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焱屾
摘 要: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農產品市場的繁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農產品市場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由于農產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農產品檢測工作。
關鍵詞: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212
1 我國農產品檢測體系的發展現狀和意義
1.1 我國農產品檢測體系的發展現狀
近些年,我國已經成功建成13個政府級和近300個部級農產品質檢中心。
而且其中有近200個部級質檢中心已經順利通過國家農業部的授權。在農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質檢條件也正在日趨健全,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也在日益提升。
1.2 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農產品檢測主要包括農業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過程中需要的客觀因素。可以被認作農業作物安全生產的關鍵保障。所以農產品檢測的發展對農產品質量的好壞將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而且農產品的質量是否達標對人們身體健康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建設和健全農產品檢測體系對食品安全方面非常重要。
2 當前我國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中的問題
2.1 質檢人員專業水平亟待提升
優秀的質檢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順利完成,保證人民的生命健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包含有多個方面,如計量、檢驗、相關設備的使用、國家政策法規的熟知等。因此,質檢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學習能力,保證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高效進行。
2.2 檢測能力水平需要提高
縱觀當前我國農產品檢測機構,大都存在著檢測能力水平低下的問題。我國農產品質檢機構不僅需要在設備上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設備更新換代,還需改善檢測機構的檢測環境,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檢測環境,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3 檢測儀器和設備方面
建成1個健康綠色的農產品檢測部門所需的檢測儀器以及設備的價格都不菲,最低都要花費幾百萬元。但是,現在國家財政通常是按照年度投入,因此建設這樣一個機構需要國家連續7、8a的資金投入。
3 加快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與發展有效措施
3.1 加快完善農產品的檢測體系
運用有效手段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體系,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水平。由此看來,國家相關部門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地開展農產品檢測體系的健全工作,如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中西部地區,設備設施相對落后,但一些省市的農業發展較好,農產品種類豐富。針對此類情況,應逐步完善該省市的農產品檢測體系,實地進行考察,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檢測體系的調整,從而高效地解決質檢機構地區分布不平衡,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加快我國農產品檢測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3.2 運用有效措施健全農產品標準體系
標準是對農產品進行相應檢測的主要依據和判斷準則,所以在進行農產品檢測前,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檢測標準體系。隨著農產品檢測體系的不斷完善,其檢測標準也應該進行實時更新和換代。根據現階段我國的農產品檢測發展水平和國際上農產品檢測的標準,因地制宜地進行我國農產品檢測標準的制定,力爭讓這些標準成為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具體依據和相關部門實施有效監督的法律依據,以達到我國農產品進行檢測和檢驗時有標可依的目的。
3.3 加強監管,制定合理獎罰機制
要達到農產品質量檢測的最高水平,各農產品檢測機構需加強監管,制定合理的獎罰機制,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因此,各級衛生防疫部門及其負責人應貫徹實事求是、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能,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的監督,運用有效措施保證農產品檢測的合理合法,不給不法分子可趁之機,杜絕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防止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中。衛生部門應制定舉報獎勵機制,實現各個部門的實時監督,實現人民對于權力的監督,對于舉報違法查明屬實的情況,應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和精神表彰,以達到農產品檢測的最終目的,切實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維護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3.4 整合有效資源,提升農產品質檢水平
對于有效資源的整合,大致分為2個方面:對現有資源的整合;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通過提升自身檢測水平,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大力培養專業人才等達到資源的整合。有效資源的整合還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努力實現質量檢測機構整體質檢水平的提升,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對外貿易中占據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董金陽,高希寧.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博弈分析及相關解決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0(2).
[2]王婷婷.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