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影
摘要:幼兒教育應當承擔起這樣一種責任:讓幼兒從小學會學習、學會表達、學會創造。幼兒園教師應站在時代的高度,致力于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從調整觀念開始,創設適合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情境,實施有效的創新教學措施,讓他們在幼兒園生活、學習中產生創造欲望,促進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創新能力;途徑和策略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永恒主題。談及幼兒創新,有些人可能會不以為然,認為幼兒年幼無知,只有玩和淘氣的份兒,談什么創新。然而,如果做個有心人,經常留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游戲活動中的言談舉止,我們就會發現:在他們身上確實蘊藏著豐富的想象力,閃現著創新的火花。幼兒的創新潛質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好奇、什么都想試一試、愛問為什么是孩子的特性,而正是有了這種執著的探索精神,盡管他們的創新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這種經常的創新實踐精神是難能可貴的,而且幼兒的創新潛質十分巨大,我們有責任加以保護和挖掘。
創新能力教育應該從幼兒園開始,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樹立創新教育觀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幼兒教師首先要更新幼兒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教育觀,提高對創新性教育的認識。認識創新絕非僅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綜合素質。幼兒教育要依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保護和萌發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獨立性等等,從而為他們和諧幸福成長創造條件。
二、努力營造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氛圍和環境
首先,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學習中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極易被感興趣的內容所吸引,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創設一個個引人入勝、能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興趣的良好環境(利用花壇、走廊、墻角為孩子設立植物角、動物角、科學角、活動角等),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這樣也就為幼兒自主參與探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于孩子創新能力培養的氛圍必須是寬松愉悅、安全和諧的,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孩子們會自發地陶醉于充滿樂趣的想象創新活動之中。究竟該如何去營建良好的創新氛圍以激發幼兒的創新靈感呢?教師可以在活動角為幼兒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和小瓶。幼兒任取顏色相互搭配,便可發現,瓶中的顏色一會兒變深,一會兒變淺,一會變綠,一會變紫,十分奇妙,一下子對顏色的變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幼兒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后,為進一步提高對配色活動的興趣,教師應及時為幼兒準備相應的宣紙和剪好的各式服裝外型,讓他們嘗試配置顏色裝飾服裝。
其次,好奇、好問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萌發創新能力的起點。只有對事物好奇,才會去思考和探索,逐步發展為創新或創造的能力。小朋友經常會問:“老師,霧是哪里來的?”“老師,你說太陽下山了,太陽真的下山了嗎?為什么夏天會打雷,冬天不會打雷呢?”有時候,奇怪的問題常把教師難住了。但是此時教師決不能厭煩,用三言兩語打發孩子。這樣會挫傷他們探索的積極性。那么,應該怎樣做呢?教師要尊重幼兒,理解幼兒,把幼兒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遇事多和幼兒溝通、商量,要相信幼兒,尊重幼兒的選擇,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嘗試獨立思考。教師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觀察他們的言行,對幼兒在嘗試過程中出現的過失要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無拘無束地大膽表現。當幼兒在創新過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時,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積極鼓勵和正確引導。教師應該深入其中,組織幼兒,積極探究,尋找原因,幫助解決。當孩子在創新過程中講錯或做錯事情時,教師不能加以訓斥,粗暴對待,否則,會就此堵住孩子再創新的源泉。
三、實施有效的創新教育手段
1.將游戲真正還給兒童。一是設計激發創新的豐富多彩的游戲。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把創新性的游戲設計與創新教育結合起來,我們需要重點考慮游戲的內容,使其能夠借助想象和虛構,將自然常識、生活常識、科學知識和社會知識等系統地歸納、整理、總結、整合,加以創新性表達,又要使幼兒容易理解和愿意參與,還要考慮使其具有游戲性、表演性和愉悅性,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創新。當然,對于幼兒來說,游戲內容必須貼近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能在游戲中顯示自己的能力,通過角色扮演開發創新潛能,通過成功表演獲取快樂。二是組織和實施游戲時要盡可能為他們提供選擇的機會。在游戲時教師只設計一個主題,接下來游戲的形式選擇、材料的運用要由幼兒自己設計,給他們選擇的自由。為了避免幼兒的失敗和挫折,獲得創新需要的滿足,教師提供關鍵性的技術指導是必要的,但不能剝奪幼兒進行創造性選擇的權力,同時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所選擇的任務,以保證他們獲得全面的滿足體驗。
2.鼓勵兒童多角度思考問題和多提問。多角度思考問題,實際上就是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培養發散性思維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老師在各種活動中或專門設計一些發展思維訓練的方法,以達到培養、開發創造力的目的。要經常引導幼兒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漸養成換一條思路想想的好習慣。比如說,筷子除了吃飯外,還能有別的用途嗎?突然下了一場大暴雨,村莊、城市、以及田野里的莊稼都被淹了,那么暴雨除了危害,就沒有一點兒益處嗎?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個事物,都可以作為啟發孩子多角度思維的內容。
3.有計劃地訓練兒童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創造之母,沒有想象能力就沒有創新能力。在幼兒教育中,要有計劃地訓練幼兒的想象能力。訓練方法一般有:(1)講故事、編故事,教師在講故事的時候,不妨在講到一半時,戛然而止,讓孩子根據前面的情節續接故事,還可以鼓勵孩子直接編創故事。(2)進行概念的聯結訓練,經常出一些毫不相干的概念,比如說“電腦”與“大樹”,讓孩子通過聯想把它連接起來,編出一個完整的情節。(3)看文字畫畫,可提供一些文字(或口語),讓孩子把文字的內容用圖畫的形式畫出來。
總之,人的創新能力是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逐步形成的,創新教育應從幼兒時期開始,每個幼兒都可能是小小“創造發明家”,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精心培育這些創造萌芽。
參考文獻:
[1]謝雪琪.幼兒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考試周刊,2016(31).
[2]冉海英.自主性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意識[J].小作家選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