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梔子+鄧瑤
摘 要:本文通過格賴斯的合作原則和索振羽的得體原則,從遵守和違反兩方面,對《外科風云》中男女主角的對白進行分析,并探究其語用原則靈活使用的機制,為研究男女主角對白對情節發展、人物性格展現和情感轉變的推動作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合作原則 得體原則 語用分析 影視對白
《外科風云》是2017年播出的一部優秀國產電視劇,講述男主人公莊恕從美國回到仁和醫院,尋求29年前母親的醫療事故真相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他與女主人公——同事兼29年前受害者的女兒——陸晨曦相識并相愛,兩個人的對白貫穿全劇始終,串連故事情節和感情線,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本文從語用原則出發,以男女主角對白為例,分析《外科風云》中對白是如何通過遵守或違反語用原則來展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以及實現情感轉變的,并簡要探析其中語用原則靈活使用的機制。
一、合作原則視角下的對白分析
(一)量的準則
1.遵守量的準則
在《外科風云》第二十二集中,當莊恕得知陸晨曦就是當年手術事故去世患者的女兒時,立即回醫院找她。對話如下:
陸晨曦:“你怎么來了,你不是回家了嗎!今天手術的病人有問題嗎?”
莊 恕:“哦,我給ICU打過電話了,一切穩定。”
陸晨曦:“那你來……找我?”
莊 恕:“看完病人,順道過來的,感謝一下你送我的東西。”
得知陸晨曦的身世,莊恕既憤怒又悲傷,但陸晨曦的疑惑讓他冷靜下來,理智回歸,意識到陸晨曦是無辜的,所以遵循了“量”的準則,沒有提供絲毫除了她目前所認知、所需要的信息,把這件事壓在了自己心里。
2.違反量的準則
在第一集中,陸晨曦只是聽說了莊恕的名字,就立刻問:“莊恕?加州大學醫療中心的歐文莊啊?”傅院長提醒她莊恕是她的有力對手時,她又說:“對手?您可別抬舉我了,傅老師。我進修的時候老師們一提起華裔外科醫生就會提到他。我在美國就沒看見活的,自己送上門來了!”對未曾謀面、仰慕已久的莊恕“莊大神”,她所提供的信息的量遠大于傅院長與其對話所需要的,違反了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表現出興奮和期待。
第四集,莊恕被陸晨曦的職業品德和好學精神所觸動,有意接近,所以主動攀談。當陸晨曦打算結束話題的時候,莊恕一反常態對她說了一段直擊內心的話:
“我明白你比別人更努力,為的不只是做一個出色的外科大夫。你的心思很簡單,就是治病救人,為了這個最單純、也是最難的目的,其他的你都顧不上。為此你舍棄了常人應該有的快樂,天天泡在醫院里,像你這個年齡的同事朋友,結婚的結婚、升職的升職,而你除了工作,得不到其他的樂趣,也沒有其他的成就,連個男朋友都沒有。更重要的是,即使你做了這些,現在的結果卻不是你覺得最應該得到的,領導不認可也就罷了,連你最看重的病人也不理解你,甚至還指責你,這個失落反差太大,所以你接受不了,對嗎?”
這一長串違反量的準則的話,替她道出了心中的委屈,觸動了陸晨曦內心最脆弱之處。莊恕借此表達自己為她考慮的立場和態度,并成功地拉近了兩人的心靈距離。
(二)質的準則
1.遵守質的準則
在第二集中,莊恕和陸晨曦有這樣一段對白:
莊 恕:“這十一年里,你就真的只把病人當病人?”
