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俠
摘要:新常態下,企業內外部客觀環境的顯著變化給經營與發展都帶來了強烈影響,加之職工思想也隨著時代發展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新變化,這一切將給企業思政教育造成嚴峻挑戰。要應對挑戰突破困境,需要企業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細分思政教育對象特點與要求,優化工作理念和手段創新工作模式。如此才能既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性,也助推企業在轉型升級新常態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常態;企業職工;思政教育;挑戰;突破
1新常態下企業職工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
作為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礦業集團的職工思政教育承擔著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凝聚力的核心職能,是團結職工、推動企業成長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然而,自從二十一世紀首場金融風暴給世界經濟以重創后,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受到負面影響,從過去的高速發展調整為中高速。市場的劇烈動蕩既造成了競爭的加劇,也要求國內各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改革步伐。在這樣的新常態下,企業職工思政教育工作也需要及時轉變思路,找尋更加符合內外環境要求的工作方法,才能實現助推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目標。
不僅如此,當越來越多“八零”、“九零”后職工逐漸成為企業職工隊伍主體構成后,曾經一以貫之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開始漸漸顯現出“水土不服”的問題。這些新生代職工出生和成長在改革開放中后期,受到越來越多元化思想方式的深刻影響。加之物質生活條件日漸優越,導致這些年輕職工在對待社會工作方面的看法、態度都與前人產生了明顯變化。而傳統思政教育相對單一的工作模式在新生代職工看來不僅形式機械刻板,而且缺乏說服力,這與年輕職工群體活躍的思想及對新鮮事物的追求間產生了越來越大差距。
新常態下,企業外部市場諸多影響因素和內部職工隊伍結構性改變形成了綜合作用,給職工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問題、帶來了更多挑戰。這一切都迫切要求思政教育加快工作模式的優化和創新,從而更好地適應內外環境、主客觀條件變化造成的新局面,既要提升思政教育本身的工作品質和成效,又需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2新常態下企業優化職工思政教育的原則
以人為本是新常態下礦業企業優化職工思政教育的主要原則。新常態下,企業生產和經營需要徹底改變過去單純依賴資源密集型、粗放式運營模式的舊狀態,改為構建技術密集型的精細化操作新模式。而這樣的轉型顯然離不開人的工作水平的提升、離不開一支富于活力的職工隊伍的助力。因此,新常態下企業職工思政教育務必著力于激發出職工潛在的勞動積極性,通過改革創新,加快轉型提升員工的認同感、接受度,繼而實現把發展重心轉移到質量和效益上來,經濟總量與發展質量“雙量”齊升。
3新常態下企業職工思政教育突破挑戰的策略
(一)讓思政教育在實踐工作中突出實用性
在不少新生代職工眼中,傳統思政教育工作幾乎等同于形式主義,也就是習慣于喊口號式的宣傳與灌輸,卻難得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應用。這種偏見甚至成見的形成確也有其存在的原因,尤其是長期以來思政教育方式方法鮮見改變,已經和年輕的企業職工間形成了不可小覷的“代溝”。
因此,要應對新常態下的挑戰,企業職工思政教育就需著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用性。比如對近年來煤炭品質變化和洗選行業遭遇挑戰的現實進行細致分析,讓職工全面了解和掌握企業以改革求生存、以創新謀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增強職工與企業同舟共濟的使命感、認同感,使職工個體與企業集體的利益訴求趨同一致,形成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十二五”以來,隨著煤礦開采區域變化和機械化應用程度加深,原煤品質其實出現了惡化趨勢。但動力商品煤發熱量卻出現了“U”型反轉。原因是2014年之前新舊煤礦接續不良及市場未能形成優質優價的良好體系,動力商品煤即便經過了洗選處理也出現了總熱量減少的情況。而2014年后煤炭市場日益嚴峻的態勢倒逼煤企提升洗選技術,反而促進了發熱量的提升。
可見,客觀條件不利的大環境下,洗選行業并非只能隨波逐流、一蹶不振,而是可以憑借技術革新、產業升級實現逆境中的突破。與其在自怨自艾中浪費寶貴的時間,還不如及時轉變觀念加強學習提高技術,想方設法在不利的局面中借助人的機智與才能化解危機。思政教育要幫助職工擺脫“等靠要”的惰性心理,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變壓力為動力,努力學習、提高洗選煤技術,將個人發展與企業存亡間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系。只有當“原煤洗成精煤、精煤煉成焦煤”后,企業的“鍋”里才能價值滿溢,職工的“碗”里的收益才能水漲船高。
(二)將工作做在事前,提高思政教育的前瞻性、預見性
在國人越來越關注健康和養生的當下,“治未病”越來越成為健康養生的主流趨勢。也就是根據各人身體情況采用最小限度的醫療手段防治潛在的疾病。這種“治未病”的優勢在于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程度的健康養生,也是將可能的重大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最好的手段之一。
相似的道理,解決人的思想問題也需要秉承“治未病”的理念,將思政教育工作做在事前,提高思政教育的前瞻性、預見性,這遠遠好過于事后“救火”式的被動疏導。因此,新常態下企業職工思政教育需要改變過去坐等職工思想問題已成規模之后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將思政教育充分提前,成為引導、統一職工思想認識的強大力量。
比如安全生產就是煤礦行業一個至關重要的思政教育核心組成。無論開礦采礦、洗煤選煤,無論是相對原始的人力操作還是現代化的機械式生產,安全都是必須長抓不懈的關鍵環節。思政工作者應當將歷年來存在于洗選工作乃至整個行業中的安全事故制作成音視頻資源,以最客觀、真實的影像定期對職工開展安全生產教育。要讓全體職工思想里形成“無安全、不生產”的基本觀念;要讓職工在頭腦中切實形成安全是“1”、其余都是“1”后面的“0”的形象意識,只有當為首的“1”屹立不倒,才可能有后面無數的“0”擴展越來越龐大的價值體系,否則失去了“1”的領導,其余一切都等于零。
(三)充分利用新技術豐富思政教育形式和內容
信息時代大背景下,技術已經成為開展各項管理最為得力的助手之一。各省市、地區都在計劃或實施政府管理的線上平臺式操作。新常態下的企業職工思政教育同樣可以借鑒這類工作理念,打造一個線上的思政教育工作平臺。比如,將涉及企業轉型升級、生產經營、績效考核、收益福利等各方面的政策、結果等預先錄入平臺系統,再利用人工智能及其自主學習功能最大限度實現職工問題的自動應答?;蛘呃镁W絡實現思政工作者與職工的單向或多向互動,讓思政教育真正服務于職工。
4結束語
伴隨生存環境出現意想不到的劇烈變動,不僅給企業維持運營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也給職工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了難以預料的挑戰。要應對這種挑戰,就需要積極轉變職工思政教育工作思路,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策略,全面分析和把握企業內外環境、主客觀條件的特點與性質,以人為本優化思政教育形式與內容。這不僅是企業職工思政教育在新常態下適應新環境的必要舉措,也是通過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激發出職工的內生動力,通過充分調動企業中人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企業加速改革。而經由創新思政教育模式深入挖掘出職工潛在的巨大勞動價值,才能促使企業更加順利度過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并實現未來的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