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媛
摘要:目的 探討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心臟外科入住重癥監護室的2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評估心臟外科重癥監護發生患者譫妄的發生率,觀察和測定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進行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總結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結果 年齡、藥物、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以及入住ICU時間和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發生率存在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入住ICU時間是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 臨床中應當加強對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相關因素的分析,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預防和減少譫妄的發生。
關鍵詞:心臟外科;譫妄;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118-02
近年來,心臟外科手術術后譫妄等精神障礙和認知障礙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受到心臟外科和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的重視。譫妄主要是一種急性器質性腦綜合征,臨床表現意識和注意力障礙,同時伴有認知功能改變和感知障礙,具有急性起病和波動病程的特征[1]。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發生譫妄后,會增加患者的醫療時間與費用,提升患者的死亡率,同時制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如何處理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是圍手術期重要的問題[2]。本文研究了我院心臟外科入住重癥監護室2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臟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入住重癥監護室的2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預計入ICU的時間超過24 h;詢問家屬確定患者具有正常的言語和讀寫能力;患者或家屬自愿參加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術前已經被診斷出具有精神性障礙的患者;癡呆或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入住ICU后持續昏迷超過24 h的患者;長期在醫院各科室內反復住院,專科超過3次/w的患者。
1.2方法
評估心臟外科重癥監護發生患者譫妄的發生率,觀察和測定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血型、手術時間、入住ICU時間、體外循環時間、機械通氣時間、阻斷時間、藥物因素等。對上述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總結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相關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
1.3譫妄的診斷標準
2名護理人員應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工具CAM-ICU量表對患者進行評估,主要評估患者:①意識狀態的即興改編或波動;②保持注意力能力下降;③意識水平的改變;④思維混亂。譫妄陽性的判定標準為①+②+③(或④)。其中1名護理人員發現患者呈現CAI-ICU譫妄陽性后,請心臟外科意識與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本研究的所有數據,性別、年齡、血型、藥物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百分數表示;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以及入住ICU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借助t進行檢驗;用 Logistic 回歸進行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單因素分析
本次調查樣本為220例,共有23例患者發生了重癥監護譫妄,譫妄發生率為10.45%。男性和女性譫妄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各血型患者譫妄的發生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性別與血型對重癥監護譫妄患者的影響有待進一步佐證。年齡、藥物、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以及入住ICU時間和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發生率存在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性別、血型和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發生無關(P>0.05);而藥物、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入住ICU時間和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發生呈現正相關關系(P<0.05),見表3。
3討論
3.1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相關因素
譫妄作為一種急性、可逆性與病情反復波動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是一種臨床綜合征。本研究顯示,年齡、藥物、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以及入住ICU時間和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發生率存在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阻斷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入住ICU時間是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危險因素(P<0.05)。
在心臟外科手術中,與麻醉和藥物有關的一些藥物可能引起譫妄的發生,比如抗膽堿能藥物、吩噻嗪類藥物、阿片類藥物、靜脈全麻藥物以及抗生素藥物等,其發生機制主要是因為藥物會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遞質[4]。手術時間越長,對患者造成的創傷隨之增大,患者發生譫妄等精神障礙的幾率就隨之增高。體外循環時間和阻斷時間對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影響主要體現為患者在進行心臟手術時會應用體外循環,患者的血壓與灌注壓都比較低,血液被稀釋,這會造成患者大腦血氧進而引起譫妄。體外循環時間和阻斷時間會使患者在手術中處于長時間關注不足的狀態,體外循環和阻斷時間越長,患者灌注不足的時間也會隨之增加,導致患者存在發生呼吸衰竭與心排血量低下等術后風險,加大患者的打工供血缺氧,進而發生重癥監護譫妄。入住ICU時間的延長會增加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發生譫妄的風險,主要是因為重癥監護室不允許患者探視,患者剛做完手術不僅存在身體不適感,同時還有著較大的心理負擔,形成不安、無助、分離性焦慮等消極情緒[5]。不僅如此,術后制動或佩戴呼吸機限制容易導致患者焦慮,重癥監護室內各種機器的報警聲會感染患者睡眠,導致患者存在緊張心理,增加了重癥監護譫妄的發生幾率。
3.2心臟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譫妄的護理對策
①完善對患者心電活動及血糖等各項生命體征的監護:在積極治療患者原發病及辦法并的基礎上,護理人員應當注重觀察患者的意識變化情況,對于出現思維紊亂、定向力障礙以及行為異常的患者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加強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刺激,促使患者保持對周圍環境的認知。②加強藥物護理:對患者應用止痛劑、鎮痛劑等藥物時應當注重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同時控制劑量。③改善重癥監護室環境:保持ICU病房整潔干凈,可以通過適度播放輕音樂減少外部環境對患者的消極刺激,同時音樂還能產生鎮痛、平靜情緒、緩解緊張的效果,減少譫妄的發生;夜間降低病房照明度,減少一起以及不必要噪音對患者的影響,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醫護人員應當盡量減少談話、走動和技術操作對患者的感染,減少儀器報警的噪音量[6]。④完善對患者的支持性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理解和支持患者,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反應并采取相應的開導、解釋及安慰,消除患者的消極心理。護理人員還可以應用微笑、握手、贊許等肢體語言增進患者的腦功能恢復,鼓勵患者樹立戰升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周玉虹,王建榮,馬燕蘭.外科ICU患者監護期間護理技能項目應用情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0(02):71-73.
[2]李冉.改善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譫妄預后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4(08):36-38.
[3]胡喬喬,呂景麗,李松梅.ICU護士術前訪視對減少心臟外科術后患者譫妄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05):60-61.
[4]陳琦,周茜,王兆鵬.護理干預對心臟外科術后患者ICU譫妄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22):64-65.
[5]王丹,于海濤,朱卉.綜合性ICU患者譫妄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臨床護理,2013(01):8-10.
[6]唐銀萍,環曉鋒,蔣玉梅.探討有效降低ICU患者譫妄發生率的護理模式[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3):63-64.
編輯/楊倩endprint