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朔
摘要:目的 探討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效果。方法 對照組僅接受常規植皮手術后加壓包扎治療,研究組在常規植皮手術后加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結果 研究組植皮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常規植皮手術后加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可顯著提高深Ⅱ度燒傷創面治療效果。
關鍵詞: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負壓封閉引流技術
中圖分類號:R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04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losed drainag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skin grafting after deep Ⅱ degree burn.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skin grafting after compression bandaging treatment,study group in routine graft surgery plus closed drainage with negative pressure.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skin graf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n routine graft surgery plus closed drainage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ep Ⅱ degree burn woun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Key words:Deep Ⅱ degree burn;Skin grafting;Vacuum closed drainage technology
深Ⅱ度燒傷創面的修復一直以來是燒傷外科重點研究的內容,創面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對促進創面的愈合作用已被臨床證實和肯定,通過創面封閉負壓引流技術避免感染、促進引流創面清潔、改善血液循環,對引流區快速愈合具有重要效果。本次研究就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臨床效果展開分析,為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做出探究,現將具體研究過程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燒傷外科收治的60例接受創面植皮手術的深Ⅱ度燒傷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17~71歲,平均年齡(40±4.5)歲;平均燒傷時間(6.0±3.5)h。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不明顯,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當患者入院治療后,對其均進行常規換藥,依據每位患者創面分泌物細菌培養實驗結果及臨床藥物敏感性實驗結果為患者選擇合適抗菌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在手術操作前進行常規創面準備。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3 d接受植皮手術。以清除壞死組織為原則,保留正常皮下脂肪等組織,用電凝和熱鹽水紗布創面止血,采用生理鹽水、雙氧水進行創面沖洗,將網狀皮覆蓋于創面上。完成創面植皮手術后,給研究組患者實施負壓封閉引流術,所用材料:VSD敷料(主要成分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內置兩條30 cm多孔引流硅膠管)、單方面透氣功能的透明薄膜(主要成分為聚氨酯和丙烯)、負壓源。依據患者植皮區域的實際面積和形狀,對隔離墊及負壓泡沫敷料進行適當的修剪處理,敷貼于創面,將其與創面緊密接觸,確保充分引流,用單方面透氣功能的透明膜將敷料和硅膠引流管與創周皮膚粘貼封閉,使用床頭中心負壓裝置持續吸引,引流負壓在200~400 mmHg(26~53 kPa),以見到VSD敷料收縮變硬并有液體引流出來為宜,持續引流4~6 d后更換VSD材料與透明膜,直到創面愈合[1]。給對照組僅接受常規植皮手術后加壓包扎治療,采用大量無菌紗布敷料加壓包扎治療,并定期更換敷料。在治療期間,患者均進行靜脈抗炎支持治療。
1.3療效判定
觀察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進行記錄。在治療后對患者創面修復效果進行評定。優:植皮或者皮瓣基本全部生長良好;良:植皮或者皮瓣大部分生長良好;中:植皮或者皮瓣有半數生長良好;差:植皮或者皮瓣極少數生長良好,創面滲出物多,出現感染[2]。
1.4統計學分析
將上述統計數據錄入到SPSS19.0統計學軟件中,優、良、中、差等數據資料、計數資料采取(%)表示,創面感染發生率、組間率對比采取?字2檢驗或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效果
研究組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手術治療的成功率達到93.30%,對照組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手術治療的優成功率為70.00%,研究組植皮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并發癥發生情況
在治療期間,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0.00%,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6.60%。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創面愈合時間
對照組患者平均愈合時間(15.55±10.55)d,研究組患者平均愈合時間(11.55±6.55)d,P<0.05。對患者進行為期3~6個月的隨訪,創面愈合較好,均不同程度的遺留瘢痕。endprint
3討論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燒傷后病情變化復雜多是因燒傷創面引起的,難以治愈創面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若不然在后期情況更為嚴重[3-4]。負壓封閉引流術對慢性難治愈創面的治療作用較好,已經在臨床上得到證實和肯定。在處理創面時,不僅可以變開放性創面為閉合性創面,持續全方位的負壓吸引為主動引流提供了動力,還可以促進了局部的血液循環加快,刺激組織新生。
對接受創面植皮手術的深Ⅱ度燒傷患者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相比傳統處理方式,優點在于:①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可以降低周圍環境對創面污染,避免周圍微生物侵入導致創面感染;②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營造出負壓環境,不斷的對創面滲出物進行引流處理,可防止創面積血積液[6];③負壓封閉引流術包扎固定在負壓狀態下是均勻厚度,貼合度更高,防止發生皮片移位現象[5];④對改善局部微循環具有促進作用,擴張微小動脈,并增加血管內皮細胞有絲分裂,從而滿足肉芽生長所需的營養確保植皮區氧供和養分輸送,加快細胞增殖[8];⑤負壓吸引的作用下, 使得局部血供量增加,減輕患者換藥的痛苦和心理恐懼,還能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量[7]。總之,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種操作簡單、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法,對患者治療具有重要作用[7-8]。本組研究采對照組僅接受常規植皮手術后加壓包扎治療,創面修復成功率明顯較低,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也明顯增多,而研究組在常規植皮手術后加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創面修復成功率較高,并發癥發生率較低。研究數據證實:研究組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手術治療的成功率達到93.30%,對照組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手術治療的優成功率為70.00%,且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0.00%,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6.60%。相關數據也證實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深Ⅱ度燒傷創面治療效果較優。
綜上所述,在常規植皮手術后加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可顯著提高深Ⅱ度燒傷創面治療效果,對加速創面愈合、提高植皮成功率、降低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剛,周杰,羅藝,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嚴重燒傷截肢術中的應用觀察[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5(06):512-514.
[2]林大明.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中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臨床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08):37-38.
[3]魏漢濤.深Ⅱ度燒傷創面植皮術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效果[J].中國醫療美容,2016(05):38-40.
[4]江碧川,高優,張新合,等.慢性潰瘍創面植皮術后應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灌洗聯合封閉負壓引流技術的臨床效果[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5(04):321-324.
[5]黃衛虎,王霞.封閉負壓引流技術(VSD)治療Ⅲ度燒傷創面的臨床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2(06):864-865.
[6]李巍,張兵,李崢,等.削痂植皮術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深度燒傷創面修復中的應用[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1(04):232-234.
[7]唐曉旭,魏永鴿,徐凱.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面部燒傷植皮中的臨床作用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10(13):78,80.
[8]殷煒,胡官鴻,朱振洪,等.探討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燒傷整形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療美容,2016,07(14):18-19.
編輯/李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