陸晨曦:“什么?……哦,那個保險政策沒了解清楚,這是我的錯。”
莊恕問她有沒有想過回避可能會給她帶來糾紛的程慧英的手術時,她回答:
“怎么回避?我的手術你能做,可你那臺我是真做不了。如果我現在回避,科里也沒有其他人能做。要是等傅老師或楊帆下來,那她出血感染的概率就太大了。”
陸晨曦的話既沒有虛假,也不缺乏證據,可以說非常符合質的準則。雖然話語的涵義是承認自己做錯了、技不如人,卻依舊十分坦然,說得毫不猶豫,這和她心直口快又善良誠懇的性格十分符合。
2.違反質的準則
第二十五集中,莊恕把陸晨曦關在自己臥室之外,第二天陸晨曦興師問罪。
陸晨曦:“什么意思呀?昨天晚上什么情況?”
莊 恕:“昨晚出什么事情了嗎?”
陸晨曦:“我敲你門你沒聽見啊?”
莊 恕:“哦,我睡著了。”
陸晨曦:“撒謊,我都跟你說過了那門漏光,你屋里開著燈呢。”
莊 恕:“我睡著了,沒關燈。”
陸晨曦:“又撒謊!我剛走你就把燈關了!”
莊恕昨天明明沒有睡著,卻故意違反了質的準則,是因為陸晨曦父親死亡的事情還沒能對她坦白,感到兩人前途渺茫,心情沉重,無法面對陸晨曦的感情,因此才不得不以撒謊逃避。
(三)相關準則
1.遵守相關準則
第五集中,陸晨曦因為一個臨死前把器官捐給前妻的病人感動落淚:
“一個已經分散了的家庭,在最后的時光里沒有一點恨,都是寬容和善良,你說維系這些的是愛,還是家庭責任?”
莊 恕:“愛情、親情,責任、愧疚,應該都有吧。不過我思考的是,如果這個男人不是癌癥二期,只需要一個心臟手術就能康復,他還會這樣選擇嗎?”
兩個人的言語都與此事件相關,遵守了相關準則。不過,陸晨曦想到的是人性中美好的部分,莊恕想到的卻是人性中陰暗灰色的部分,這與莊恕的人物性格和人生經歷都有關系。
2.違反相關準則
在第四集中,兩人長談之后在食堂相遇時,莊恕主動說道:
“陸大夫,又吃面呢?你手術的車禍傷員,一切指標都好,明天可以轉普通病房;大咯血患者張根才,術后情況也很穩定,冰凍病理是高分化,預后最好的組織分型。我建議化療方案由我們醫院出,讓他們恢復后回縣醫院化療。陸大夫,滿意嗎?”endprint
在陸晨曦沒有詢問的情況下,莊恕主動向她說明與吃飯不相干的、她的患者的情況,違反了相關準則,目的在于表達自己的善意和欣賞。
在第十集中,陸晨曦和莊恕在做菜時談起剛開始當醫生的經歷,陸晨曦提起自己管床的第一個病人,莊恕說:“做醫生最重要的,不能被死亡打垮。”陸晨曦反問他被打垮過嗎,莊恕說:“去把陳紹聰擇好的扁豆拿來吧,可以下鍋了。”
這里莊恕違反相關準則,對一直在進行的話題避而不談,反而把話題岔開,引到做菜上面。從第十八集我們可以知道,是因為莊恕管床的第一個病人向他尋求幫助未果后,不久便自殺身亡,這讓他在一段時間內感到痛苦并對職業產生質疑,所以他不愿談起。
(四)方式準則
1.遵守方式準則
莊恕在本劇中是一個成熟沉穩的人物形象,并且隨著情節的展開逐漸扮演了陸晨曦職業生涯引領者的角色。兩人之間的對白尤其是中期,往往以陸晨曦迷茫在先,莊恕指點在后為典型。其中莊恕的臺詞明白曉暢、簡煉有理,基本符合方式準則中“避免晦澀”“避免歧義”“簡煉”“有條理”的四條次準則,向觀眾生動地展現了“莊恕”的人物性格。
2.違反方式準則
第十二集中,莊恕給陸晨曦修眉時問陸晨曦還喜歡不喜歡前男友薛巒。
陸晨曦:“喜歡……不喜歡……你……那么關心干嘛啊?”
