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要:時政熱點不僅僅是高中政治科目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分析歷年高考政治真題,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基本都以時政熱點作為高考考查的背景材料,事實上對于高中政治的教學而言,是圍繞時事政治所延展的教學,所以說關注、分析時政熱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時政熱點;高中政治教學
傳統上的高中政治教學主要是理論性的,這種教學模式有自身的優勢,但隨著高考改革的變化,以及時政熱點所具有的相關術語在課程教學并不具備,這凸顯了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就高中政治教學而言,單純的理論是滿足不了實際教學需要的,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如果能將時政熱點巧妙的滲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利于拓展和補充政治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并能引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但到底如何將時政熱點與高中政治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并非易事。本文就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經驗進行簡單總結。
一、以時政熱點為話題導入新課
用新鮮的時政熱點作為一節課的開場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關注度,積極性。比如我在講《政治生活》第四單元《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這一課的時候,以“朝鮮又給世界一個意外的驚喜:再次進行了核試驗,引發了世界的高度關注”為例導入新課,記得當時學生的注意力一下特別集中,關注度極高,教師抓住時機,引導學生了解本課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知識,并留懸念,要求學生學習完本課知識,分析分析朝鮮的做法,以及簡單說明世界各國高度關注朝鮮核試驗的原因;另外,講《文化創新的途徑》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屠呦呦的相關事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外通過相關的先進事跡的講說、播放能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不僅能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然利用時政熱點導入新課,既可以利用多媒體,也可以教師自己講述,也可以要求學生上課前進行查閱相關資料,課前利用三分鐘左右時間由學生進行講述等等。
二、利用時政熱點,突破政治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如果在高種政治課堂中,能把時政熱點貫穿在整節課中,這樣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文化生活》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一課時,就結合當時央視熱播的節目《國家寶藏》相關內容進行分析說明,給學生講述“《國家寶藏》立足于中華文化寶庫資源,通過對一件件文物的梳理與總結,演繹文物背后的故事與歷史,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在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了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喚起大眾對文物保護、文明守護的重視。除此之外,《國家寶藏》還通過邀請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作為“國寶守護人”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過電視化語言的呈現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不僅是一件博物館中的陳列品,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文化傳奇?!苯處熢O置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看短片探討、分析說明,解答問題,這不僅僅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關鍵是學生通過對這些相關資料的了解、分析,能自己總結出中華文化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且具有包容性的特征,這就很巧妙的將課本知識與時政熱點相結合,且化解突破了重點難點知識,并能引導學生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三、結合時政熱點,進行習題演練
僅僅通過上課的分析、探討,難以達到高考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結合時政熱點出一些相關的習題進行演練、精煉。不管是平時的課練、周練,還是單元檢測,作為教師必須精挑相關習題,這不僅僅是高考改革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例如在講解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的相關知識時,就結合當時的房價的相關時政熱點進行分析,“房子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還有當時比較熱議的網約車,展示背景材料設置問題“結合材料并運用市場經濟的有關知識,說明網約車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必要時可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原因”,再比如結合當時時政熱點共享單車,多媒體展示材料,設置問題“結合材料,分析說明共享單車投放市場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等等,這不僅能培養學生養成關注時政熱點的好習慣,更能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四個方面的能力;另外,教師要結合高考真題進行講解,因為高考真題考查的背景材料基本都是當時的時政熱點,通過習題分析總結做題方法與技巧。
總之,在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下,高中政治的教學目標不再滿足于學生記憶力與理解力的考核,而是轉型向了對學生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在高考中,這種考核形式的載體就是時政熱點材料。在這一教學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科目的教師,就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潮流,在素質教學的大環境、大背景下積極地在實際教學中引入時政熱點材料,轉變教學模式,并巧妙的將高考所帶來的內壓和時政熱點材料在教學中產生的新鮮感作為外壓,兩者相結合就使學生產生了相當的學習動力,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的引導確立,并在這一前提下,加強對學生的時政熱點的教育,提高高中政治成績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