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潮
【摘 要】森林資源是我國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但同時森林防火問題也成為從業者普遍關注的問題。針對塞罕壩夏季旅游區的森林防火問題論文對其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以及相應的對策進行了討論,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Abstract】Forest resour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but at the same time, forest fire preven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practition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in Saihanba summer resor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staff.
【關鍵詞】塞罕壩;防火;對策
【Keywords】Saihanba; fir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2-0111-02
1 引言
塞罕壩機械林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人工林場,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也是河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旅游資源。近年來,其在保護河北生態環境,改善河北省濕地體系建設以及荒蕪土地生態體系建設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為更好地保護塞罕壩的森林資源必須要重視其防火工作的開展。
2 塞罕壩夏季旅游區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塞罕壩機械林場是河北省林業廳直屬大型國有林場,也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場總經營面積140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12萬畝,森林資源總價值約202億元。多年來,塞罕壩林場始終把“不發生森林火災就是最大的經濟效益”作為指導思想,把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頭等大事,齊抓共管,狠抓各項措施落實,取得了自建場55年來“無森林火災、無防撲火安全事故”的好成績。塞罕壩林場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典型范例,護林防火工作意義重大。因此在做好春、秋季防火工作的同時,做好夏季旅游區的防火工作尤為重要,塞罕壩林場認真分析形勢,采取雷霆措施,保證夏季旅游區森林資源的萬無一失。
3 塞罕壩夏季旅游區護林防火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3.1 景區客流量逐年增加,人為火源隱患增多
隨著塞罕壩知名度的不斷提升,來場旅游觀光和學習的人員絡繹不絕,據統計,2015年游客是53.5萬人次(含旅行社優惠減免人次)、2016年游客是58.5萬人次(含旅行社優惠減免人次),2017年游客是64.1萬人次(含旅行社優惠減免人次),游客在逐年增加;夏季在景區內從業人員較往年也有所增加,每年不少于2000人;由于人員流量大,動向不明,防火意識淡薄,施工作業,電焊等人為火源隱患增多。
3.2 氣候因素影響較大
塞罕壩從氣候上來看屬于是寒溫性大陸性氣候,因此該地區降雨量總體來說較少,年均降雨量在422.9mm,夏季降雨量相對來說最多占全年總降雨量的65.59%,而且數據統計顯示,塞罕壩地區的各個季度的降雨量相較于年均降雨量其保證率近年來不足60%[2]。這樣的氣候條件導致林場整體的氣候特點為干燥多風,尤其是夏季,其降雨量明顯不足,氣溫升高,濕度降低,氣候干燥,大風天氣增多。近幾年,塞罕壩夏季連續多天無有效降雨是常態,對夏季旅游區防火工作極為不利。
3.3 可燃物載量多
塞罕壩有林地面積由建場前的24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12萬畝,增長了近5倍,林內樹種多是落葉松、白樺、云杉以及樟子松等,這類樹種多數具有較長的落葉期,并且極易著火,一旦著火則很容易引發較大的火災。隨著近幾年來封山育林工作的逐步開展,林區建設范圍逐漸增大,已經逐漸形成大片林區,山上的草木種植更加繁盛,但同時也使得枯枝落葉的厚度逐漸增加。這種情況下,森林的載體熱能逐漸上升,可燃物的數量也顯著增加,無疑增大了火災的發生幾率。
3.4 天然火不容忽視
春季和夏初是干悶雷多發期,容易引起兩方面危險:一方面是干悶雷極易擊中高壓電纜,導致停電,甚至電纜起火;另一方面是干悶雷閃電瞬間的爆發極易把較高的樹木劈開,雷火和地面的可燃物接觸,極易引發火災。
4 優化夏季旅游區防火工作的對策
4.1 加大森林防火責任制的推行力度
森林防火責任制度的推行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于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為此,相關部門可以將防火管理部門中的各個人員進行明確的職能分配,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保證所有工作人員切實做好自身的分內工作。此外,應重點加強防火以及救火的方案制定工作,借助于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建設相應的指揮系統以及資源共享系統,這樣可以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全面的傳輸防火管理以及救火信息,保證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開展相應的應急工作。另外,森林防火責任制度的推行以及落實需要相關人員簽訂責任狀以及防火公約,將區域進行劃分并以樹立責任標牌的形式落實個人責任,深入貫徹落實個人的防火責任。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嚴格控制日常巡查工作,加大防火工作管理力度。
4.2 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隊伍建設
為提高所有人員的防火意識,還必須要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相應的宣傳工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利用塞罕壩播報欄目每晚黃金時段滾動播放護林防火公益廣告、護林防火標語和防撲火安全知識等;第二,利用短信、微信平臺向來場游客發送防火宣傳信息,并在各山門售票處,定時播放護林防火宣傳廣播;第三,在出售入園門票時,同時發放防火宣傳單(卡);第四,將防火宣傳口號統一印制在森林公園票據背面,作為溫馨提示,提高入園游客的防火意識;第五,做一次大規模的護林防火萬人簽名活動,提高全民護林防火意識,營造“人人參與護林防火”的濃厚氛圍。另外要進一步完善隊伍建設,強化功能,保證防火工作的有效開展[3]。endprint
4.3 加強火源管控,隱患排查
加強檢查督導,加大隱患排查力度。檢查員和護林員要加強對過往行人、車輛的宣傳教育、查扣火種,杜絕火種進山入林;加大各旅游景點、賓館、度假村和燒烤攤點的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對全場高低壓線路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和維護檢修,做到“問題早發現、隱患早排查”。
4.4 完善旅游區防火各項制度
防火制度的完善首先需要制定必要的森林防火措施以及相應的緊急方案,不斷健全防火各項制度。要求巡查人員將每天的巡查結果以書面的形式進行記錄;其次,進一步完善防火運作系統,這樣可以便于工作人員及早掌握發現潛在的火災隱患,并在發現隱患的第一時間做出必要的處理[1];最后,完善巡查機制。在防火工作開展中,工作人員每天定時進行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及時發現火情,能夠做到撲救及時。一般而言,在實際的工作中,巡查方式可以采用走路或者騎車等多種方式。巡查內容包括相應的防火宣傳建設等多方面的內容。
4.5 建立火災預警和預防機制
火災預警和預防機制的建立主要是為了便于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做出必要的處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借助望火樓等設施,發揮廣大群眾的報警作用,對旅游區進行全方位的監測,發現任何火情都要在第一時間報告相關的管理部門。對于可能發生或者是發生重、特大火災的情況,相關部門在接到報告后要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處理方案,并且要及時掌握火情動態信息。第二,防火預案的制定要綜合考慮森林火災以及火情信息,對火情的性質以及程度和影響等做出準確的判斷,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應急方案,并及時組織撲救。
5 結語
總而言之,塞罕壩夏季旅游區的防火工作形勢嚴峻,為防止重大火災的發生,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重視各項火災防治機制的建設,從根源上解決火災隱患。相關工作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責任心,從自身做起,嚴格貫徹落實各項責任,保證各項防火工作的有效開展,為保護好國家森林資源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穆榮俊.塞罕壩林業資源的森林防火管理[J].江西農業,2017(21):94.
【2】閔學文.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01):79+100.
【3】劉延文.塞罕壩機械林場防火現狀及思考[J].河北林業科技,2012(03):35-36+109-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