莊 恕:“關心說明很多問題,看你怎么理解了……”
兩個人都沒有正面回答對方的問題,語焉不詳,違反了關系準則里的次準則:避免晦澀和避免歧義,卻生動地反映出兩人漸生情愫、不肯挑明、正在相互試探的心理。
在第三十三集中,陸晨曦做假病例想替莊恕承擔責任,莊恕氣憤地撕了病例,有對白如下:
陸晨曦:“你是我求助才來幫忙的,我現在能處理所有事情了,不需要你!”
莊 恕:“不需要?我當了這么多年醫生,這不是第一次用有爭議的方式進行治療,我能夠,也必須為自己的醫療行為負責。”
陸晨曦:“你負什么責任?當時所有決定都是我做的,否則我媽媽一點機會都沒有。決定權在我,跟你沒有關系!”
莊 恕:“我再問你一遍,你需要我嗎?”
陸晨曦:“……不需要。”
陸晨曦已經說過一遍“不需要”莊恕,他明明聽清卻又問了一遍,違反了相關準則中的“簡煉次準則”,是因為被陸晨曦的“不需要”傷了心,才又一次重復質問她。
二、得體原則視角下的對白分析
(一)禮貌準則
1.遵守禮貌準則
在第四十四集,莊恕去教室找陸晨曦,當著學生的面,說:“陸大夫,那個……有個之前的老患者找來啦,我要跟你探討一下。”
學生走后,陸晨曦問:“你剛才說的老患者是誰啊?”
莊 恕:“曾經的老患者——咱媽,今天說我們倆三天之內,必須把婚紗照給拍了……”
陸晨曦:“什么咱媽!叫得挺順嘴,沒領證兒呢……”
莊恕對陸晨曦媽媽的稱呼是前后不一致的,人前用“之前的老患者”代替,顯得嚴肅,私底下則直接稱呼“咱媽”,顯得親熱。他根據交際對象選擇合適稱謂的做法,符合禮貌準則的“恰當的稱呼”次準則和“適合性”的特征,正是為莊恕這種平日正經、有些“端著”的人物設定。
2.違反禮貌準則
在第十八集中,莊恕為柳靈和孩子提前安排好了床位。
陸晨曦:“想得夠周到,早就安排好的吧?”
莊 恕:“因為我相信,你一定能說服她。”
陸晨曦:“夠滑頭的!”
莊 恕:“感謝的話,術后再說吧。”
陸晨曦此處所說的“滑頭”字面上是貶義,并不符合禮貌準則中的贊譽次準則,如果按照她大大咧咧的性格,直接說人“滑頭”反而是親近、信任的表現。也正因如此,了解她的莊恕才會把這些看似不禮貌的語言看作“感謝的話”。
(二)幽默準則
1.遵守幽默準則
第四十集中,陸晨曦的額頭被醫鬧打傷,莊恕為她處理好傷口。
陸晨曦:“可以啊,莊師傅,會修眉毛,會變發型,在美國到底交過幾個女朋友啊?”
莊 恕:“你猜。”
陸晨曦:“八個。”
莊 恕:“你應該去拍一個腦部的CT。”
陸晨曦:“十個。”
莊 恕:“讓陳紹聰給你開個單子。”
陸晨曦:“那就十二個。”
莊 恕:“我是說認真的啊,你剛才撞了腦袋,應該去做個檢查。我們也不是訛他,自費也要做,以防萬一。”
莊恕實則是說她受傷的事,但故意誤導陸晨曦認他指的是交女朋友的事,符合幽默準則里的“岔斷”次準則,富有情趣性,博得陸晨曦會心一笑。
2.違反幽默準則
第四十四集中,莊恕終于向陸晨曦求婚。
陸晨曦大笑:“還是你說出來了。陳紹聰說了,如果咱們兩個人結婚,肯定是我求婚。這下過年的時候有人替我值班了……”
莊恕皺眉道:“原來有人替你值班,比有人娶你還讓你興奮?”
