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對校園暴力行為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針對我國社會生活中校園暴力存在的種種原因進行分析,再結合近幾年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總結得出了幾點利用法律規制作用去應對校園暴力問題的具體應對策略。
關鍵詞:法律;校園暴力;規制作用
中圖分類號:D922.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5-0242-01
作者簡介:孫玉國(1972-),男,山東郯城人,研究生,中共臨沂市委黨校,講師,民商法學專業。
一、引言
如何正確運用法律手段懲罰校園暴力行為,進一步維護青少年學生的合法權益不受校園暴力的侵害,成為了當前人們關注的焦點。通過分析校園暴力發生的起因得出,大多數案件的發生與我國現有的法律監管體系的缺漏存在著較大了聯系,所以發揮法律對校園暴力的規制作用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
二、校園暴力的簡介
所謂的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園內外,老師、學生以及社會人員之間發生的身體侵害、語言侮辱、勒索敲詐等暴力行為。當前,校園暴力廣泛存在于小學、初中以及高中校園內,校園暴力行為隨著學生們年齡的增長,施暴手段也逐漸變得更加殘酷,由同學們間的起哄打鬧行為變成了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力行為,并且會對受到侵害的學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校園暴力主要分為對受害人身體上和語言上的暴力,其都會對受到侵害的學生帶來身心上巨大的負面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會對學生們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參與校園暴力的人群逐漸呈現出往低齡化發展的趨勢,主要由心智不成熟、性格叛逆的初高中的學生組成。這些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并且也更容易受到暴力因素與不良事件的侵染,盲目模仿社會上暴力行為,進而導致校園暴力的產生。校園暴力會使得這部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和世界觀發生扭曲,心理活動變得更加復雜,嚴重的甚至還會激起犯罪行為。由于未成年人的愛合群的特性,在校園內關系較好的幾個同學就會形成一個小群體,一旦這些小群體中沾染了某些社會上的不良因素,就容易相互之間影響,常表現為經常會欺負和孤立一些不太合群的學生,這就成為了校園暴力屢次發生的誘因。
三、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
(一)相關法律體系的缺陷
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在應對校園暴力事件上還存在著許多缺陷,還未形成一套完善法律法規保護體系。在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中,雖然對青少年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預防了校園暴力的產生,但是在應對實際校園暴力案件方面還存在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使得施暴者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受害者得不到及時的保護與救治,從而使得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同時,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教育主體也發生了偏移,逐漸的由老師主導變為由社會生活主導,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開放,因而對學校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產生了更大的壓力,使其在面對一些特殊的事件(學生的不良行為)不方便進行處理,并且教師自身的安全也常常受到社會各界勢力的威脅,因而要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校園安全,還急需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二)學生自身與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影響
校園暴力的產生主要受到學生自身與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影響。首先,在學生自身的因素上,現在的初高中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下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因此在校園學習生活中,這些學生一旦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時,往往會自己意氣用事或在蠱惑下做出更加暴力的舉動;并且,學生們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可能認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構成了校園暴力成為,嚴重的甚至構成了犯罪行為。其次,在家庭方面的因素上,家庭環境在同學們的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父母往往是孩子們模仿的榜樣,所以父母的教育在孩子們價值觀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父母對其子女的過分溺愛,導致其子女都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周圍其他人的感受,并且父母也多扮演“保護傘”的角色,助長了孩子不良風氣的形成,最終導致孩子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容易產生暴力心理。
四、用法律手段應對校園暴力的策略
(一)完善相關法律監管體系
首先是對目前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完善,降低刑事犯罪的處罰年齡。從法律上對青少年學生的校園暴力行為進行制約,提高法律監管體系,明確校園犯罪的類型、責任和處罰機制,進而減少校園暴力現象的產生。完善相關的法律監管體系,是對校園暴力事件進行管理的根本保障和有效的防范手段。其次是相關部門加強對校園暴力的執法力度,這需要學校內教師、保安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在平常的教學生活中及時關注同學們的心理狀況,要及時的疏導心理上產生嚴重扭曲的青少年學生;學校的安保人員要加強監督學校內外暴力行為,對有校園暴力預謀的學生進行訓誡,這是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主要手段。
(二)提高學生們的法律意識
在學校內部加強法律宣傳,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普法教育,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法律意識,進一步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的產生。通過教育學生,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他們知道社會暴力事件的產生緣由,清楚地明白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如果不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行為,就會受到法律嚴厲的懲罰,甚至會面對牢獄之災,付出慘痛的法律代價,這是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魏戩,瞿敏.我國校園暴力法律問題探究[J].科技風,2018(10):187.
[2]李雨桐.淺析校園暴力的成因及法律防范[J].人力資源管理,2018(01):89.
[3]周樂娟.我國預防未成年人校園暴力犯罪問題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