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麗
摘要: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2018年3月11日通過并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國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座談會上強調,修改憲法是為了更好地實施憲法,讓文本上的憲法“活起來”“落下去”,充分發揮根本法的作用。由此全國上下掀起開展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活動的熱潮。筆者結合所在地區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從活動開展的現狀為著力點進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了增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實效的粗淺建議。
關鍵詞:憲法宣傳;憲法精神;憲法意識;智慧普法
中圖分類號:D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5-0097-02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并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對現行憲法作出二十一條修改,充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完善了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舉措等內容,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國家站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檢察機關作為司法機關,肩負著對新修正憲法進行宣傳教育的時代使命,不斷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憲法意識,使人民群眾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決捍衛者,是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一、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重要意義
憲法修改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新的里程碑,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能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與深遠歷史意義。
然而,僅僅是修憲,其精神得不到貫徹落實,一切皆為紙上談兵,蒼白無力,正所謂“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因此,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亦在于實施,而實施的前提是讓憲法精神家喻戶曉,使憲法得到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獲得人民群眾真誠的信仰。故憲法精神、原則和核心要義,必須經常講、反復講。這就勢必要求全方位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從內心深處擁護和真誠信仰憲法。通過憲法學習宣傳教育,使憲法確立的重大制度和原則廣為人知、耳熟能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現狀分析
自憲法修正案通過以來,全國各地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拉開了新時代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大幕。筆者通過查閱各類宣傳報道,結合所在地區的學習宣傳教育實際,對當前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現狀作如下分析。
(一)精心部署,確保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有序開展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把憲法學習宣傳教育作為機關黨建和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黨委(黨組)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傳達各項憲法宣傳教育活動通知精神,抓好動員部署和學習貫徹,擔起領導責任,引導所在單位工作人員增強學習與宣傳憲法的責任感和緊迫性。同時按照“七五”普法規劃要求,堅決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定組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活動的實施方案,將工作任務細化分解,明確序時進度,確保責任到人。如筆者所在地區的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區人民檢察院均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并發送到有關單位和部門,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并適時進行匯報總結。
(二)多措并舉,確保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全面展開
1.以領導干部學習憲法為龍頭,樹立帶頭學憲法表率。很多地區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憲法、模范遵守憲法作為全社會樹立憲法意識的關鍵,通過黨委(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檢委會業務學習、專題輔導報告、落實憲法宣誓制度等形式組織實施憲法宣傳。切實做到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增強憲法觀念,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以上率下,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形成“頭雁效應”。
2.以國家工作人員學習憲法為目標,增強憲法意識。采取集中灌輸式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憲法學習與宣傳。筆者所在地區就憲法學習宣傳開展了一系列活動:(1)市人民檢察院邀請省委黨校教授對憲法修正案進行解讀,市縣兩級院全體工作人員通過現場及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進行聆聽;(2)區人民檢察院將《憲法》單行本發到每位干警職工手中,重點輔導材料發到每個科室,召開科務會進行憲法學習,廣泛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3)以黨支部為單位,以憲法學習宣傳為主題,院領導深入各黨支部上專題黨課,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落細落小落實;(4)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憲法,向家屬宣傳憲法,弘揚憲法精神。