在這里,莊恕的反問顯得一本正經,很沒情趣,不符合幽默準則。但結合此時他剛剛求婚,女方卻在為打賭贏了開心,因而有一點求婚不被重視的幽怨,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克制準則
1.遵守克制準則
在第六集中,莊恕要求陸晨曦不要借住在一起的便利,提一切和心胸外科有關的問題,在陸晨曦惱羞成怒地說“你以為我……”時,打斷她:“我從沒以為你什么,是你一直在‘以為我。”這句臺詞不但糾正了陸晨曦此刻言辭中對自己的誤解,還隱晦地指責了陸晨曦對自己的偏激看法,遵守了克制準則,既達到了交際目的,又不失禮貌,顯得很得體。這也正反映了莊恕一貫不卑不亢、隱忍穩重的行事風格。endprint
2.違反克制準則
在第二十一集中,提到陸晨曦師妹結婚,兩人對話如下:
莊 恕:“你都這年齡了,都不著急。”
陸晨曦:“你都不著急我著什么急?這年頭誰愛結婚誰結唄,誰還拿把尺子量年齡啊?”
莊 恕:“我怎么聽說,你媽催你催得挺緊的?”
陸晨曦:“聽誰說的?誰這么多嘴?陳紹聰!胡說八道,你聽他胡說八道的,我爸媽可開明了,什么都聽我的,我想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結婚,不結也行。我想什么時候要孩子什么時候要孩子,不要也行。”
莊 恕:“那我怎么聽說,你當初和薛巒分手的時候,你媽和你吵得挺厲害?哦,說多了。”
陸晨曦:“你放心吧,我肯定會嫁出去的,只不過這兩年在院里待久了,覺得只有工作的時候才能找到存在感,你不也是嗎?”
莊 恕:“所以這個月,你存在感特別差。”
莊恕沒有用委婉的言辭安慰被停職一個月的陸晨曦,而是直接說穿她的意圖、故意拆她的臺,違反了得體原則的“克制”準則。這是因為隨著兩人的感情發展,由同事情變為愛情,所以說起話來比之前隨意許多。對于陸晨曦言不由衷的話,莊恕直接拆穿,不會讓陸晨曦反感,反倒顯得挺有趣。
三、語用原則靈活使用的機制探析
語境就是任何與語言形式出現相關的環境要素構成的集合,分為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內部語境指書面語的上下文和口語的前言后語,外部語境則包括話語發生的情境預警和民族文化傳統語境。在本劇中,作者和編劇作為發話人,根據語境的動態變化,營造言內語境并且遵循言外語境,在人物對白中靈活地利用語用原則,讓作為受話人的觀眾順利地理解本劇的情節主旨,并由此產生參入感。
(一)內部語境的遵守
這里的內部語境主要指人物對白文本內部的各種語境,包括反映人物心理的臺詞、前后聯系的對白、圍繞情節展開的話輪等,共同構成了語言內的共有知識統一體。以前文提到的陸晨曦與傅院長對話為例,她言語中所透露對莊恕到來的期待和后來所發出的感慨:“我郁悶的不在于他是我敵人,而是像他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會站到楊帆那邊,對我的態度像秋風掃落葉,這不是我想象中的莊恕。”構成了她對莊恕失望、不滿的上下文語境,因此,對陸晨曦所說出的那些不符合語用原則的、“帶刺”的言語,觀眾才能理解,并體會到她復雜的內心矛盾。
第十到十一集中,有一個典型的“有條件的關聯”構成內部語境的例子:在第十集中,陸晨曦撞見莊恕和楚珺在辦公室握著手,對莊恕大加嘲諷,沒有給莊恕解釋的機會就摔門而出。在第十一集中,她回到家以后,莊恕先是給了她有關手術的講座提綱,然后條理清晰地解釋了和楚珺的關系,表示接受她的意見,同時反諷陸晨曦:“在醫院的走廊上,和前男友演偶像劇,既有礙觀瞻,又耽誤工作。”陸晨曦當時無言以對,但在十一集的后半部分,跟前男友解釋完他老師的病情之后,對莊恕說:“看見了,不是偶像劇。”這段情節包含了兩個“有條件的關聯”,始發語和應答語之間都存在很長的插入序列,甚至包含時間、地點的變化,但其應答語與始發語之間有直接聯系并處于期待之中。這種前后聯系、變化的人物對白,構成了兩個人吵架又和好的內部語境。所以前半段陸晨曦違背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得體原則中的禮貌準則和克制準則,說話又急又沖;后半段就收斂很多。這是因為陸晨曦的人物性格本來就是直接而強硬的,遇到這種事自然會爆發。而莊恕則是前半段一反常態違背了克制準則,口不擇言,說陸晨曦“不可理喻”,后半段恢復平日風格,基本遵守了方式準則和克制準則,只是稍許違反“量”的準則。這是因為人動感情之后難免有些意氣用事,對陸晨曦的猜忌非要刺上幾句,找補回來才罷休。編劇嚴格遵循劇本對白營造的內部語境,使主人公恰如其分地遵守或違反相關語用原則,制造沖突,不僅能讓觀眾認為情理之中,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讓感情轉變顯得十分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外部語境的適應
