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世杰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需要應對競爭對手施加的競爭壓力。不同的市場競爭方式給企業帶來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本文主要分析和討論企業如何采用正確的市場競爭策略,以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關鍵詞:博弈論 市場競爭 競爭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c)-0153-02
所謂雙方博弈,顧名思義就是兩者之間的博弈。在我國的市場競爭中,充斥著多種雙方博弈,例如,理性博弈模型、非理性博弈模型、企業之間達成合作雙贏的博弈模型。如何去應對這些雙方博弈,對企業在市場的立足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 理性博弈模型:博弈論在技術產權市場的應用
1999年12月21日我國的第一家技術產權交易所成功建立,從此以后,技術產權的交易被廣泛發展,但由于市場經濟利益的驅使,使技術產權出讓機構經常發生激烈的市場競爭。通過建立市場博弈模型,解決技術產權出讓機構的競爭問題。
建立模型:
假設在同一市場上只有甲、乙兩機構擁有某一技術產權B,則由于市場需求和利益的驅使,甲和乙成為了競爭對手,下面進行該模型的博弈分析。
條件假定:
(1)在該模型中包括兩個參與者(技術產權出讓方甲和乙)。用來表示技術產權出讓方甲的收益,表示出讓方乙的收益。假定甲,乙雙方都是“理性人”。
(2)在技術轉讓中,如果甲乙兩方均維持價格不變,則轉讓之后可取得的預期利益為N。
(3)假如轉讓失敗,市場上會出現其他出讓者擁有潛在技術對本技術造成威脅,那么本技術轉讓的預期收益會減少N',(N'>0),則實際收益變為N-N'。
(4)本技術成本簡寫為C。
(5)假設甲、乙兩出讓方都降價轉讓,那么收益會減少N"。
(6)在相同的情況下(同時維持原價或同時降價),甲乙兩方的市場競爭能力相同,都為。
(7)如果甲降價,乙不降價或乙降價,而甲不降價,那么降價一方的轉讓成功率為P(0
那么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博弈結果。
第一,如果甲、乙都降價,那么甲、乙兩機構轉讓成功后,可獲得預期收益為:= =0.5(N-N"-C)。
第二,若甲降價,乙不降價。當其他出讓者對本技術造成威脅時,甲和乙的預期收益為:=P(N-N"-C),=(1-P)(N-N'-C)。
第三,如果甲降價,乙不降價,當無其他出讓者對本技術造成威脅時,甲和乙的預期收益為=P(N-N"-C),=(1-P)(N-N-C)。
第四,如果甲不降價而乙降價,當市場有威脅的時候,如果轉讓成功,那么甲和乙兩方的預期收益:=P(N-N'-C),=P(N-N"-C)。
第五,若甲不降價,乙降價,在無其他出讓者對本類技術造成威脅的情況下,甲和乙的預期收益為:=(1-P)(N-C),=P(N-N"-C)。
第六,假如甲乙均維持價格不變,當市場上該類技術轉讓受到威脅時,甲和乙兩機構的預期收益為:==0.5(N-N'-C)。
第七,如果甲、乙都不降價,當市場上該類技術轉讓不受威脅時,甲和乙兩個轉讓機構的預期收入為:==0.5(N-C)。
模型分析:
(1)假如甲、乙兩個技術轉讓機構選擇合作(即甲乙同時降價或同時不降價),那么此時二者的預期收益、,則
由假定P是雙方機構不達成協議時交易成功的概率,并且我們假定了甲和乙都是“理性人”,那么他們不達成合作協議的條件就肯定是合作大于不合作的收益,即2>,
<2,即2->0,-2<0,現在我們從反面來思考,當2<,>2,甲、乙出讓機構將會選擇合作。
0
由于我們已經假定2<,>2,則,2->0,-2>0,又由于-2=-2,所以,
-2=-2=>0 (1)
那么我們聯合前面結果與公式(1)倆式可得
分析:所以當
2,此時甲乙倆技術轉讓機構若選擇合作,雙方可以達到雙贏的效果,那么(降價,降價)、(有威脅不降價,有威脅不降價)、(無威脅時不降價,無威脅時不降價)為本市場博弈模型的均衡點,而(無威脅不降價,無威脅不降價)為其最優解。
意見與建議:當0
,<2此時,甲和乙兩個技術轉讓機構選擇不合作更為合適。當P=時,2=,=2,那么,甲和乙倆機構合作與不合作的預期效果是一樣的。
以上便是博弈論在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的應用。
2 非理性博弈模型:博弈論在我國保險市場的應用
在復雜多變的市場上,往往會出現某些廠商為贏得最大市場而給商品的定價無限接近成本,以至于公司利潤為0,也可謂是非理性的價格斗爭。那么,遇到這種市場競爭,我們又該怎么解決呢?下面就我國保險市場競爭問題通過建立博弈模型解決該類問題。
1980年,中國的保險業務得到恢復,目前,我國已變成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保險市場,保險公司的數量迅速增加,可是我國的保險市場絕大部分還掌握在幾個大公司手中,市場仍然很集中,所以我國保險市場發展仍不夠完善,仍處在寡頭市場競爭階段。就目前情況分析,雖然保險市場上競爭手段種類多樣化,但是其中價格競爭卻占主體。如何采用市場競爭策略以使企業處于有利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假定條件:假定本市場有且僅有兩家保險公司和,并且只單獨考慮價格問題,兩保險公司產品同質。再假設他們得損失概率相同。即兩家公司有相同邊際成本,兩家的市場需求函數相同,如果保險市場需求總量為100,那么保險公司的需求函數為:
由于保險公司A與B需求函數品質相同,那么,如果,則B將獲得全部市場;,兩個保險公司平分整個市場,如果,A將獲得整個市場。這時我們不妨假設固定成本為0,邊際成本為K,所以說任何低于K的價格,公司都會虧損,那么最后的均衡價格應該是K,也就是說兩個公司為了價格戰都會把價格壓到最低,無盈利定價,以獲得最大市場。
假定市場仍是只有A和B兩個公司,并且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得到整個市場,又由于市場限制,不能使兩家公司達到最大供給量。
公司的最大供給量為,市場需求為,且。如果A和B倆市場價格相同,那么二者平分市場,即,假如A的價格低于B,那么保險公司可獲得最高需求,則公司的剩余市場需求為:
意見與建議:由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面對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企業如若用博弈論的知識認真分析,亦可盈利。但是,這也是一種降價行為,降價競爭對企業的發展是不利的,會使企業的盈利空間變小。因此,為了企業的前景,企業應該盡量避免市場競爭中的價格競爭。
參考文獻
[1] 鐘奎鑫.基于合作博弈論的B2G模式下電動汽車區域電力調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8.
[2] 鄭榮基.基于博弈論的企業激勵機制路徑選擇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8.
[3] 李沅靜.博弈論在市場競爭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