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館主要的作用是向公眾進行科學思想知識以及方法的宣傳,是大眾了解科學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實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和方式。隨著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作用也逐漸的凸顯出來,所以做好科普教育工作也是必要的,這也對科技館的科普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科技館的科普教育形式也面臨著創新。本文主要對科技館科普教育形式的具體創新進行分析。
關鍵詞:科技館;科普教育形式;創新
科技館展現的都是比較先進的科學技術,因此創新也是科技館的核心。近年來隨著科技館對科學技術知識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講解和傳播,使得公眾對科學的內涵理解的更加深刻,在社會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反響。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教育的深化,人們到科學館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參觀,而是期望能夠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當前的科技。但是我國科技館的建設內容以及設置等同質化嚴重,制約著科技館事業的發展,因此為了滿足大眾對科技了解的需求,還需要加強對科技館教育形式的創新。
一、科普教育的意義分析
科普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社會、自然學科知識的普及,對社會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科技和新興事物的發展,舊時代的一些封建思想迷信也被消除,通過對這些不良思想的摒棄對社會的穩定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科普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對一些非科學思想的消除,幫助人們還原一個科學、真實的生活環境,使大眾能夠更好的了解世界,探索宇宙的奧秘,所以通過良好的科普教育也是促進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提升大眾的基礎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普及[1]。所以科普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表明對科技館科普教育形式的創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科技館科普教育形式的創新策略
(一)對展品形式的創新
在展品形式的創新中,可以從兩個方面表現,其一為對展品外觀設計的創新,可以突破常規的外觀設計形式,不僅要能夠反映出展品的具體形象,同時還需要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進而更好的吸引群眾的注意力,使群眾有興趣對科技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其二對展覽環境布置的創新,營造良好的科普展覽氛圍,突出科技普及的主題,保證展品能夠反映相應的科普道理,使觀眾對展品產生好奇心,想了解展品的內容以及意義等,并為觀眾提供動手參與的機會,使觀眾能夠主動的參與其中,并進行探索、學習和思考。
同時在展品的創新上,還可以結合當前的形勢,體現出社會熱點,利用新技術以及形式將科研的成果轉化為大眾容易接受的展品,從而使一些高新的技術以及科學信息及時的傳達給觀眾,使大眾能夠了解國家科技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
(二)對科普實驗的開展
針對青少年可以建立趣味性的科學實驗室,這也是為社會未來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科技館需要將青少年的科普活動作為工作開展的重要任務,通過趣味性實驗室的建立,培養青少年的動手、動腦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科普活動項目的開展,還有利于將一些志趣相投的青少年聚集在一起,比如通過實驗室、興趣小組的建立等,引導這些青少年選擇研究課題,開展研究課題,實現對科普活動范圍的拓展和延伸[2]。同時還可以在原有的科普實驗室基礎上實現對實驗的創新,比如可以開展天文工作室、機器人工作室以及親子科學工作室等,通過對這些科學實驗的參與,提升青少年的想象力,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探索精神,激發青少年的創造潛力。
(三)展覽教育活動的創新
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可以將不同區域的活動通過一個主題實現鏈接,并在其中突出重點,便于參觀者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在科技館的展覽教育活動創新中,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觀眾設置不同的主題。比如針對3-7歲的兒童,開展以樂園為主題的展廳,將我國的古代發明等內容融入其中,使兒童們能夠從宏觀的視角下了解和認識這些科技,并認識到我國古代的智慧,通過這種主題教育的方式實現教育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開展擴展教育,包括科學表演、科學俱樂部、科普電影以及DIY樂園等,拉近科學與青少年的距離,進而更好的實現科普教育。此外,科技館還可以根據不同觀眾的需要開展科技培訓服務,可以通過自辦、協辦以及聯辦的方式,開展不同形式、內容以及階層的科技培訓。比如可以開展外語培訓、計算機培訓、物流師培訓、茶藝師培訓等,利用科技館的有利條件,探索出科學的的工作方案。
(四)完善科技館的信息建設
為了加強對科技館的信息化建設,還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發揮科技館的優勢,開展特色化的科普教育形式,進而有效的激發公眾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提升科技館的科普教育能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比如可以利用仿真技術、影視技術以及自動控制技術等實現對現代科技的完美展示,為觀眾帶來新的感受。或者可以通過網絡開展遠程科普教育活動,使公眾可以足不出戶就了解到科技館的相關科技內容和產品形式,發揮科技館資源的最大優勢,突破科技館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為科普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結語:
綜上所述,科技館的科普教育工作是對自然、社會學科知識的教育和普及。隨著社會以及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在接受這些技術的過程中,大部分公眾對這些技術的原理不了解,所以還需要通過科技館的平臺為其科普,隨著人們對科技了解欲望的提升,科技館也需要不斷的創新科普教育形式,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力,提升觀眾對科技的探究欲望,實現對科技知識的普及。
參考文獻:
[1]羅靜婷.淺談科技館科普教育形式的創新[J].科學家,2017(8):6,33.
[2]成延防.科技館科普教育的創新形式[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21):90-90.
作者簡介:杜娜(1983.08)女,大學文化程度,文博系列館員,現就職于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