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艷萍
摘要:為了解醫學院教師職業倦怠對于護理教學的影響,有針對性的進行實地調查,由此結合調查結果以及相關文獻,研究了職業倦怠對臨床護理教學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教師;職業倦??;臨床護理教學;影響
當日復一日的在一個崗位上打拼,時間久了逐漸就會感覺“沒勁”。現實生活中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如果從教時間久了,總會有這樣的感覺,不復當年從教的豪情,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淡漠了,生活趨于平淡,工作太累……這種狀態就是職業倦怠。目前教師群體已經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群體,給學生、學校、教師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1研究綜述
職業倦怠是一種因工作帶來的心理枯竭現象,又叫做職業枯竭癥。表現為“活得真累”。這是一種不健康的但不是疾病性的狀態,即心理壓力大、心理不健康。
魏雪梅等人為了解臨床護理教師職業倦怠感現狀同時為心理健康干預提供依據,針對南充535名臨床護理教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教齡延長,職業倦怠感越強。李洪芝等人從臨床護理教師、護生以及患者及其家屬三個方面探索了影響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因素。傅端香的文章中針對高校教師的職業倦怠進行了研究。這些文獻中直接或間接的都針對職業倦怠進行了分析,本文在此基礎上主要利用文獻資料法和實地調查法進行分析,探討教師職業倦怠對臨床護理教學的影響。
2問題的提出
(一)醫學院臨床護理教師職業倦怠現狀調查
職業倦怠具體表現為身心疲憊,缺乏熱情和工作動機,感覺自己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挫折感和憤世嫉俗的情緒。為了解醫學院臨床護理教師職業倦怠現狀,針對某醫學院護理學院教師展開調查,參與調查教師26人,其中男性教師16人,女性教師10人。已婚教師22人,未婚教師4人。年齡段在20~50歲不等。教授1人,副教授8人,碩士生導師3人,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13人擁有初級職稱,11人擁有中級職稱,2人擁有高級職稱。碩士及以上學歷13人,博士在讀2人,在讀碩士11人。采用國內李永鑫等編制的CMBI問卷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研究對象中有18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檢出率達到69.2%。其中輕度職業倦怠9人,中度5人,重度4人??傮w上被調查者情感衰竭維度平均得分為16.7±6.697,人格解體得分10.07±5.423,成就感得分14.34±5.636。具體來看,不同學歷程度的教師,擁有高學歷的教師情感耗竭感最低,但不同學歷之間的差異非常大。而在人格解體、成就感方面得分都比較低,差異不大。不同職稱的教師高級職稱人格解體得分最高,而且與初、中級職稱教師差異非常大,而在情感耗竭、成就感兩個方面得分都比較平均。已婚教師在情感耗竭、人格解體、成就感三個方面的得分均普遍高于未婚教師,其中在情感耗竭、以及人格解體方面差距最大。
(二)結果分析
基于CMBI診斷標準,在有職業倦怠的臨床護理教師中,有5名輕度職業倦怠者,表現為情感耗竭,情感資源消耗過多,精力不足,身心疲憊,缺乏工作熱情和動機,工作效率低。有3名輕度職業倦怠教師表現為人格解體,具體而言人際關系惡化,在與工作對象交際過程中總是帶有負面情緒。1名輕度職業倦怠教師表現為成就感降低,對自己工作不滿意,感覺不能勝任工作,感到始終沒有進步,對前提比較迷茫。在中度職業倦怠者中有1人表現為身心疲憊,人際關系惡化。有4人對工作缺乏熱情和動機,情感資源消耗過多,對前途迷茫。重度職業倦怠教師往往由于工作壓力大,有辭職念頭,但又不能離職,工作效率非常低,工作質量差。對前途已經不抱任何期望,工作無創新。
3職業倦怠的影響
結合相關文獻資料來看,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不高,與教師職業倦怠有著非常大的關系。當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往往工作沒有熱情、情緒煩躁,對前途感到無望,人際關系惡化,對服務和接觸對象沒有耐心,態度惡劣,對自己的工作沒有成就感,對工作持消極態度。這樣一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就會對學生不負責任,態度惡劣,工作上沒有創新,往往以以往的經驗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方法沒有創新,單一刻板。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外在條件之一,教師的情緒、行為會影響學生,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對其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影響。
一方面,教師身心疲勞,對學生的觀察、教育能力就會降低,在教學活動往往就會采取得過且過的念頭,按部就班地進行知識的傳授,這不僅對學生不好,同時對于臨床患者也非常不友好。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學方法不靈活甚至出現失?,F象,教學活動機械死板,效果低下。
另一方面,教師對工作沒有熱情、動機,情感消耗過度,對學生的心理援助、管理指導就會降低,現代教育理念下,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者、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在傳授具體的護理知識中就有帶有不好的行為,有教無類,對學生以后從事護理工作影響非常不好。而且師生之間的關系會惡化,矛盾多,導致學生降低學習的熱情與興趣,甚至出現厭學。教學效果必然下降。
此外,職業倦怠的教師人際關系出現惡化,摩擦就會增多,充滿負能量,如果教師出現嚴重的職業倦怠,可能會出現用惡劣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情況,甚至無故責罰學生的現象。有加拿大學者針對這種情況進行過全球性的調查,結果顯示,遭遇無故責罰的學生出現心理疾病的概率是接受正常教育學生的2倍,易患焦慮癥、抑郁癥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在《師源性心理傷害的成因及對策》調查中,無故責罰學生,講課死板,對工作不負責任、偏心等行為,不受學生喜歡,且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4建議
臨床護理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筆者認為是工作壓力過大,造成心理壓力大,而且在長期工作中,沒有得到適當的緩解,心理始終受到重壓,最終出現職業倦怠。所以,筆者認為重點還是要學會舒緩個人心理,學會自我照顧。
(一)重視自己的感受和感覺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護理學教授LoisHowland認為,學會自我照顧非常重要,這不僅有助于維護身體健康,也有助于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因此,首先就需要及時發現并消除自己產生的消極想法,并試著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種方法叫做正念減壓法。實質就是從自身的感受和感覺出發,用積極的態度去沖抵、緩解消極念頭。長期下來會樹立正確的意識觀念,從而面對壓力時能夠作出健康的反應。
(二)發現并享受工作的樂趣
現在教育教學的理念一直在變化,為的是順應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而且護理方面的專業知識也在日漸豐富。因此,作為臨床護理教師應對工作保持好奇,找到途徑從工作發現新鮮的事物。筆者認為,可以嘗試新的改變,比如說研究一些的新的教學方法,教學理論,打破自身固有的教學套路,嘗試一些有效且新鮮的教學套路。
(三)練習深呼吸技巧
在進行教學活動前,乃至備課前,進行多次深呼吸,這樣做可以使教師更加清醒、冷靜地將自己的工作快速梳理出來。
(四)短暫的休息與長假結合
當進行了一次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對自己的狀況進行以下評估,然后短暫的休息一下,利用十幾分鐘的時間和同事、學生去喝杯咖啡,進行情感交流活動等,暫時離開壓抑的環境,放松自己。同時利用好自己的假期,在恰當的時機給自己放一個長假,去旅游、去陪伴家人等等,遠離工作,使自己放松,并養精蓄銳。
5結束語
臨床護理教學老師出現職業倦怠對于臨床護理教學的影響非常巨大,而且這種影響通常都是負面的,危害性非常大。而目前臨床護理教師是職業倦怠高發群體,因此,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緩解教師的職業倦怠起到一些參考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