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刑法內容依舊無法解決所有案情,因此,重要情況下,司法者以及立法者會根據需要進行刑法擴張解釋,本文簡要闡述擴張解釋的概念、適用限度以及問題等內容,以期為我國法律事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刑法;擴張解釋;適用
中圖分類號:D924.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5-0250-01
作者簡介:葉淦榮(1985-),男,漢族,廣東東莞人,法學本科,廣東昱橋律師事務所,三級律師,2009年開始律師執業,專注于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刑事及擔任企業法律顧問,擔任多家特級及一級資質建筑企業法律顧問。
一、刑法擴張解釋的具體概念
所謂擴張解釋,是指將某類概念在一定范圍內提供更廣泛的解釋。以國外刑法實例來看,德國司法機構曾經將“化學物質潑灑至他人面部”解釋為“利用武器對他人進行傷害”;日本司法機構曾經將“偷竊電力資源”解釋為“偷竊財務”。從客觀角度來看,社會形勢的變動與法律內容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必然導致司法機構對法律內容進行擴張解釋,但是也存在邏輯缺陷,其主要原因是文字存在核心以及邊緣兩種含義,而擴張解釋主要針對核心含義,此時,司法者卻并未深入了解法律內容應適用于哪類案件。
實際操作中,司法人員會實現從其他渠道對案件定義結果,然后再考慮是否針對刑法內容擴張解釋。尤其是擴張解釋能將此類案件納入刑法規定,則司法人員必然會適當擴張。例如:傳統情色交易存在于男女之間,而數年前卻發現某個案件屬于男男之間的情色交易,法官認為此案件雖然與傳統案件的形式有所差異,但其本質并無區別,依舊無法逃離“賣淫”這一違法行為,因此決定對刑法內容進行擴張解釋,以實現消滅犯罪的目的。上述案件審判后得到一致好評,而且常用于司法課程的經典案例。換言之,案件是司法者事先得出相應結論,其次再決定擴張解釋。甚至可以認為擴張解釋是對預定結果的合理化。
二、適用限度
上述曾提及,擴張解釋是將刑法內容由核心含義轉向邊緣含義,是較為困難的部分,由于擴張解釋難以把控適用限度,導致司法人員具體實踐中極為謹慎。而此部分中,司法人員最關注的點是擴張解釋與類推解釋的區別。所謂類推解釋是指刑法內并未對案件內容有所規定,因此,會根據類似行為的刑法內容予以審判。而兩種解釋的共同點在于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張刑法內容,但是類推解釋并非對詞匯或者語句的解釋,也并未是判斷這類行為是否在刑法內容之內,而是從社會角度來看這類行為是否被認可,最后再尋找出相似的法律條文加以應用。反之,擴張解釋是以能否納入法律條文解釋的范圍這一觀點出發來考察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行為。
從文字邏輯較低來看,文字所標的含義是根據其構造、特征等因素來決定,某個詞匯或者語句具備含義限度,即便詞匯含義相近,但是根據適用場景的差異,同時也涵蓋文字是否表達準確等問題。能否良好地駕馭文字是考驗當事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立法作為國家重要事項,其文字用語必須異常謹慎,尤其是刑法,其要求比其他法律更高,故而曾有學者認為其是最精準的法學。但是,不論對刑法內容如何擴張,也必須遵守道德界限,決不能超越法律邊界。例如:淫穢物品屬于非健康物品,但是非健康物品并不等同于淫穢物品。然而,擴張解釋意味著文字含義逐漸偏近邊緣,則文字含義愈發模糊。最終,學者以是否超出文字可能包含的含義來區分上述兩類解釋。
三、擴張解釋的特點
選擇擴張解釋來調整刑法內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刑法用語所表達的含義局限性較大,難以真正表達法律目的,導致法官無法通過刑法解決案情,因此,在規范刑法條目后,應擴張解釋,通過邊緣含義達到解決案情的目的。其中,我們必須認識到擴張解釋與目的性擴張并非同一概念。所謂目的性擴張是一種漏洞彌補手段。換言之,就是某個案情并不符合某個法律規定時,立法者可以予以補充。
四、擴張解釋適用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實踐過程中,擴張解釋的情況無法避免。但是,由于此方式具備濃厚的主觀特色,因此,高素質司法者以及清正廉潔的司法環境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存在司法環境的漏洞,必須加以整治。本文認為,我國的司法體系可以急需完善,針對司法者以及立法者的素質進行階段性考核,并調查其擴張解釋的案情,判斷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以優化我國司法環境。此外,部分人員不敢進行擴張解釋,當其面臨新型案件時,僅僅通過現有法則予以判決,主要原因在于司法者害怕自身能力缺乏導致工作業績受到影響,甚至承擔后續責任。因此,本文建議定期對司法者開展能力考核,針對群眾所反映的特色案例進行詢問,糾正其思想觀念,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同時,程序保障也是關鍵前提,只有完善刑事審判流程,保證被告人的權利得到應有實施,方可展現法律的公平性。通過調查得知,由于檢察機關指控的案情幾乎都已判定為犯罪案件,因此,法官會存在主觀影響,被告人的權利不易得到保障。本文認為應要求法官在文件中詳細講述是否接受被告人辯護意見的原由,除非理由足夠充分,否則都應認真聆聽辯護意見并謹慎裁決。
[參考文獻]
[1]莊乾龍.罪刑法定視野下刑法的擴張與克制——以《刑法修正案(九)》為視角的分析[J].東方法學,2016(03):106-118.
[2]劉軍,管亞盟.刑法擴張的法教義學反思——兼論網絡犯罪刑法解釋的邊界[J].法律方法,2016,19(01):24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