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家棟
【摘 要】生活污泥來源于城鎮污水廠污水處置后的沉淀部分,一般污水廠經過一次離心脫水過濾后,出廠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后經過干化、焚燒、堆肥、添加藥劑等工藝,可將污泥含水率進一步降低,最終形成含水率30%到60%不等的污泥,可以用作園林綠化堆肥,或進行填埋處理。
【Abstract】The domestic sludge is the sedimentation part of after-disposed swage from urban wastewater plant. Usually, after one time centrifugal dehydration filtration in the wastewater plant,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ludge leaved the factory is about 80%, then through the processes of drying, incineration, compost, and adding medicament, we can further reduc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ludge, finally, form the sludge with the moisture content being 30% to 60%, it can be used as garden greening compost, or be landfilled.
【關鍵詞】污泥處置;含水率;青浦區
【Keywords】sludge disposal; moisture content; Qingpu district
【中圖分類號】TU9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2-0175-02
1引言
污泥處置是保證城市穩定運行的重要民生工程,尤其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城市管理要像繡花針一樣”,為徹底解決我區污泥處理處置出路問題,應當牢固樹立生態環保意識,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切實減少污泥處置引發的各類矛盾。
2 青浦區污泥處置現狀
目前,青浦區建有巴安污泥干化廠、污泥堆肥廠2座永久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項目200噸/天[1],共計400噸/天,其中,巴安污泥干化廠設計規模200噸/天,2016年試運行,2017年3月1日起開始商業運營,污泥干化廠因設備等原因,生產一直不夠穩定,雖多次整改情況有所好轉,但始終不能保證滿負荷運行,目前實際處理能力約170~180噸/天,而且,設備檢修及污泥進出場期間存在臭氣無組織排放和臭氣擾民問題,干化污泥出路原運往青浦熱電廠摻燒,后因熱電廠檢修、大氣排放不穩定等,自2017年7月停止污泥摻燒至今,經協調,目前干化污泥均運往老港衛生填埋;另外,污泥堆肥廠設計規模200噸/天,2014年委托第三方運行至今,目前處于環保驗收階段。受進廠污泥重金屬超標影響,導致最終產品出路受到限制,按照中央環保督查要求進行整改以后,目前以接受青浦一污廠、朱家角污水廠兩廠污泥為主,實際處理不足35噸/天,堆肥污泥出路為園林綠化用土。
3 污泥處置面臨的問題
根據近兩年的實際運行狀況、污泥出路和環境限制(臭氣、重金屬等)等因素,我區兩座污泥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共約250噸/天,僅能滿足全區10座城鎮污水處理廠現有污泥處理,加上污泥處理后續處置出路不暢問題突出,本市郊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后基本運往老港衛生填埋,上海市市容綠化、環保等部門一直在壓縮郊區污泥進場填埋總量,要求各區自行就地處理、處置,2017年中央環保督查后,本市可能逐步停止郊區污泥運往老港填埋。此外,環保部門對污泥堆肥泥質、出路要求日益嚴格,極可能隨時叫停污泥堆肥項目;另外,臭氣擾民問題時有發生,本區污泥干化廠、堆肥廠均離居民區較近(僅隔一條上達河),附近居民一直通過不同渠道進行反映,2017年中央環保督查期間,居民投訴不斷,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中央環保督查組明確要求整改。
4 污泥“干化+焚燒”項目有效解決污泥處置問題
初步測算,正在實施提標、擴建的5座污水廠建成通水后,2018年,本區污泥產生量將增加到約350噸/天;2020年,本區污泥產生量將增加到約400噸/天。根據本市相關規劃與要求,郊區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以“干化+焚燒”為主[3],由各區自行負責實施。“十三五”期間,將按照規劃積極采取措施,以確保本區污泥得到有效、規范和安全處理、處置。
