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華
摘要:高職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面臨巨大挑戰,立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對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文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為例,在應對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解決日益凸顯的多種學生問題、提升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工作有效性的途徑上做了積極探索與實踐。
關鍵字:生源多元化;高職;學生管理
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持續開展,國際合作教育的推進、高職四年制教育試行,高職生源在原有的統招生、提前招生、單考單招生源、五年一貫制基礎上增加了中外合作辦學生源、高職四年制生源,生源類型更富多元化,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立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對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需要針對不同的生源類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配套的教學和教育管理方式隨之調整升級。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中每屆都存在以上生源類型,其中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在一屆生源中占比達40%,高職四年制學生占比8%,近年來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學院整合各方資源,有效應對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在探索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有效途徑上積極實踐。
1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一)生源多元化帶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作為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職試點專業,我院與浙江理工大學合作辦學的電子新息科學與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方向)專業每年面向全省中職電工電子類招生50名,學生在校四年的日常教學及學生管理由我院負責,自2015年首批學生入校以來,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專業技能扎實,但中職人才培養模式決定其英語、數學、物理等基礎課程底子相對薄弱;2015年,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與新西蘭壞卡托理工學院合作辦學,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作為首批專業每年面向浙江省普高生源招生240名,相對高昂的學費和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認識不足,導致同類別生源錄取分數相差懸殊;五類生源并存,各類學生個體素質差異性大的局面,給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多種學生問題凸顯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多種學生問題會更加凸顯,具體表現在,一是學生學習態度差異大,不通類別之間存在差異,比如四年制高職學生學習態度明顯優于其他類別學生,同類別學生中也存在較大差異,例如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生大部分學生想通過自身努力能爭取到新西蘭留學深造,而部分學生則只是想混文憑,甚至有得只是過過大學癮,文憑也無所謂。二是自律性差,在應試教育和社會大環境下,95后大學生學習上表現得更為急功近利和浮躁,輕視日常行為規范的約束,不重視積累,只講求最終的結果,具體表現為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認真、到課散漫、放松自身學業,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弱,但又渴望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通過各項考核;三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凸顯,95后學生個性明顯但又普遍存在受挫能力弱和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問題。
(三)學生管理師資隊伍整體工作有效性難以保證
生源多元化,大大增加了學生日常教學、管理工作難度,增加了學生管理工作教師的工作量。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力量不足,現有的學生管理隊伍同時承擔生源多元化背景下人才培養體系中有差異高要求的繁重教學和管理工作,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工作有效性難以保證。
2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有效途徑實踐
(一)以專業思想階段式灌輸、優秀學長養成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引導,系統安排新生始業教育
針對高職院校生源多元化人才培養的實際和“95后”高職學生的特點,認真研究制定高職院校新生始業教育體系并進行有效實施,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縮短角色轉換的適應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就業觀、職業觀。以專業思想階段式灌輸、優秀學長養成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引導系統安排新生始業教育,有效引導、幫助新生認識所學專業及其行業發展趨勢,探索自我、明確自身成才的途徑。
(二)以他律帶動自律,重視有效約束機制的建立和落實。
為解決學生自律性不強問題,信息工程學院通過狠抓早晚自習質量和實施《學生品德養成與實踐課程》建立有效約束機制,以機制的約束來帶動學生自律。
在一年級早晚自習中固定學習內容,早自習為英語朗讀和誦讀經典《詩經》,晚自習分別安排書法練習、英語學習、專業學習、名著鑒賞和閱讀、主題班會。名著鑒賞、閱讀推薦學生閱讀書目,學工辦每月調取圖書館借閱情況以班級借閱量、個人借閱量公布閱讀排行榜,實施信息工程學院學生愛閱讀獎勵機制,引導學生養成閱讀好習慣;固化每周四晚主題班會活動時間,提前向新生班提供主題班會工作流程、方案及所需素材,根據要求由班主任或班主任指導班委進行實施。
《學生品德養成與實踐》課程是一項學生日常行為考評管理體系,它將學生在校期間遵紀守法、品行表現、獎懲情況等內容納入考評管理體系觀測指標,以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考核學生的品德養成與實踐情況。該課程在各生源類別人才培養方案中列為必修課。通過一年的實施,《學生品德養成與實踐》課程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習慣發揮了有效作用。
(三)以生為本,發揮學生(個體)咨詢機制在解決學生個案問題上的積極作用。
有效發揮學生工作線專職隊伍在學生個體咨詢上的專業能力,根據信息工程學院學生工作線專職隊伍實際,制定學生(個體)咨詢談話工作機制。學生主動約談,咨詢談話可因時、因人、因事而異,采取面談為主、社交媒體或通訊工具交談為輔的方式進行咨詢談話。咨詢領域根據學生的需求為心理健康、生涯發展與職業規劃、創業指導、就業指導。2016年12月實施至今,近百名有需求的學生主動預約自己想談話的老師,解決其自身的問題。
(四)重視理論和業務學習,打造一支實干的學生管理師資隊伍。
在現有的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中,靠增加專職學生管理師資是短時間難以實現的,提升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工作有效性,應從提升學生管理師資隊伍的理論和業務能力著手。教師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論和業務水平,還能夠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潛移默化正向影響學生。近年來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參加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培訓、KAB師資上海培訓班、臺灣生涯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技巧等師資培訓、生涯、心理專業學習每年達到20人次。利用寒暑假等休息時間組團到臺灣高校考察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與生涯歷程檔案的理念,赴省內外兄弟學院學習文化育人工作理念、學習先進學生管理工作經驗每年8人次以上。學習歸來,開展學習經驗交流,并定期邀請校內外心理學、學生管理資深工作者來院講學,注重學習成果轉化,如實施信息工程學院個體咨詢機制,班主任輔導員在學生個體咨詢中使用新興的焦點解決技術引導學生找到存在自己心中的答案等,積極提升整體學生管理師資隊伍服務師生的綜合能力。
在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挑戰,我們要正視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有效解決途徑,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圍繞學生的自主性培養,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就能保證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