評價,課程結束后應用既定調查表評價兩組學生匿名評價教學方法作用各項目的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應用(±s)表示兩組學生終結性評價結果,應用t檢驗比較兩組學生評價成績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應用絕對數和構成比表示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作用評價結果,應用卡方檢驗比較兩組學生對不同項目評價結果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終結性評價成績的比較
對照組學生終結性評價成績為(80.27±5.68)分,研究組學生終結性評價成績為(88.56±5.45)分,兩組學生終結性評價成績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97,P<0.05)。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作用的評價
調查結果表明,對照組81名學生認為教學方法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75.00%),65名學生認為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60.18%),83名學生認為可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76.85%),66名學生認為有助于深刻理解知識(61.11%),72名學生認為有助于理論實踐有機結合(66.67%);研究組對應的學生數量(滿意度)觀測值分別為99(90.82%)、102(93.58%)、96(88.07%)、91(83.49%)和87(79.82%),兩組學生對相應評價內容滿意度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X2分別為9.61、34.11、4.73、13.58和4.79,P<0.05或0.01)。
3 討論
快速發展的硬件配置和不斷升級完善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不斷豐富了為手機設計和開發的應用軟件。超星公司的泛雅軟件在該校建立的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手機客戶終端使很多以往需要電腦輔助教學任務,現在利用手機終端下載的相關軟件即可完成,如在手機終端可完成Word、Powerpoint和Excel文檔的閱讀、編輯、存儲并自由切換操作微軟Office系列軟件,同時能夠根據屏幕大小自動調節文字大小,更容易使學生在手機上完成文檔的閱讀和編輯工作,適應教學需求。其次,社交軟件為在教學活動中應用智能手機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傳統教學中,既定的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限制了師生之間互動的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相對較差。智能手機應用軟件的微信群、QQ群等社交軟件,為教師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但群人數受級別限制。同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具體的教室和課堂開展教學活動,可充分利用超星泛雅等虛擬的網絡空間延伸課內和課外的教學活動及其范圍,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物理限制,使學生隨時隨地可以完成相關學習過程。
超星泛雅是“北京超星集團”旗下的一款全新教育產品,其手機功能表現在:(1)以泛在教學與混合式教學為核心思想,該教學平臺融合慕課教學視頻、精品課程建設、師生網絡互動、資源管理、展示管理評估教學成果等綜合功能于一體。(2)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的基本研發理念是“平臺+資源+服務”,平臺支撐點是學習空間,進行超星資源庫以及互聯網、學校、個人等海量教學資源的整合。(3)配備超星的金牌客戶服務團隊,讓資源展示、教學支持、師生互動等都能協同發揮最大作用。
平臺本著先進易用、成熟穩定、安全可靠的原則,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網絡教學服務,致力于為學校量身打造一個能輔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升老師教學效率、優化學校教學管理的綜合服務平臺,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絡平臺輔助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可被應用的教學手段;可整合和利用教學資源,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強化教學管理,促進傳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手機結合網絡教學可操作性較強。學生對于智能手機的擁有量大、使用頻率高。隨著智能手機應用的快速發展,手機結合網絡教學的技術成熟,交互功能完善。學生對手機使用頻率高,手機結合網絡教學輔助學習內科護理學,可以把學生從手機娛樂、游戲、購物中轉到學習知識上來。
筆者隨機選擇并將我校2016級護理專業兩個班級學生分為兩組,均采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研究組學生按照任課老師要求在教學前、中和后觀看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相關教學資源,結果表明研究組學生終結性評價成績高于對照組(t=10.97,P<0.05);兩組學生對相關評價內容滿意度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可見,在應用任務驅動法開展內科護理學教學的同時,應用泛雅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教學能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深刻理解知識和理論實踐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 趙冬.基于“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背景下高職院校移動學習的實踐與探索[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54-56.
[2] 馮博楷,楊慧剛.基于超星泛雅學習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實踐探討[J].大學教育,2018(6):150-152.
[3] 湯發俊.基于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職業技術,2018,17(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