根據我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規劃增量預測,同時,鑒于前述污泥處理廠能力不足、后續處置出路不暢和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等因素,為徹底解決污泥處理和處置出路問題,我們擬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污泥干化、焚燒項目建設。
主要建設項目內容:在現有200噸/天污泥干化能力的基礎上,再擴建污泥干化規模200噸/天;新建污泥焚燒能力400噸/天。項目需新征土地約51畝。
項目建設方式:建議采取PPP方式進行建設和運營。本市具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豐富經驗和實力的國有企業優先考慮。
建設計劃:計劃2018年啟動項目前期工作,爭取2020年年底建成投運。
項目規劃選址:項目有天馬焚燒廠南側、巴安污泥干化廠西側、巨浪環保西側、熱電廠新址東側、白鶴污水廠北側、蘇州河南岸等6個備選項目選址。其中,天馬焚燒廠南側、蘇州河南岸(地處規劃的青松、嘉青生態走廊)、白鶴污水廠北側3個選址,現狀土地性質為基本農田;巨浪環保西側/北側、熱電廠新址東側2個選址,屬工業用地;巴安污泥干化廠西側選址,屬規劃市政用地。規劃、土地、交通、環境、穩定等是影響項目選址的幾大關鍵因素,其中:endprint
第一,規劃、土地方面。6個備選選址均可行,但基本農田、工業用地調整為市政用地,需要進行專項規劃論證。
第二,交通方面。白鶴污水廠北側、蘇州河南岸2個選址,不僅對周邊交通有較大影響,而且污泥進出場需經行沿線村莊,其他4個選址交通條件好,對周邊交通也沒有大的影響。
第三,環境、穩定方面。①白鶴污水廠北側地塊臨近鎮區和村莊,300米范圍分布3個行政村,1公里范圍涉及11個自然村落,3公里公參范圍涉及嘉定安亭、昆山花橋;②吳淞江南岸地塊,300米范圍涉及2個行政村,1公里范圍將涉及昆山市花橋鎮成片集中居民區,3公里公參范圍還涉及嘉定區安亭鎮;③巴安污泥干化廠西側,往南300米范圍已涉及青浦城區居民區,往南1公里范圍涉及成片的集中居民區、學校、幼兒園等,3公里公參范圍均在青浦行政區域;④熱電廠新址東側地塊,300米范圍涉及2個自然村46戶民房,1公里范圍涉及7個自然村落,3公里公參范圍均在青浦行政區域;⑤天馬焚燒廠南側地塊,300米范圍涉及1個自然村5戶民房,1公里范圍涉及5個自然村落,3公里公參范圍還涉及松江區天馬鎮;⑥巨浪環保西側/北側地塊,300米范圍村落已全部拆遷(巨浪環保危廢處置車間周邊800米范圍除1戶民宅外已全部拆除。據了解,巨浪環保以南800米范圍之外40余農戶強烈要求拆遷),1公里范圍涉及5個自然村落,3公里公參范圍還涉及昆山淀山湖鎮。
第四,環境防治技術措施。①焚燒煙氣處理:焚燒煙氣經凈化后排放,排放標準滿足國際上最嚴格的歐盟垃圾焚燒污染物排放標準DIRECTIVE_2000,優于國內排放標準。②臭味控制:車間密閉,負壓控制,抽氣經高標準除臭處理后排放,排放標準達到最新最嚴的上海市地方標準《惡臭(異味)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1025-2016);③干化過程中產生的干化含臭廢氣送焚燒爐焚燒,徹底除臭;④爐渣處理:焚燒爐渣按一般固體廢棄物處理,可做建材或外運至垃圾填埋場填埋;⑤飛灰處理:飛灰經穩定化處理后按要求送老港飛灰填埋場按危險廢棄物處理;⑥污水處理:本工程污水預處理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納管排放標準[2]。
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暫按300米保守考慮,300米范圍內居民需拆遷,我們擬推薦巨浪環保廠西側/北側地塊作為第一備選選址(選址巨浪環保北側地塊,離強烈要求拆遷的40余農戶所在村的距離,比西側地塊遠約100米),天馬焚燒廠南側地塊作為第二備選選址。
4 過渡期污泥處置方案
同時,加快建設過渡期(2018-2020年)污泥深度脫水應急處理項目預測[3],2018年,本區污泥產生量將增加到約350噸/天,現有兩座污泥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250噸/天(干化180噸/天、堆肥70噸/天)。在污泥干化廠面臨暫時可能停產、新建污泥干化廠預計2020年年底前建成的情況下,必須加快建設污泥應急處理項目進行過渡,過渡期后,相關設施將作為我區永久性污泥處理應急設施,污泥堆肥廠車間作為脫水污泥應急儲存倉庫,在污泥干化或焚燒系統發生嚴重設備故障等必須停產時,可應急儲存30天脫水污泥。
【參考文獻】
【1】青浦新城“十三五”污水規劃[Z].
【2】滬府發〔2016〕91號. 郊區污泥處理處置行動計劃(2018-2020)(青浦部分)[Z].
【3】上海市水務局.上海市污水處理系統專業規劃修編(2020年)[M].上海:上海市水務局,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