這里的外部語境主要指臺詞之外的各種語境因素,包括背景知識、情境知識、相互認知等。背景知識包括劇本折射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例如關于“醫鬧”的幾處情節,實際上反映出我國存在的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這就構成了劇中對白的大的外部語境。情境知識則包括對話產生的時間地點、交際主題、交際正式程度以及參與者的相互關系等。如上文禮貌準則一條中的例子,莊恕言語的前后轉變就與外部語境中的情景知識密切相關。相互認知在影視劇中也起到外部語境的作用,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劇中人物之間的相互認知,一種是觀眾對于劇中人物的認知和理解。如上文莊恕之所以沒有告訴陸晨曦她的身世與自己的淵源,是因為他對陸晨曦足夠了解,知道她與此事并無關系,所以不會遷怒于她,這屬于劇中人物之間的相互認知。觀眾看到此情節時,因為之前的劇情,明白兩個人的性格特點,所以不會覺得不妥,反而會認為莊恕的做法情有可原,這屬于觀眾對劇中人物的認知。正因為有以上各種因素作為外部語境,臺詞和對白會受到一定制約,只有更加注意語用原則的靈活使用,才能使其不脫離外部語境的控制,符合以上三類共有知識,顯得合情、合理。
四、結語
對白是是影視劇中的原材料。一部受歡迎的影視劇,其中的語言運用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隨著影視產業的蓬勃發展,語用分析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分析影視劇的對白。《外科風云》通過對內部語境的遵守和外部語境的適應,靈活運用了各種語用原則,讓我們不僅能通過劇中男女主角的對白發現他們的性格特點、體會情節的發展,還能通過對白的前后變化看出兩人感情轉變的歷程。劇中,莊恕和陸晨曦用各自的堅持影響著對方,逐漸明確對醫生職業道德的認知,產生了甜蜜的愛情。本文從語用原則遵守或違反的角度出發,分析《外科風云》中的男女主角對白,探析語用原則靈活使用的機制,有助于觀眾在更深層次上理解此劇的人物性格、情節發展以及男女主角的感情變化。
參考文獻:
[1]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席娟,陳莉霞.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對白的語用分析[J].文化藝術研究(考試周刊),2014,(25):28-29.
[3]余碧瑩,鄧瑤.《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中情書的語用分析[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6,(12):73-75.
[4]何自然.語用學講稿[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leading rolesdialogue in SurgeonsStory according to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Suo Zhenyus Tact Principle.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ompliance and violation,We tr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flexible use of its pragmatic principles,and excavat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dialogu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the character of main roles and the change of emotion.
Key words:Cooperative principle;Tact principle;pragmatic analysis;television dialogu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