3.以基層群眾憲法宣傳為關鍵,提高公民法律素養。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深入宣傳法律知識,提高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省市區有關部門聯動融合,在公園等群眾聚集地舉辦憲法宣傳現場大型活動,進行憲法宣誓,并提供現場法律咨詢;打造憲法主題地鐵專列、公交專列等向乘車民眾宣揚憲法精神。此外,筆者所在的檢察院積極延伸服務職能,把深入宣傳憲法活動和深化“法律六進”活動相結合,組織黨員志愿者深入社區“結對”共同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以“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為宣傳重點,制作宣傳橫幅,向群眾發放《憲法》單行本及宣傳單,為社區居民和臨街商鋪帶去“零距離”的憲法宣傳和法律服務。
4.以青少年憲法教育為重點,培育憲法意識。有些地區狠抓青少年法治浸潤,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和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開設憲法宣傳教育課、憲法主題班會,廣泛開展“憲法宣講”進校園活動,使青少年掌握憲法法律知識,樹立憲法法律意識,養成遵法守法習慣。充分發揮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用,通過演講比賽、模擬法庭等活動開展情景式教育,增強青少年憲法體驗,引導青少年從小學習憲法、尊崇憲法。
除上述舉措外,各地運用“兩微一端”平臺,向社會公眾推廣宣傳《憲法修正案》內容,實現宣傳“潤物細無聲”。綜合運用電視、電腦、手機屏幕,公交車、出租車移動顯示屏、公共場所LED顯示屏、樓宇顯示屏等載體,開展憲法法律宣傳,確保電視上有畫面,報紙上有文字,廣播上有聲音,網頁上有點贊。
(三)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不足之處
雖然全國各地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1.宣傳教育形式不夠貼近百姓生活。在宣傳教育活動中,通常以枯燥乏味的文本宣傳居多,法律語言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晦澀難懂,往往無法理解其中含義,宣傳效果事倍功半。
2.智慧普法平臺運用力度不夠。雖然有運用“兩微一端”平臺進行宣傳推廣,但內容不夠豐富,各類媒體資源整合不足,“互聯網+”宣傳措施不夠有力。
3.典型示范作用發揮不足。各地各部門有很多好的經驗做法,但因交流不順暢,總結不及時,宣傳報道力度不足,未能很好地進行推廣,以致于示范引領作用發揮不足。
三、增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實效的途徑
(一)豐富宣傳教育形式,讓憲法精神家喻戶曉
1.組織由法學老師、司法工作者組成的憲法講師團在各街道社區開展憲法巡回宣講,用鮮活生動的語言和事例,讓居民群眾了解宣傳憲法和貫徹實施憲法的重大意義以及憲法修改的核心要義,不斷強化廣大人民群眾對憲法精神的理解。
2.圍繞憲法宣傳主題,精心創作法治文化作品,開展法治文藝演出。向群眾宣傳憲法精神,一定要接地氣、貼民心,否則法律言語晦澀難懂,群眾很難理解其中含義。因此應組織文藝工作者將憲法“法言法語”轉換為“俗言俗語”,利用小品、戲曲、相聲、打鼓說唱、方言韻白、音樂快板、歌曲、詩歌朗誦等形式,以生動的事例、鮮活的語言講述憲法故事,解讀憲法精神,讓憲法宣傳融入到群眾生活中,廣泛推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
3.聯合廣電局、電視臺等舉辦“法治電影進社區”憲法專題系列展播,運用電影形式,講述憲法歷史,回顧制憲歷程。使群眾更為容易接受和了解憲法的精神實質,自覺維護憲法權威。
(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聯動融合,大力宣揚憲法精神
積極運用智慧普法平臺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傳播力量,依托各類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以憲法相關知識為素材,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動漫等形式,組織開展有深度有廣度的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網上憲法法律知識競賽、我和憲法征文、憲法法治動漫微電影作品征集評選、公益廣告征集等宣傳活動,充分運用互聯網傳播方式,做到“以題傳知識,以賽促普法”,迅速擴大受眾人群,切實增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強化各部門間協作,落實普法責任
各部門要加強本系統憲法宣傳教育,要廣泛凝聚合力,以憲法新修正為契機,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與部門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引導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各級依法治理機構要有效整合各項職能,積極負責憲法宣傳教育的統籌安排,推動法治宣傳宣傳教育與法律服務、執法活動有效融合,積極面向群眾廣泛宣傳憲法,主動服務群眾。
(四)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宣傳展示,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應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擴大新聞宣傳。各部門要積極報送新聞素材,使媒體宣傳有源頭;各類媒體要組織新聞記者深入基層,采訪報道憲法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情況,提高法治新聞宣傳的宣傳實效,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各級依法治理機構要及時發現、培育、宣傳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傅政華.全方位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J].中國人大,2018(7).
[2]張全連,李邦龍,施為飛.奏響新時代憲法學習宣傳教育交響曲——全省城鄉廣泛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見聞[N].江蘇法制報,20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